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就是力量——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见闻
合作就是力量——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见闻
http://www.dahe.cn 河南日报农村版 01 要闻 2007年01月06日
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社员高唱社歌《合作就是力量》
记者赵川摄
民间艺人张春岭和他创作的原木画
记者赵川摄
合作社的妇女在制作原木画
记者赵川摄
胡寨村的腰鼓队在排练
许丙举摄
胡寨村小学生在街头画宣传画
许丙举摄
□本报记者于为民
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104户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经济发展合作社,靠合作的力量探索农村民主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新模式。
时令已是初冬,天淅沥淅沥下着雨,村中到处充满泥泞,天气骤然寒冷下来。
在村中一座简陋的平房中,十几个农家汉子肩并肩站在一起,合着节拍,齐声高唱经过改编创作的经济发展合作社社歌,歌声粗犷而有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钢还硬,比铁还强,向着贫穷自私开火,让一切不合作的事物死亡。向着太阳向着小康向着新农村发出万丈光芒!
这是2006年11月22日,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举行理事会和监事会例会,理事长王继伟通报了合作社前一阶段的工作,并安排近一时期的活动。种植组、养殖组、文艺组、项目组负责人汇报了情况,就近期和长远发展献计献策。监事长肯定了理事会的工作,代表监事会提出意见和要求。
虽然合作社办公室内除了两架图书、一张桌子和几个高矮不一的小板凳外别无长物;虽然室内寒气袭人,但大家的发言却热烈认真,充满激情,使人感受到了一种融融的暖意。
从种养协会到经济合作社
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1月26日。
合作社发起人、现任理事长的王继伟在胡寨村土生土长,今年33岁,初中毕业后立志干一番事业,造福乡里。他走出家乡到附近的新乡市做防水涂料,先后做过酒店打工仔、小饭店老板、装饰包工头、皮鞋匠,1998年用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台电脑,成为“兰考县上网第一人”,并订阅了不少报刊,了解致富信息。
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王继伟从乡下到城里,从城里到乡下跑来跑去,历经艰辛,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感个人力量的单薄,2001年11月,他联合村中十几户村民,发起成立了胡寨“新科技种养协会”。他从省农科院引来西洋南瓜,2002年大面积推广,效益良好,村里兴起西洋南瓜种植热。哪知2003年非典肆虐,南瓜成熟后却没人收购。会员们心急如焚,王继伟冒着危险戴上口罩,到郑州、山东寻找销路,南瓜虽然卖出去了,但却没赚到钱,村民们再也没有了种植南瓜的热情。此后,种养协会又开展了养猪、养鸡等项目,但因禽流感及市场起伏连遭重创。再加上有些会员私心太重,只讲利益不讲合作,协会缺少规范措施,2004年6月,种养协会在会员互相埋怨和猜忌中被迫解散。心灰意冷的王继伟再一次离开老家,到兰考县城开办了一家种子公司。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又充满迷惘时,命运又将他与农村合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04年初,在兰考县挂职任副县长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把王继伟送到河北定州翟城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学习,王继伟对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充满了热情。但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的落差,王继伟兴致勃勃地回到胡寨村讲起自己外出参观的见闻,发动大家成立经济发展合作社,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经历了科技协会的失败后,大家对合作充满了疑虑,广播叫人没人捧场,王继伟自己掏钱买来瓜子、香烟、水果糖,大家只要到村委听讲,就可以免费享用。这个方法的确招来不少人,但人们到了以后,吃吃喝喝,吐吐烟圈,说说笑笑,插科打诨,谁也不往正题上扯,过了一会儿就走了,把王继伟和几名支持者晾在空空荡荡的屋里。
望着满地烟头和瓜子壳,王继伟陷入沉思:这招不灵改那招,他要求积极入社的10个人,每人深入到家家户户家访,深入宣传加入经济发展合作社的利益和意义,10天后开会总结一下子来了40多人。经过几天艰辛的筹备,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2005年新春在喜洋洋的鞭炮和锣鼓声中宣告成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从当初的42户发展到现在的104户,各项事业也逐渐步入正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从一盘散沙到人心凝聚
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成立后,结合胡寨村的实际,学习外地经验,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合作之路,使村容村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
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合作社成立了种植组、养殖组和项目组。胡寨村地处黄河大堤外,土壤含沙量大,适于多种植物生长。项目组按照小面积示范带动市场前景好的原则,严格筛选项目,从去年开始起引种胡萝卜种植项目,当年试种100亩,亩产4000公斤左右,亩产值1000多元,并每年试种两季,获得成功。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改变了过去政府用行政命令指导,出现问题撒手不管的局面,把一户户分散的农民凝结为经济联合体,以规模化生产开拓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胡寨村不少农民有养猪的习惯,规模大的100多头,全年出栏量500多头。合作社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在市场波动前指导养猪户提前销售或缓后销售,使村民们规避了市场风险,增加了收入。
合作社下设综合信息服务中心,负责整体规划、项目考察、人才和项目的引进。2006年9月28日,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和协广告工艺美术品厂”成立,这是合作社从外地引进的第一个工艺项目。王继伟在朋友那里了解到民间艺人张春岭独创了一种原木画,工艺奇特,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潜力,就多次与张春岭商讨原木画生产、发展事宜。经过考察论证,张春岭深感兰考不仅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丰富,更为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这一行之有效的运作形式所感染,毅然从深圳移师兰考县胡寨村,传授工艺,吸收30多户村民参与学习,很快就生产出精美的原木画,在2006年10月举办的河南省农产品博览会上一经展出,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兰考县已将原木画列入重点培训和扶持项目。
合作社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单一的经济合作范畴,更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文化建设为己任,从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动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合作社组建了文艺队,利用农闲季节把村民集中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变了以前农闲时节村民无所事事,懒洋洋地挤墙根晒太阳,东家长西家短拨弄是非的局面,集体活动把村民间的感情拉得更近了。文艺队现有太极拳、秧歌、腰鼓、盘鼓、青年健美操和少年儿童团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每逢村里重大活动和村民婚丧嫁娶,文艺队都要前往助兴,用健康文化活动改变旧习俗。文艺队去年应邀前往北京演出,慰问国旗班战士。盘鼓队走街串乡演出,在兰考县内外小有名气,由当初的20多人发展到40多人,演出年收入1万多元,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和协工艺美术品厂”成立后,不少农家妇女经过培训便可独立作画。工艺师张春岭还对村小学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传授绘画知识,在2006年“六一”节举办的儿童绘画大赛中,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空间,用手中的彩笔描绘胡寨村的今天和未来,在村里画出一幅幅宣传画。孩子们笔下的胡寨汽车站、乡间别墅、工厂等繁荣景象,寄托每一个胡寨村人心中美好的理想。
合作社的成立探索出一条农民自我管理与合作、共建和谐社会之路,主动承担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监事会把村里的老党员和有威望的长者组织起来,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负责组织老年健身活动,定期学习文件,讨论村里大事,开展民事调解,普及法律知识,依法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出现问题时,老年活动组上门调解,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文艺队还把村里发生的故事编成快板书等节目演出,通过民事调解和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形成了家家谋发展、人人讲贡献、学习成时尚、尊老又爱幼的局面。
合作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村民加入合作社要先写出书面申请,经理事会和监事会讨论批准。理事会、监事会由全体社员民主选举产生。合作协议书明确社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以及奖惩措施。理事会每周六开会,总结一周来的工作,每月1日和15日组织全体社员学习有关文件和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组织文艺活动。每年年初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汇报工作,征求社员对合作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凡开支500元以上的项目,由理事会、监事会共同签字把关;5000元以上投资项目召开社员大会,半数以上的社员同意方可执行。监事会定期听取理事会的汇报,有权否决理事会不适宜的决策和活动,有权召开社员大会。按照合作协议,村党支部书记为法定的独立监事,合作社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活动,接受监督。在合作社里,村民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互助精神,一盘散沙凝聚成一种团结向上的力量,“合作就是力量”成为全体社员的共识。
从草根试验到绿色联盟
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胡寨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不仅顺应了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潮流,也代表了全国亿万农民团结合作、民主管理、共同发展的心愿。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一批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农村面貌而奔波,梁淑溟、晏阳初、彭象廷等人或重视农业推广,或注重地方自治,或注重政权建设,或着力于平民教育,或强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志在为中国农村找到一条出路,史称新乡村建设。梁淑溟在山东邹平的试验包括兴建乡村学校、乡村自卫、农业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通过设立金融流通,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合作社促进农业,利用合作社组织农民,推广良种,推行新的生产方式,构建新的农村经济模式。梁淑溟“创建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以乡村为本而繁荣都市”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
在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所具备的条件已远非旧时代能够比拟。新农村建设成为党和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关注和支持新农村建设,胡寨经济发展合作社从成立到发展,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压力和机遇共存,农民比任何时候都期待合作和发展,中国农村涌动着一种澎湃的热情;十几年的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像王继伟这样有知识、有文化、有丰富经验和号召力的新型农民,他们完全能够担当起将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合作发展的神圣使命。
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众多有识之士的参与。王继伟告诉我们“没有何慧丽副县长,就没有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的今天”。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与开封市的共建协议,何慧丽以学者的身份于2003年8月到兰考县任副县长,分管农业结构的调整。她发现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构建一个平等、团结、合作的平民文化系统。2003年,“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在河北定州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新乡村建设”的试验,在何慧丽的争取下,兰考县成为试验基地之一。在县政府办公楼后院,王继伟听到何副县长一席谈,不禁茅塞顿开。王继伟增长了见识,在组织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中大显身手。经过努力,何慧丽已在兰考县6个乡6个村组建了5个农民文艺队、1个老年协会和4个经济合作社,使兰考县成为农民经济合作社最密集的地方。何慧丽认为,虽然兰考县乡村建设只是一个草根试验,是小范围的、小对象的,是改良的,虽然还存在着制度缺位、资金缺位、管理缺位等问题,还存在不少阻力,但毕竟通过促成一些村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的建立,探索出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为农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找到一条可行性之路。
胡寨村经济合作社吸引了众多的志愿者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等三个单位选拔关注农村、有意于乡村发展的青年志愿者,经过培训后派往各地农民经济合作社提供无偿服务,负责对农民技术培训、文化辅导和对外宣传、经验总结与社会调查,志愿者的生活费用由选派方提供。迄今为止,已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黄河科技大学的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入驻胡寨村,帮助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志愿者们不怕条件艰苦,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与农民的交流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有益尝试,胡寨村经济合作社一步步走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王继伟先后两次做客中央电视台,向公众介绍合作社的情况。2006年4月27日,王继伟在北京与山西永济寨子村农民协会、兰考县南马庄农民合作社等6个全国知名合作社共同宣布成立国仁绿色联盟(合作联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受聘担任合作联社社长、理事长。
北京梁淑溟建设中心传来好消息,准备向胡寨村投资办一所社区大学,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其他技能培训,为合作社发展搭建新的平台。2006年7月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到胡寨村参观考察,欣然题词“农村文化奇葩,合作经济新秀”。
在雨中,我们和王继伟与他的同伴们挥手告别。走出拥挤而泥泞的村庄,汽车驶上一条乡间道路。多年失修的柏油路坑坑洼洼,汽车一路颠簸缓缓前行,路旁的白杨树高大挺拔。这条路,一端连接胡寨村,一端通往县城、高速公路和更加遥远的地方。
●链接●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若干规定
旨在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销售、市场开拓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有了法律的支持和保障。经过三次审议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中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部法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这一组织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据统计,在中国的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许多地方已经创办了十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当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发展产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非常高。
“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就是解决农民生产的产品如何迅速投入到市场的环节问题。解决得越快,使农民和市场对接得越好,农民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全国人大代表张永钧说。
不过,作为市场经济中新生事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如何定位、有外部干预、运行机制不顺畅等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这都需要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解决。
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这部法律登记,便可取得法人资格。凭借法律赋予的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便可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这部法律还鼓励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支持。法律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制定,可以说是顺国情、符民意。”全国人大代表郝富霞说,“这是农民期盼已久的法律,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经济权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