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知县是几品,都是九品芝麻官吗(知县也分等级)
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电影后,很多人误以为县令都为“七品官”。有人又说,其实知县都是九品。古代的知县到底是几品官员?都是九品芝麻官吗?
古代的知县是几品:其实,知县也是分等级的,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有的甚至高居正五品。
中国的县在政区建制,开始于春秋时期。那时,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边地设县,后来又推行到内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两千多年不变,直到今天。“县令”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改变了以往类似于封邑制度的县制,遂有了后世县制的雏形。此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县官”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县令、知县、县尹、县长等。
古代的知县是几品
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古代京城所在县叫“赤县”,这儿的知县品秩从优。隋朝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知县都是正五品。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分等,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明太祖朱元璋坐殿,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县等,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县,其知县均官居正六品。这四位“六品县令”分别为北京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和宛平县令、盛京所在的承德(沈阳)以及孔子的家乡曲阜县令。
- 上一篇
驼峰日是什么意思:最难熬的日子(hump day)驼峰日
上班族最怕的是星期几?不是周一的面对工作,也不是周五的最后时间的煎熬,而是周三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凄惨,后来很多人都将这样让人痛苦的日子称为驼峰日,毕竟这日子过的就像骆驼的驼峰,而星期三就像两个驼峰之间的凹陷部分,挨过去就是幸福的周末,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驼...
- 下一篇
卡司是什么意思?卡司等于cast,演员阵容!!
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宣传中看见卡司这个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小编为您搜罗解答,卡司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看吧!卡司是什么意思卡司就是演员阵容,英文是cast。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宣传中看见卡司这个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小编为您搜罗解答,卡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