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饥饿的时候,中国长了一身膘
本轮经济危机直到今日,仍没有结束。除了像朝鲜这样完全没有融入全球化的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中国的日子也不咋地,但还没有恶化到像欧美那样,这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完全融入全球化。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以“和为贵”(历史事实证明,“和为贵”是包括投降的)为核心,再加上近代中国的发展确实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原因,全球化对中国来说,唯一的结果就是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属国或是殖民地。深植于一个民族每个人心中的文化,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一到关键时候,就会显露出来并发挥巨大的作用。“巨大的作用”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要改变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很难。一代伟人毛泽东,打赢了抗日战争,打赢了解放战争,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哪一次不是步步危机,哪一次不是危险重重,但他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然而当他宣布向封建等级观念、剥削阶级的享乐主义、官场上的官僚主义开战的时候,他失败了。
“和为贵”必须与独立自主相结合,才能实现一个民族的强大。以国际分工论为基础形成的全球化理论,是强势者的理论。《水浒传》里的白衣秀士王伦,愿意接纳朱贵、杜迁、宋万,却抵制林冲,抵制晁盖等人,原因无他,只是源于后者要比他强大,他难以驾驭。今日对中国呼吁全球化的发达国家,无非认为中国是朱贵、杜迁、宋万,而不是林冲、晁盖。否则,就不是他们呼吁中国全球化,而应该是中国向他们呼吁全球化了。外交方面,独立自主是第一原则,平等互利是附属的,如果一味迎合全球化,抛弃独立自主,抛弃平等,仅着眼于短期的互利,那么与卖国无异,与汪精卫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距。
孙子兵法云,不恃敌不攻,恃己不可攻。但今日形势显然已经是“恃敌不攻”或“希望敌不攻”。形势有多危险,傻瓜也知道。你说和为贵,人家偏以斗赢为贵。你说韬光养晦要管一百年,人家说不行,至少要一万年,一万年不算久,最好是永远这么韬下去。放弃独立自主政策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才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何以战”?一旦打起来,飞机发动机自己造不了,红红火火的汽车工业要倒一半,号称四分之三的电脑出长三角的国家可能连一台电脑也造不出来。“何以战?”为什么不能战?太信仰全球化了,太信赖我们的战略合格伙伴了。
不能战就不战吧。如果穷得叮当响,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也没关系,可偏偏连这个条件也不满足。不仅不能战,还很肥。本来英法德美日也挺肥的,但是在全球化的旗帜下,人家一直注意把膘练成肌肉,而我们却一直不遗余力地把肌肉养成了肥膘。不能战,又把肌肉养成了肥膘也不一定使危险变成危害,毕竟首先挑起战争的国家还是要受舆论谴责的,不巧的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肌肉男”们又正处在饥饿状态。这个时候,舆论已经不重要了。再说西方思想中早就有“为了生存实施任何行为都是合法合理的”这样天经地义的观点。危险转化成危害的时候已经来了。韩国现在忙活啥呢?就是在为美国制造转化时机呢。
走到这一步,思想上出现混乱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么说还不确切。思想混乱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思想自由。中国有十三亿人,对事物的认识哪能这么一致,有分歧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问题是,领导集体不能出现思想混乱,作为中国整个国家的领导者的执政党全体,不能出现思想混乱。当然,如果接受了一种错误思想,比如接受全球化,放弃独立自主,那么结果将更糟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