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文革”认识的简单化业已造成的不良后果

火烧 2011-10-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指出对文革的简单否定导致思想混乱、信仰缺失与历史割裂,影响深远。强调需深入理解文革,而非全盘否定,以促进中国健康发展。

    发生在毛泽东时代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了30余年,后毛泽东时代对“文革”的官方评价基本上是全盘否定的,将其定义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摆脱这样的评价框架,国内这种对“文革”的简单化认识与国外对“文革”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已经十分明显地摆在了面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造成思想混乱,信仰缺失。“文革”长达10年,绝大多数中国人参与其中,满怀激情与信仰,对“文革”的全盘否定等于彻底否定了广大参与者10年的精神付出。今天存在于中国的信仰缺失的现实,是简单的全面否定“文革”的必然结果。

    人为割裂历史,造成思想分裂。后毛泽东时代通过全盘否定“文革”与毛时代划清界限,把共和国的历史人为地分成两个时代,失去传承,形成了党内政治观念分野,削弱了党的政治威信。

    授人以柄,成为反共人士的利器。由于对“文革”认识的简单化,一些反毛、反共人士已经把“文革”当成一种反毛、反共的利器,借助“文革”中存在的负面现象,疯狂攻击毛泽东,否定乃至歪曲党史。近两年发生的袁腾飞、茅于轼等反毛事件,无一不与此有关。

    造成腐败盛行,官僚主义严重。“文革”中反官僚等优秀价值观也在全盘否定中被彻底抛弃掉了,官僚机制再也没有了制约,造成了今天官场腐败、官民对立严重,官僚主义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正在吞噬党的活力和机体。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对一种崭新的社会机制的积极探索,是“五四”文化革命的延续和继承,简单的否定无助于中国问题的解决,毛泽东以古稀之年发动“文革”,绝不是心血来潮和一时冲动,对毛泽东非常看重的“文革”的简单化否定,只会掩盖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阻碍中国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曾经预见性地指出:“事实将证明,今天对文化大革命一味进行的全盘谴责与过去对文化大革命的全盘肯定一样,都无助于对这一事件作出历史的理解。”

    今天的中国,再次面临发展的艰难抉择,当年“文革”中不被理解的东西,活生生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对“全盘否定”的质疑之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至于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舆论,这恐怕就是莫里斯所说的“历史的理解”吧。

2011-07-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