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一个劳动模范的历史画卷--评陶冶编著的《皇天后土》

火烧 2010-01-28 00:00:00 读书交流 1033
《皇天后土》讲述纪英林作为劳动模范的奋斗历程,展现其带领村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感人故事,体现党员责任与奉献精神。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作家陶冶编著的长篇电视报告文学《皇天后土》由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家向伟大祖国母亲六十周岁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当我拿到这部大气而厚重的力作,看到封面那株扎根旱海干粗枝壮的老榆树前站着胸前佩满奖章的老人,看到封底那数不清的奖章、奖状、奖杯,我激动了,因为这部著作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吉林省洮安县岭下镇红石岭村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纪英林。  

解放前,纪英林是个放牛娃,建国后他翻了身,当家做了主人。他带领乡亲们开山引水,改造旱海,让土地多打粮食。他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大搞农业机械化,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的集体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和党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成为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大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我从这部著作中读懂了,纪英林之所以有大干社会主义的冲天干劲,其根源在于他对共产党和毛主席有着浓厚的阶级感情。他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是实实在在的,是发自内心的。在他心目中,共产党就是天上的太阳,毛主席就是搭救他的大救星。他发誓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的话。共产党提倡的,毛主席指示的他就马上行动,而且干就干好。他说的话掷地有声:“党中央、毛主席日夜为老百姓操心,为老百姓着想,咱老百姓也要为党中央、毛主席分忧,为党中央、毛主席着想。党中央、毛主席想到了的咱无条件干好,党中央、毛主席没想到的咱也该主动去干。为什么?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呐,主人不为这个家着想那还算主人吗?”  

纪英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满足于自己个干好,还得带领乡亲们共同干好。共产党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共产党是个组织,是个队伍,她关心人民,为人民谋幸福得靠全体共产党员来体现。纪英林深深知道这个道理,他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过年了,他自己掏腰包,把村里的五保户请到家里吃年夜饭,把党对人民群众的温暖直接送到人们的心坎里。  

纪英林当了领导干部之后,只想干事,不想做官,实实在在,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他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干部看什么?看他有没有为群众谋利益,有没有以权谋私。纪英林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去谋取私利,而是把他的良好人际关系都用在为红石岭大队的群众利益上。比如他办砂石场,比如他给各大队买电影放映机。  

从这部著作中,我还深深感受到纪英林是个老实人。他从不说谎,不说假话,不虚夸成绩。他能干十分,只说六分,而且说得很朴实,政治术语他不会说。纪英林是个忠厚的人,对人民忠诚、对党忠诚。也可以说就是“三个代表”的模范践行者。  

历史在前进,老劳模再立新功。纪英林1990年3月从红石岭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他退而不“休”,被聘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关工委主任、老年体协主席、老龄委主任、老年党支部书记,他把每项工作都做实做细。他做关工委工作,获得中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优秀工作者称号;他做老年体协工作,获得中国老年体协先进个人;他做老龄委工作,获国家老有所为贡献奖;他做老年党支部书记工作,被吉林省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8年他被评为全省十佳健康老人和省孝亲敬老先进个人,2009年7月18日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劳动模范去北京、北戴河的休养团。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勤勤肯肯、默默地奉献着。 纪英林说的好:“我现在身体和精神状态非常好,我一定要把党交给我晚年的工作做好。”  

《皇天后土》这部大作,记录了共产党员纪英林任劳任怨,不为名利的一步步坚实的脚印,展示了老劳模纪英林创造过的丰功伟绩。这部大作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历史镜头,绘成了纪英林一生的历史画卷。时代造就了英雄。通过纪英林的成长,反映了模范所处时代的精神。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可是那种时代精神是不能忘却的,更是不容抹杀的。  

身为作家,陶冶有着极强的创作责任感,他把讴歌的对象始终盯在党的优秀干部身上。他创作的大型电视报告文学《郑培民》是这样,这部《皇天后土》也是这样。他把党的优秀干部郑培民,把农民劳模纪英林这样的时代楷模,有血有肉、鲜活灵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冶为新中国的电视画廊增添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做出了功不可没,无人能比的历史贡献。  

《皇天后士》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我祝贺陶治,他用心血塑造的农民劳模高大形象,谱写的历史绚丽画卷,今天终于奉现在读者的面前。  

纪英林这面大干社会主义的红旗永不褪色,象沈浩那样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踏着纪英林的脚印在继续前行。纪英林的精神永放光芒,就像他身后的那棵老榆树一样,餐风露宿、沐风栉雨而干坚枝挺,永远郁郁葱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