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之洞子女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与轶事揭秘

火烧 2021-07-26 19:17:19 1054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与轶事揭秘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张之洞简介,图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与轶事揭秘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

张之洞简介,图为张之洞生活照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以上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接下来看一则关于张之洞的轶事。

清朝后期,梁启超到广州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梁启超到广州后,张之洞差人将一上联送于梁启超。联文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张之洞子女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与轶事揭秘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