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孙子与奴才

火烧 2015-07-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孙子与奴才的社会现象,分析伦理关系与主奴关系,揭示人性中的奴性与权力欲望,批判小人得志的丑陋行为,强调道德操守的重要性。

  有孙子必有老爷,有奴才必有主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人孙,从遗传学、伦理学角度讲,人皆有份,概莫能外;同理,为人爷或老爷,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只要有血缘传承之人,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为奴才,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多为不得已为之的;生活里,也有为了个人利益需求心甘情愿为之的。为人孙,只要上面的爷爷、老爷和自己属于血缘关系上的辈分之别,那就是正当的天伦秩序,自当有高下之分;为了获取某种利益,不是孙子的甘愿自降身份,硬要抬高他人为爷或老爷,贬低自己为孙子,那就叫发贱,更直接说是别有用心。由于社会原因使然,不得已为奴者,本身并没有什么丢人现眼之处,更无遭人鄙视之理;丢人现眼的是本不该为奴或原本就不是奴者,为了有所图谋,心甘情愿佝偻下身段,恬不知耻地献上媚眼,以奴才之态取悦于本不是主子的权贵,这不仅是丢人现眼,更叫奴颜媚骨,令人不齿。

  天然的爷孙关系,是人类进化传承的必然,不仅应当维护,更应当恪守其间的道德规范,形成其乐融融的家庭与社会氛围;本不存在天然爷孙关系的,却为了一己之私,一方自降身段奉承另一方为爷之表现,是为社会怪胎,令人横眉腹诽,齿冷无限。不得已的主奴关系,一般情况下,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现状的。任人驱使,遭人鞭笞,被人侮辱,受人虐待,在阶级社会里,本是常事。为奴者,更多的是令人同情,而绝不应遭人鄙夷。原本不是奴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投朱门衙设,匍匐低眉在地,面对权力金钱,发奴腔,施奴行,践奴事,拿奴态,以此讨得主子欢心,得以侍奉左右,趁机捞取渴求的权益。此类人等,为人的尊严荡然无存,做人的操守尽皆消逝,不管他们最终获取什么权,谋得什么利,终究也难脱奴性,永远会遭人唾骂。

  吾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自愿为孙为奴之人。这些人由于丧失了最起码的人品操守,以自愿为孙,心甘为奴之行思,确实迎合了同样具有此种心态之达官权贵,为自己捞取了显赫的名,赚取了不菲的利。一时间,志得意满,飞扬跋扈。他们见了高于自己的权贵,依然是孙子,是奴才;而见了权财低于自己的人,就显得比爷爷更爷爷,比主子更主子。民谚云:“小人得势如登天”,此之谓也。

  遍览古今奸佞之人,无不是以孙子奴才之态步步攀升至权财高位的。“未篡时”的王莽,曾经“谦恭”过,一旦运筹成熟,便凶相毕露,谋权篡位,荼毒忠臣良将;以莫须有之名,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父子的秦桧,也曾以老迈之躯天天为主子宋高宗谦恭尝药,而背地里却与金人互相勾连,大肆卖国利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对唐明皇、对同僚,表面上尽显媚态,背地里却心狠毒辣,无恶不作。自甘为孙为奴之人,永远摆脱不了小人的阴暗心性。自私自利,无恶不作,是他们的共性;逢迎权贵,心有所图,是他们的终极目的。

  生活中,正是有了这等小人,既曲意逢迎,又善于伪装,致使许多手握利剑之权贵心眼被蒙,丧失警惕,姑息养奸,才使这类钻营之人有机可乘,慢慢坐大,既危害社会,祸及黎民百姓,又尾大难去,反过来伤及那些养虎成患者。

  人,一旦自愿为孙,就难改孙子之态;人,一旦自觉为奴,就难去奴才本性。见了富人摆尾,见了穷人狂吠,是奴才与孙子的本性与常态。生活里,这类孙子和奴才比比皆是。不管他们最后拥有多么丰饶的财富,占据什么举足轻重的位置,握有多么显赫的权力,他们永远都摆脱不了孙子身,奴才性。只要用不法手段获取的权与利,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也消除不掉他们的本性,除非那一天家养的狗一下子变成了深山里的狼,屋檐下的雀乍然间幻化成翱翔的雄鹰。

  “乡愿”被孔子誉为“德之贼”。生活中自愿为孙为奴之人,应该是比贼更贼的毒瘤与渣滓。此类人不除,百姓无宁日,国家无稳时。一旦占据社会各机构各层面的人,已然为孙子与奴才走出的人把持,必将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今日之中国,理当以雷霆之力,彻底扫除这类害人虫,全无敌!

  2015.7.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