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深刻的片面论

火烧 2010-04-2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人类认识的四个境界,强调深刻的片面价值,分析历史发展与社会分工对认知结构的影响,结合马克思思想与信息爆炸背景,提出深刻的片面是认识升华的表现。

绪论  

人类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作为物质的存在的人类能够认识并且改造物质,这不能不说是规律的奇迹。按照笔者的理解,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一般而言有四个境界:肤浅的片面、肤浅的全面、深刻的片面、深刻的全面。  

从宏观上讲,肤浅的片面只存在于人类的幼年,那时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是浅薄而支离的。同样从宏观上讲,人类现在的认识水平,也仅仅达到了深刻的片面,但已在向着深刻的全面迈进。就人类个体而言,因为天资的差异,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参加社会实践的程度不一,现代人对事物认识境界,笔者认为:肤浅的片面、肤浅的全面、深刻的片面并存。几乎没有人达到了深刻的全面。  

不难看出,笔者对四种境界的排序体现着价值判断。笔者认为深刻的片面的价值远胜于肤浅的全面。在一封信件中,笔者向友人谈了这一思考。孰料招来了各种各样的围剿,他们有的莫名其妙、毫不相干地给笔者扣上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大帽。有的搞繁琐哲学,玩弄文字游戏,说什么“片面的东西必然不是深刻的,最多只能称为犀利”,然后鼓吹和谐的全面论。为了回答那些或糊涂或叵测的议论,笔者写了本文。  

在全文开始之前,笔者严正指出本文的逻辑支点:1笔者认为人类的认识尚没有达到深刻的全面,无论整体抑或个体。2价值比较的着眼点是个人的认识结构。3本文中所说的片面,其实可以换一个比较中立的词汇——侧面。  

   

一、深刻的片面取代肤浅的全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在论人的发展时指出,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原始的丰富性,进入阶级社会后的深刻化及片面化,以及将来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伟大哲学家的归纳,并且历史的发展轨迹也一再印证了他的观点。  

现代人类所处的,是一个社会分工高度细化,人的生产高度职业化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如我们的原始祖先那样“全能”。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受戒》中,“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那样的农民在民国时代已经稀罕,在今天的江淮大地上可以负责任地说,一个都找不到了。这完全不需要可惜,因为全面而肤浅的知识结构,被片面但深刻的结构取代。这意味着人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升华。在今天还留恋原始的丰富性,那反倒比较可笑了。  

所谓“深刻的片面”,完全是笔者继承的一个哲学概念。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很多哲学家,尤其是法哲学家们,几百年来约定俗成地使用着它,丝毫不成为问题。因为无论在理论的应然角度,还是实践的实然方面,片面是可以深刻的,这也是今天人类信息大爆炸的基础。对那种“片面的东西不能深刻,最多只能称为犀利”的观点,笔者倒想请教说话者的逻辑、实践根据在哪里。  

   

二、所谓的全面,往往是片面的  

全面,如字面所说,是一种完整和周密的涵盖。若作为一个绝对概念,那么全面只能如黑格尔所说,成为哲学探究的对象。因为绝对的东西一般是达不到的。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全面,也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其实不过较大范围的片面。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听说“全面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不难看出,此处的全面在时间上统领的只有改革开放的30年,较之于几千年的民族历史,无疑是片面的;在空间上涵盖的是中国,较之于世界甚至宇宙,无疑更是太仓稊米了。  

进一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宏观的认识水平会不断提高,确实如马克思所说,达到了全面而自由的时代;但人与人的差异照样会存在,很难想象人类个体的认识会达到哪怕是相对的全面。在这个意义上,肤浅的全面也好,深刻的全面也好,对人类个体而言,其实只不过是肤浅的“较全面”以及深刻的“较全面”,这种“较全面”多大程度优秀于片面,很值得思考。  

站在那种“较全面”的立场上指责深刻的片面的人,未必不给人以五十步笑百步之感,而且他们往往还达不到“较全面”。  

   

三、深刻是可以做到的,尤其在片面中  

深刻始终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存在绝对的深刻。既然是相对的,那一般而言就是可实现的,尤其在片面中。对物质世界的某个片面的,人类在某个阶段的认识成果,是客观存在的,亦是可以提炼总结的。那就是对各个领域科学研究形成的学说、通说。比如,现在人类对中医经络研究的通说认为,经络是人体中存在的运动能量传递通道。那么只要比这一通说更深入地揭示了经络的客观本质,我们就可以认为对经络这个片面的新认识,已经达到了深刻的片面了。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对片面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深化以达到深刻的片面,是完全可行的。  

不同于很多人的想象,探求深刻的片面是一条坎坷的路径,它毫不简单。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话,所有的科学都是多余的。肤浅的全面,不过是各种现象的堆砌。深刻的片面,却要付出探究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努力。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都是杰出的先行者对各自注视的片面,深刻探究的结果。生下来就眼望四方,全面研究一切东西,并取得成就的,从古至今,一个都没有。  

   

四、深刻的片面可能是错误的,但也是有价值的  

片面如果深刻,那么这种片面可能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因此有可能是谬误的。但这“一点”恰恰是以往的全面中所没有的。在人类思想史上,片面的一点,宛如星火。而一点星火,可成燎原之势。在那燎原的大火中,这一点火星显得何等渺小与何其可怜。但没有星星之火,岂有燎原之势?片面的深刻也正同此理。深刻的片面突破肤浅的全面。而肤浅的全面,不过是令人瞌睡的老生常谈。在旧的全面面前,它是叛逆,是反动。但正是这种片面所引起的深刻,瓦解了人类的思维定势,促进了思想的成长。而思想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片面的深刻必然否定片面本身,无数个深刻的片面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全面。这样,在人类思想史上就呈现出一个全面——片面——全面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轨迹。而恰恰是这种片面,代表了一种否定性的力量,一种革命性的、批判性的力量,成为人类思想发展的伟大原动力。当然,全面与片面的否定之否定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惟有如此,人类的思想才处于永远的进步之中,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趋势。  

(陈兴良:刑法的启蒙)  

我们反观人类历史,尤其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很多历史人物,之所以了不起,往往是因为他们达到了深刻的片面的境界。诸子百家,其实都是在各自的片面上,取得了深刻的见解。譬如庄子,他在《天地篇》中说,用机械的人一定会进行投机取巧的事,投机取巧的人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心。投机取巧的心藏在胸中,心灵就不纯洁。像老子一样,希望人类退回到原始社会,甚至退回动物界。难道不片面吗?但是他的“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不要让心灵成为身体及外物外境的奴役,强调顺从人的自然本性的重要,又多么深刻啊。庄子的深刻的片面,直到今天还在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他的价值不言而喻。  

由此可知,那种“片面的最多只能称为犀利,绝对不能称为深刻”的观点,实在是一家之辞,片面已极、不值一驳。  

   

五、肤浅的叠加仍是肤浅,而片面的叠加则是较全面  

通过上文的总结,我们应该更明白了原本平实的道理。那就是个人受主、客观的限制,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有极限的。而人类总体的认识,则要靠各个个人的认识叠加起来。纵使是极为高明的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也不可能一人完成所有工作,一人探究出所有知识。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所有人的认识都是肤浅的全面,那么虽然可以的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论,不会有思想的碰撞,不会吵架,和谐得很。但由此叠加而得的人类的整体认识,仍然为肤浅的全面。反之,若个人——哪怕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个人,各自取得深刻的片面的认识,那么叠加起来,就会成为深刻且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虽然叠加的过程不一定是举手表决,而可能是辩难,是吵架,甚至是战争!  

理论上讲,社会的管理者处在统筹的位置,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全面优先于深刻。比如一个市长,他未必要很懂工业,但应该懂得统筹工业和农业。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对统筹、管理学的片面的深刻认识。但对于全面的掌握,应该建立在对片面的了解之上。盲人摸象,为人所鄙;但盲人没办法看到整只象,除了摸,还能如何?而人类生活中面临的课题,很多都是无法一目了然的。复杂问题之于我们,仿佛大象之于盲人。除了逐个片面地了解,继而总结,还能如何?  

很多官员,面对人民的诉求,往往托大,念什么“全面经”。实际上他们对人民诉求这个片面都爱理不睬,很不了解。他们又怎么可能认识全面呢?  

   

六、现在鼓吹全面观的,很多是要人民做顺服的奴隶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专制统治,不断地培养着奴才。甚至亡国后,留给占领者的,除了子女玉帛,还有听话的顺民,让他们统治起来很顺心。笔者认为,中国古代被统治的,有两类奴才,一类是肉体阉割了的奴才——宦官,一类就是精神被阉割的奴才。  

今天,特色国内精神阉割的活动仍在继续。其工具,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扬弃儒家放伐革命、民贵君轻的合理内核而单单复活其牧民的“和”的观念外,就是所谓的全面观。  

生活在黑暗的特色国,难免碰各种各样的钉子,甚至遭遇腐恶事例。人民难免会有程度不同的不满。这种不满,其实正是对特色国的真实认识。虽然往往是片面的,或者肤浅的——不涉及本质的。  

于是吠尧桀犬一样的人物就要跳出来,喊叫“要全面地看待问题”!他们深知,人囿于生活,是不可能全面地接触、了解社会的。人对全面的认识,往往只能依靠间接获取;而控制着舆论的权贵阶层,就可以肆意歪曲事实,欺骗人民。比如,他们对弱势群体说,总体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你们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要在发展中解决,云云。那就是他们所谓的全面观。事实却是,从全面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带来的问题不仅不会在发展中解决,甚至会扼杀发展本身。  

而所谓全面观,丝毫不会束缚权贵自己的手脚,而只会成为他们巧舌如簧、欺世盗名的工具。例如:现在动荡着全国的暴力拆迁,如果是拆迁者打死业主,他们就要你全面看问题,什么物权属于国有,不该暴力抗法,等等;而业主打死了拆迁者,一定严刑重典,鬼来和你谈什么全面。不是吗?所以,全国人民千万不能上他们的鬼当。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人民日夜感受着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对此的认识也是与日俱增,不断深化。在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加工下,这种认识终会成为深刻的片面。无数的深刻的片面,汇集起来,就成为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见解,形成较为正确的理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更多阜远的文作在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okyauyau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