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堂”的故事
曾在国军高级将领胡宗南身边“卧底”多年的中共高级特工熊向辉,在回忆与胡宗南的交往时,曾写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保长办公室里挂着的“仰止堂”横幅。
大家知道,在民国时县以下的基层政权依旧沿袭了宋代开始实行的“保甲制”。乡(镇)以下村庄(街道)的负责人称之为保长,村(街道)以下又由若干个甲长分片负责。做为基层政权负责人的保长虽是政府公务员中等级最低的官员,但却是维系政权运转不可或缺的地方实力派。也正因如此,国民政府的党政军官员在巡视时总要到保长那里转转、看看,胡宗南也不例外。
在一次视察部队的途中,胡宗南在熊向辉的陪同下到一个保长办公室讨水喝。正赶上保长不在,值班的师爷赶紧忙前忙后张罗着招待。胡宗南落座后抬头一看,只见办公室东侧墙上挂着一条横幅,上书“仰止堂”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想不到在这僻壤穷乡,居然蛰伏着胸襟如此广阔的高雅之士!素来爱才的胡宗南顿时对这位未曾谋面的保长产生了仰慕之心。他与熊向辉交换眼色、彼此会心地点头微笑。
“请问师爷,这幅字是保长写的吗?”熊向辉向师爷提出了问题。
“回禀长官,这幅字是卑职代保长书写,长官见笑了。”
“你们保长的字写得不好吗?”
“这个、这个,他没读过书…….”
贤哉师爷!他的三字横幅硬是给胸无点墨的保长脸上大大地增添光彩呀!
“先生,身居僻壤、胸怀天下,真令我等感佩呀!”胡宗南感慨不已。
“长官,您太抬举了。卑职那里有如此胸怀,不过是有感而发、游戏之作而已……”到底是文人,一谈起诗书礼乐就现出了书生本色,师爷脸上的逢迎表情一扫而光。
游戏之作?胡、熊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请问此横幅不是出自诗经吗?”胡宗南追问道。
“长官,这幅字的出处确实不在诗经,而在政府公文呀!”兴之所至的师爷,拿起一份乡公所的公文,指点着结尾处的“仰即遵办”四个字。
仰即遵办?这是各级政府发下行文时司空见惯的标准用语,和“仰止堂”又有何关系呢?
见到胡、熊二人大惑不解的样子,师爷再也按捺不住好为人师的本性了。
“两位长官,从国民政府到省政府、县政府、乡政府,行文都要下级仰即遵办。仰即遵办办到了保之后,就算到头了。因为…..”
“因为无下属机关可仰,你就写了仰止堂三个大字!”
匆匆赶来的保长,望着和两位长官一起哈哈大笑的师爷,莫名其妙地愣住了……
2011年8月19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