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嗔恨心的因是什么 如何克服嗔恨心

火烧 2022-01-08 13:14:09 1290
如何克服嗔恨心 如何克服嗔恨心我遇到不如意、逆境时,动不动就生起嗔恨心,容易发脾气,不知该如何降伏?如何净化? 修学佛法,勇猛精进(梵语virya),一心向道 ,倘若遇到不如意、逆境时,当下嗔恨心不起

如何克服嗔恨心  

如何克服嗔恨心

我遇到不如意、逆境时,动不动就生起嗔恨心,容易发脾气,不知该如何降伏?如何净化? 修学佛法,勇猛精进(梵语virya),一心向道 ,倘若遇到不如意、逆境时,当下嗔恨心不起,脾气不爆发,又能转境,心地如如不动,此人已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是多生累劫修证而延续而来,加上今世殷勤多闻参悟,步步正觉,分秒涅槃,是故有此庄严妙果诞生。 不如意之境难忍难修难行证,因此内心便生起嗔恨心,发大脾气,令你形象破坏,损你德行,自伤心地,污秽佛性,又与人结恶缘,人人见之而避开,由此可见动怒嗔恨,有损己德,亦伤对方,来世感召阿修罗果报。在道理上,佛弟子应如是正见深入体悟;在行证上,应切实奉行忍辱行,虽然忍辱行是非常难行的,但也由不得你不如是精进安住,何以故?因为修行者要证菩提,得法身,登涅槃(梵语mirvana),如果没有付出相当的代价,怎能得到清净庄严的菩提果呢?十方三是一切诸佛三大阿僧祇劫的勤修梵行,庄严福慧,也是要付出难以形容的代价所换得,甚至牺牲生命,奉献身心给予一切众生的需求,一一心甘情愿,其忍辱负重的心情担当众生的罪业,其苦、痛、哀、伤、忍、悲、愤,乃至度生慈悲喜舍的内心深处,也唯有诸佛自己冷暖自知,这都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与奉献牺牲的精神,方得究竟涅槃。正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陀是也! 的确嗔恨心实在是不易忍受的,脾气不发也难,所以佛陀在经典上常提到修忍辱(梵语ksanti)行,是一切法门中最难成就的课程,现今引经叙述如下: 佛遗教经云:“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梵语pratigha)之害 ,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白衣(梵语avadata-vasana)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大圣佛陀这些苦口婆心的金玉良言,佛弟子应念念勿忘,念念记忆,终身乃至尽未来际受用,欲得菩提,指日可待。 嗔心是难忍的,难忍不是不能忍,如果不能安忍,那么,佛是如何而成佛!菩萨如何证成无生法忍!声闻缘觉如何出三界证入涅槃的!所以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勤天下无难事,嗔恨心欲净化,亦复如是! 社会上有许多成就的人,有名望地位的人,有财有势力的人,当初是如何奋斗的,唯有他自己最明白,如果没有付出相当的代价与努力奉献牺牲,我相信就没有今日的他,他之所以有今日的一片天,名震天下,地位崇高,人品高风亮节,乃至众望所归,一切的一切都有他往日我们看不见的前因(酸甜苦辣,历尽沧桑,吃尽苦楚)的代价,我们县在所见所闻,就是他亮丽庄严果报现前的时后了。同样的道理,世间事欲成就胜过一切人,必当付出如此的代价了,更何况想要净化嗔恨心而出世解脱,那就必须同样付出相当代价的因,才能成就庄严微妙的果报,一一不能远离因果的洗礼! 如果佛弟子能正见到世间出世间(梵语lokottara)的一切人事物,皆立足于因果来看真相,当下就能恍然大悟,成功是有条件的,失败是有原因的,一切以因果安立之,那么,普天之下再大的嗔恨心,只要有因的代价,就有净化嗔恨心的妙果。 嗔恨心若一旦爆发现前,佛号念不下去了,持咒也失灵了,诵经没有心情了,佛法听不下去了,别人规劝你也不耐烦了,可见嗔恨心生起时,当下却如同阿修罗一般的凶恶怒目,一切法门都无法对治,样样失灵,唯我独尊,这嗔恨的业力实在难以抗拒,所以说,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来降伏他、净化他,这些代价与净化就是因,一旦平息嗔恨心,净化了暴戾脾气就是妙果。 若欲降伏嗔恨心与脾气法门有无量,今举十则与诸君共勉:一、把对方视同一尊未来佛来看待。二、此人乃无始劫来,曾经做过我父母兄弟姊妹眷属。三、嗔恨与脾气百害无一利,先伤及自己的心灵,污染自己的自性,而后才伤害对方。四、只有广结恶缘,因果必然循环,终究自作自受。五、十方诸佛皆顿断嗔恨而成佛,我辈亦当如是。六、净化嗔恨是菩提(梵语bodhi),任性纵容嗔恨与脾气,是堕落沉沦之因,果报在三途。七、成就佛道,没有天生势迦,自然弥陀,我人欲成就佛道,亦当付出相当的代价,毕竟天下间没有不劳而获之美梦。八、嗔恨心是六道中之产物,佛道中无比污秽不净之嗔恨心,没有理由存放在修行人的八识田中。九、嗔恨心净化顿断,是成就四圣的根本。十、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法无有比,绝待故,当下嗔恨之性即是菩提性,性本无二,只是迷悟有别故,若悟中道不二门,渐修渐行渐成佛道。(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常起嗔恨的人,有何法改其习气?(魏柏勋) 答:作慈悲观,修忍辱度可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常常爱生气及瞋恨心重的人,是否就是人间的阿修罗? 答:这个没错,这个确实是如此。

如何面对嗔恨心 新浪

净空法师---所以瞋恚心不能生,无论遇到什么逆境学着不发脾气。难,压不住,有一个方法,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好,念个十声阿弥陀佛再来处理事情,那个情绪就稳下去。

还有个解释,「于无量世,可瞋之处,不生瞋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得七处满相」。这要学的什么?学不发脾气,学到没有瞋恚心,这是功夫,这是真的真功夫,真实功夫。为什么会没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是他的习性,习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是清净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

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是什么意思?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五句话。善、本善,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迷失了本性随顺习性,习性才有烦恼习气,习性不是真的,那又何必计较?计较错在哪里?错在我们自己,他没错。他是他的习气在发作,我怎么受他的影响?因他的习气,我发瞋恨心,错了。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就是诸法实相,一笑了之,一笑了之还是受感染,很轻微,不感染的时候一笑都没有,心没动!

如何我们能真正做到一切境界现前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什么?这是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亦如是,不起心不动念,十住菩萨刚刚证得,习气比较浓,也许会笑一下,大概十行以上不动心,见如不见。见清清楚楚,那是什么?智慧,没有起心动念,那是定功,定慧等持,这是真实受用。这个本事我们要学,学起来是很困难,但是一定要学,决定有好处,学了才会有进步。

最初学的时候会发脾气,发脾气马上就后悔,就知道我错了,这种反反复覆拉锯战,总得要搞好几年,心才真能定得下来。我自己是过来人我很清楚,我到七、八十的时候才真的不动,遇到这个境界不动心。七十岁之前不行还会动心,但是很快会回头知道错了,回头很快。到七十之后才完全明白,不再为外面境界所转,真的,经上所说的,不被外面境界转,就能转境界。

对于所有一切恶念、恶言、恶行都产生怜悯心,不但没有瞋恚,怜悯心。他们还没有觉悟,他们还没有回头,这种意念、这种行为是三恶道,他们走的是三途,如果不能觉悟回头,这一堕三途麻烦可大了。三途进去很容易,出来很难,为什么?出来的时候,一定业障都消尽了才能出来,业障没有消尽出不来。

就好像监狱一样,进去之后要判刑,随你的业障判刑,十年、二十年刑期满了,放你出来,三恶道就是这个道理。三恶道的刑期是谁判定的?自己,自己的业力,一定在那里消掉。善业也不例外,善业在哪里消?到人间、到天堂去消善业。自性清净心里头善恶都没有,统统要消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要记住,恶业超不了,善业也超不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不超越六道轮回,六道是长劫流转,时间太长了,你没办法计算,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为什么?恶念多,善念少。我们自己想想,今天从早到晚我们多少个恶念?多少个善念?不成比例。凡是为自己的都是恶念,不为自己为众生的,是善念,为众生里头还夹杂自己名闻利养,还是恶念,你就知道善念多难!善心善念为众生不求任何果报、不求名闻利养,这叫真善,你就晓得是多难的一桩事情。

所以瞋恚心不能生,无论遇到什么逆境学着不发脾气。难,压不住,有一个方法,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好,念个十声阿弥陀佛再来处理事情,那个情绪就稳下去。阿弥陀佛真管用,你得会用才行,不会用不行。听到欢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号,不欢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号,动作缓慢一点,不要太快,太快容易出麻烦,愈缓慢愈好,操之过急常常出事情。后面还有一句,「以净食施得七处满相」,就是清净的食物布施给众生也得这个相。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四四集)

如何消除嫉妒心 贪心 嗔恨心

宫渤仁波切口述 佛整理伤害或消灭敌人的「动机」是嗔恨心 我们佛需要用什么态度来消灭敌人呢?先说我们一般世间人消灭敌人的方法-凡是对我不好的人,有伤害的人,或者是我不喜欢的人,这样的人在此都可统称为敌人。我们世间很多人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消灭敌人的话,那他会去消灭敌人,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要使自己内心更平静一点,生活更幸福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伤害他人,或甚至杀死他人的很多不好的方法,如果伤害成功的话,内心里面或许会觉得痛快,如果不成功的话内心就百般痛苦,这其实也是自己在伤害自己、自己在折磨自己。伤害或消灭敌人的「动机」是什么?「动机」非常不好-就是对他人有很大的“嗔恨心”;而自己则有很大的“贪心”,这两个动机都相当造业,等于让我们这一生当中都生活在“贪心”和“害怕”里面,这样的人生没有生命的价质,生活当中也没有幸福可言。对他人有伤害的念头,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先说到“贪心”吧-希望消灭敌人,希望对他做到一些伤害,希望他过的不快乐、不幸福,这是你内心最大的愿望,同时希望自己能比他更好、比他更棒、或赢过他的任何想法,这也是出自一种你的“贪心”;再来说到“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他人会不会对我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会不会杀我?会不会打我?会不会告我?会不会抢我?会不会对我做出一些伤害等等,也许是会有的,所以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就像风中的一盏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原因是你把对方当作一个敌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你的生活-就不幸福,你-就不自在,你对他产生很多不好的「动机」,对他有一个伤害的念头和想法以后,直接影响到你自己的心情,直接影响到你生活当中的一切事情,导致诸事不顺利、不成功,所以这对你自己来说是伤害很大的一件事,原因是你把他当做一个敌人,当作一个仇人,你要处理他,你要消灭他。负面的「想法」自然吸引来负面的事情其实如果你希望仇恨的对象从你内心消失的话,用我们佛的概念来说,你用的这个方法根本不对,原因是你一直希望自己要变得比他更好,过得比他更好,你同时也希望他过得不好,有很多不顺利,万一他不会不顺利甚至活生生在你眼前过得越来越好,有很多人喜欢他,而且就金钱财富、人际关系各方面来说他都比你要好,那你就会特别的痛苦,其实他本身原本对你的生活和内心没有任何影响,只因为你起了个「念头」,把他当作仇人、敌人、一个不喜欢的对象,你有一个「想法」要消灭他,你的「想法」是你内心仇恨的那个人从你面前消失,有这样一个负面的「想法」,这样一个不好的「动机」之后,你自然而然带来,吸引来很多对你而言是负面、不快乐的事情;如果你暂时可以对付他,消灭他,或是对他做出一些伤害,即使你赢了,那也不是永久的快乐,你只是心里暂时获得一些安慰,但是结下仇恨将是更大的恐惧,这样的结果甚至影响到你的后代,也许你留给他们一些未知的危险,所以这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因为这样一个「动机」是不好的「动机」,你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这里面没有任何善念和行为,你活着的时候造了这些业,不管你是不是赢了都一样,只要你有不好的「动机」你就是造业,所以死了之后有很大的机会会下地狱,因为嗔恨心特别的重,下地狱是多痛苦呢?人间再痛苦也没办法和漫长无尽的地狱之苦做比较,地狱道的时间比起人道寿命的时间不知超过几万倍、几千倍,这么长的时间里在地狱受苦的众生是多么可怜,而原因就是起源于嗔恨心,起源于你消灭敌人的方法不对。用你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来对治你的「嗔恨心」很多人会有不喜欢的人、敌人,或仇人,但消灭的方法要有佛陀的智慧,佛陀全知的智慧如何消灭敌人呢?我们佛对一切众生要发慈悲心,我们认为一切众生都如同自己的母亲,一样的道理,敌人也是一个众生,不管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而导致他变成了我的仇人,但你了解他也是一个众生,而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亲,而且一切众生都在轮回之中痛苦,一切众生在有五毒烦恼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智慧寻找一个真正解脱的道路,很想获得快乐却一直在造作痛苦的因,一直在造业,因为你了解佛陀究竟的智慧所教导我们的佛法,所以你懂得用辱心和菩提心来包容他,如果你对他很生气的时候你一定要冷静下来,“觉察”你内心在想什么,你的内心为什么会生起那么大的嗔恨心,如果你要消灭敌人,让对方从你内心消失的话,你要去做什么行动来伤害他都没有用,真正要消灭敌人,要从内心消除你的「嗔恨心」,用你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来对治你的「嗔恨心」,你如果用一些外力的行为或方法去消灭对方的话,因为仇恨的衍生,你杀了一个人会出现第二个人,杀了第二个人也许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人,你的敌人越来越多,而且人间处处有法律,最终会导致对你自己非常不好的结果。换立场、角度来看事情你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是自问为什么对他那么生气?为什么对他有嗔恨心?一定要了解这个源头,这个根本在那里,根本来自于你的内心,如果你的心换一个立场,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你会看到他的不幸,你自己的可怜,也许这只是一场误会;如果是他对你一直很不好,你更要可怜他,因为他一直没办法想通、想透,可怜的众生就是这样,在无量无数的时间里造了无数这样的业,这一世当中终于幸运的获得了佛陀给我们的一个道路,可以脱离六道轮回痛苦的一个方法,能真正获得圆满幸福的一个机会,有大恩大德的释迦牟尼佛和我大恩大德的根本上师在此给我这样一个殊胜的法,更要珍惜去修持。而且我从内心里真正感谢让我生气的这个人,因为当初我对他的生气,我终于找到方法及了解到要如何消灭我内心里的敌人──嗔恨心才是我真正的敌人,我一切敌人的根本就是嗔恨心,我消灭了嗔恨心以后,也就等于消灭了所有一切对我不好的人的根本和源头,我消灭了他们的根本和源头,因此他们永远也没有力量再来伤害我。你在完全知道这个道理以后,要针对你自己的内心去对治,从内心生起的嗔恨心要让它完全消失,完全消失了以后你才会真正获得一个平静的心以及自在、幸福的结果!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是消灭自己内心的嗔恨心在这人生当中,你生多少小孩,如果你没办法留下财产或一些好的东西给他们,至少你也不会留下不好的东西给他们,你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敌人或仇恨给他们,因此,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是消灭自己内心的嗔恨心,自己内心的嗔恨心就是一切敌人,一切仇人的根本,自己内心的嗔恨心就是一切你不喜欢的人、你仇恨的人、对你不好的人的真正来源,而这些敌人、仇人只是这个嗔恨心来源的外在显现,所以你消灭了来源以后,这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仇人,任何一个对你不好的人在你前面,他对你不好也是没用,因为你对他好,而且不管他对你是什么样的态度,你用佛陀教导的智慧把它净化成好的,他当初不理你的事情你也是用佛陀的智慧来过滤一下使它变成好的、正面的、有帮助的,如果能这样,那么只要活着的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安和幸福,这样的智慧不管是你的内心或呈现在外在行为上都是一定要的,如果你只是脸上装着笑,嘴巴里讲一些好听的话,但内心里一直对他有很大的攻击性,很大的嗔恨心,很大的嫉妒心,那是不行的,所以如果你能做到消灭你自己内心的嗔恨心的话,不要说是这一世当中,你的生生世世都会非常好,因为你做到这样的功德,你己经修到了辱,消灭了嗔恨心,修持了菩提心,对众生有了很大的慈悲心,你一直朝向圆满,那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所以你死后肯定不会堕入三恶趣,甚至也有很多机会可以成为菩萨。所以消灭敌人的方法不是伤害敌人,而是从自己心里面找出生气的原因,找出嗔恨心的原因,找出嫉妒心的原因,找出不好「动机」的来源,你就从自己内心开始,断除一些不好的念头和行为,这才是一个最好,最彻底的方法!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是消灭自己内心的嗔恨心,敌人、仇人只是这个嗔恨心来源的外在显现。

宣化上人:佛弟子为什么要克服嗔恨心和坏

包括:贪嗔痴慢疑等,都是众生的无明业惑。这业能障圣道…

嗔恨心太重 怎么办

嗔恨心分两种,自嗔和他嗔。他嗔是对众生生起嗔恨心,这是修行人慈悲心不够,不能彻底的利益众生,让众生不起烦恼,所以常培养慈悲心就可以对治嗔恨心。
而自嗔就是常说的生闷气,这个很难化解,是自心没有定力的表现,当以持戒对治,看住自己颠倒分别的妄心,不起现行。由戒生定,逐渐消除自嗔心。

如何根治嗔恨心 修忍辱的不可不看

一切问题 毛病都是自身业力导致 不如多多忏悔 抄经文 礼佛拜忏 为好

宣化上人:佛弟子为什么要克服嗔恨心和坏脾气

不止如此 还有很多要注意的
现代的修炼者多是在世俗的环境中修炼,“色魔”、“嫉妒”、“忿怒”这三关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都难以一次性闯过的。
“色魔”是修炼的天敌。
“嫉妒”是修炼的大敌。妒火焚神。而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若不修德修性,此关万万难过
“忿怒”则是有权有势的修炼者精进的拦路虎。动则发怒,心躁神离。虽然守戒,并不停地积累功德,但来五去八。

嗔恨心能毁掉善根的种子吗?

阿弥陀佛,嗔恨心是大无明,会把你心中的善念遮盖起来,并且招来祸殃。
善根的种子烧不掉,因缘到了,还是会生起善行善果的。
但是,不能听了我这个话就放任自己,因果报应,业力强的先受报,不要让你的恶业把善种挤到三大劫之后啊,那可就惨了。
佛曾对着脚前爬过的蚂微笑,弟子问世尊为何发笑,佛说这只蚂蚁七佛出世之前就是蚂蚁,至今恶报尚未结束。

嗔恨心的因是什么 如何克服嗔恨心

如何放下嗔恨

念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