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最终出路(节本)
天下第一大老粗论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之十----国有企业改革最终出路(节本)
一、指导建立社会主义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哲学
现时代人们的座右铭和口号应当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既照顾了每个人的私利,从而使其产生活力,并将这种活力引向有利于增进国家和企业财富中去。
在此思想观念基础上,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性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实现科学管理的条件下,率先垂范,促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据说,当年大庆油田靠毛泽东的“两论”,即《实践论》与《矛盾论》起家。
今天,实现中国民富国強的目的,也应当主要靠毛泽东思想及其理论,其他任何人的理论都代替不了,但可在“离经不叛道”(社会主义之道)原则下, 与时俱进, 作一些有益的补充。
为什么要重提毛泽东的“两论”?因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请看他在《实践论》中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強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上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笫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他在《矛盾论》中又说:
“在复杂的亊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个方法,结果如坠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是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二、具体分析中国经济和国有企业中的主要矛盾
那么,中国今天的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处理好按劳分配问题。因为按劳分配原则是为无产阶级劳动者利益服务的,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主观活力,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地创立和完善符合自己所在企业具体实际的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按劳分配,后者主要是按资分配;前者走群众路线,最高权力机构是职工代表大会,厂主要领导人由代表们讨论任免决定,后者走精英路线,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大股东组成的董事会,企业中的一切亊务由老板或准老板说了算。
国有企业的科学管理,人们一般是指其微观功能,在现时期,它还有一个宏观上的主要任务,即在这种管理机制下,有利于实行自主科技创新,不断地提高企业的产品结构。
中国经济现在有两个重大问题亟须解决: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二是为外贸顺差盈余的巨额外汇储备资金找一个理想的主要出路,不要再无奈地年复一年去买美国债劵。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统筹一并解决。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用大量外汇购买外国的先进髙科技产品或其技术。这么做有两大问题,一是花费较大,经济上不合算;二,一般地说,外国不会转让最先进产品和技术,而且往往还遭拒售。总之,不论花多少钱,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可能靠购买人家现成的高科技产品及其技术来完成。
如果我们的外汇资金主要用于引进外国高科技智力人才上,则可能有助于完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这么做与存在上述两大问题相反,有两大好处:一是比买现成产品和技术花钱较少,二是有望得到最先进技术。
中国在商品外贸中有巨额顺差,但高科技人才进出口却是大量逆差。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12月一份报告中指出,据估计,在海外的中国大陆专业人士超过了30万人,许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北大有些科系的学生76%移居到了美国。这些由中国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养出来的能创造高附加值的人才为移居国服务,对急需发展人才的中国无疑是一种巨大损失。
此外,更多的中国高科技人才则选择就业于外资在华企业,也是一种流失。又据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在制造业中,大部分科技含量高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如芯片等基本上依赖进口。有代表性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机床产业,在国內市场上,国产低端机床占100%份额,国产中端机床占20%份额,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则仅占1%份额。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一方面,中国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内许多高科技产品缺乏人才研发。这个矛盾以及其它许许多多的社会经济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归根结底,都源于没有处理好按劳分配问题。如果处理好这个主要矛盾,不但其它一切矛盾能迎刃而解,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重大问题,即外汇储备出路问题,也可得到解决:用之于大量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提高高精尖产品研发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只有实行了科学管理,建立了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才能担当此项重任。我们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则是为了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国家和职工群众均能受益。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相应建立下列一些机制予以保证:一是政企的各负其责机制;二是利润的国(家)企(业)分成机制;三是企业的自主经营机制;四是(行使)权力的职(工)代(表)大会机制;五是厂长的民主选举机制;六是干部的吐故纳新机制;七是班组的互选结合机制,八是(海外高科技)人才的高酬引进机制;九是工资的按劳分配机制;等等。
四、结束语
详细内容可参阅拙作《国有企业振兴方略——兼论中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必由之路》一文,登载于2008年3月的《乌有之乡》网站上。
如果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水平已经登上大学博士的高峰,我的文章可能比初级小学还低,不过是幼稚园水平。但不论水平多么低下,大概没有人能够否认我的文章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抛砖引玉的开荒之作,其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土生土长的中国社会的经济实践,而不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库中贩来一些货色拿到社会主义中国叫卖。
我的理论文章另一个特点是其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而不是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文章那样为资产阶级服务。
中国迄今还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指导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声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经济学界,这么多年来竟然没有出版过一本目的是为亿万劳动者利益服务的、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成败得失经验的著作,岂非咄咄怪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