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山东五区威海卫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火烧 2021-07-31 01:59:28 1061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gt   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
山东五区威海卫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  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周围陆地上的清军已经全部扫清,便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陆军部队的配合下,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1895年2月3日,日本舰队排成单列纵阵,在威海港口外进行挑衅。>>  上午10时,日本舰队驶往港湾南口,首先对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发炮轰击。海岸炮台与日本舰队一起,对刘公岛形成了夹攻之势。虽然战局对北洋海军极其不利,但北洋提督丁汝昌及广大将士并无惧意,断然拒绝日军的诱降,决心血战到底、拼死而战。>>  日本海军大举出动,猛烈进攻威海港前沿天然门户刘公岛和日岛。日本陆军也将原南岸炮台的7门大炮修复,从海岸射击北洋水师,形成“炮资敌,我杀我”的惨痛局面。北洋官兵及守岛陆军奋起发炮还击,击中筑紫、葛城等日舰。>>  日军海陆夹击刘公岛没有奏效,便决定用鱼雷偷袭。但鱼雷偷袭北洋舰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2月3日,日军鱼雷艇偷袭未能得逞,只得败退而逃。>>  2月5日,日艇再次偷袭,击中了定远舰的尾部,舰体受到严重破坏,定远舰驶到刘公岛南岸海滩处搁浅。>>  2月6日,日艇发射鱼雷,击中来远舰,舰内30余人全部遇难。同时,练船威远号和差船定筏号也中雷沉没。>>  当天下午日本联合舰队又对刘公岛发动海上进攻,经过激战,日本舰队再次被击退。>>  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决心一举攻下刘公岛,全歼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进行还击。日军的旗舰“松岛”号、“桥立”号、“秋津洲”号、“浪速”号都中弹受伤,日本联合舰队遭此损伤,气焰为之一挫。而恰在此时,北洋舰队鱼雷艇管带王平等军心动摇,密谋逃跑。王平一伙民族败类所制造的逃跑和叛变事件,不仅削弱了北洋舰队的势力,更影响了清军的士气,对刘公岛战斗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刘公岛保卫战中,日岛炮台始终是日军进攻的重点之一,因而战斗打的格外激烈。当日本舰队右军追击北洋舰队鱼雷舰队的时候,日本舰队左军则向日岛炮台的清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在刘公岛保卫战最艰苦的时候,丁汝昌把守卫日岛炮台的重任,交给了萨镇兵。日岛炮台守将萨镇兵,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受到将士们的爱戴和赞扬。>>  日岛威海南口水域的中流砥柱,日岛炮台,是刘公岛的门户,守住日岛炮台,可保刘公岛安全无忧,日岛炮台如果丢失,刘公岛就危险了。刘公岛保卫战打响以后,萨镇兵始终坚守岗位。威海湾南北两帮炮被日军攻占后,日岛炮台更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  从1月30日到2月6日,日岛炮台整整激战了8天,始终没让日军向威海湾越进一步。2月7日,日岛炮台保卫战更为激烈,但毕竟与日军力量相差悬殊,经过一天的殊死搏斗,虽然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日岛炮台本身的损失也很严重,日军的成百上千发炮弹,把日岛炮台炸得面目全非,炮不能用,弹药全无,丁汝昌只好下令放弃这座失去作用的炮台,萨镇兵含着悲愤的泪水,率领守军撤回刘公岛。>>  日岛炮台被迫放弃后,刘公岛仍然屹立在威海湾。>>  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在威海港湾口外警戒,以防备北洋舰队逃跑,并不时开炮挑战,丁汝昌深感单凭一座孤岛势难久守,便决定派人赴烟台求援。>>  日舰又破坏了封锁威海港东口的铁链,打开了港口门户。清军极其盼望援军赶来,但希望渺茫,士气开始低落。这时,在北洋舰队服务的外国船员英人泰莱、克尔克、德人瑞乃尔等散布失败情绪,威逼丁汝昌向日军投降,遭到丁汝昌的严词拒绝。为避免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下令炸沉各船。>>  根据当时的情况看,刘公岛能否支撑得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援军能否到来。丁汝昌率军守卫在刘公岛,日夜期盼着援军的到来。>>  2月7日和2月9日丁汝昌两次致电催促援兵速救,但是,徐州镇总兵徐风楼的马队三营刚到潍县,又被奏请清政府调往直隶。其它各营则行动迟缓。直到刘公岛陷落时,援军仍距刘公岛很远。丁汝昌盼望援军的打算彻底落空,刘公岛的陷落势不可免。>>  由于援军久盼不至,刘公岛的形势更趋恶化。为了不让受伤的军舰落入日军之手,丁汝昌无奈于2月9日,炸沉了“靖远”舰,并在“定远”舰的中央要部装上棉火药,将其炸毁。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时年43岁。>>  李鸿章获悉刘步蟾自杀的消息后,深感惋惜,并盛赞刘步蟾当年直陈御日之计是实言真心。清廷谕令:将刘步蟾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  一代海军名将,就这样与他所钟爱的战舰,一同消失在保家卫国的海上疆场。>>  刘步蟾的死,引起了丁汝昌的极大悲痛。>>  2月11日,东泓炮台失守。到了晚上他接到所派水手的汇报,得知率领鱼雷艇队逃跑的王平逃到烟台后,谎报军情说刘公岛已经失守,因而驻烟台的清军未来救援。>>  北洋守军弹药将尽,势不能支。当夜,丁汝昌召集部下,提出冒险突围,多数将领表示反对,纷纷散去。>>  丁汝昌见大势已去,深感悲愤欲绝,拒绝伊东亨的“劝降书”,决心以身殉国,与刘公岛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管带杨用霖先后自杀。>>  1895年2月12日凌晨4时,丁汝昌饮下了满满一杯鸦片,慢慢地,鸦片的药力发挥作用。当深冬的太阳露出了大海的海面,丁汝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年59岁。>>  丁汝昌牺牲,抗降派失去降领,主降派即占了上风。牛昶把丁汝昌大印交给了美籍洋员浩威,假借丁汝昌的名义投降。浩威亲自起草降书,然后由牛昶盖以北洋海军提督印,并决定派广丙舰管带程壁光送到日本联全舰队旗舰。>>  2月14日下午3时半,牛昶、程壁光再次来到日舰松岛号,交出中国将弁、洋员名册以及陆军编制表,清军共计投降陆军官兵2040人,海军官兵3084人,合计5124人,并在日军起草的《威海降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内容有十一项:>>  一、中西水陆文武各官,须开明职衔姓氏,西人须开明国名姓名,其文案书识及兵勇人等,但须开一总数,以便分别遣还中国。>>  二、中西水陆文武官员,须各立誓,现时不再预闻战事。>>  三、刘公岛一切器械应聚集一处,另开清折,注明何物在何处。岛中兵士,由珠岛日兵护送登岸;威海各东兵,自二月十四日(西历)五下钟起,至十五日午正止,陆续遣归。>>  四、清牛道台代承交付兵舰、炮台之任,惟须于十五日正午以前,将舰中军器、台上炮位开一清帐,交入日舰,不可遗漏一件。>>  五、中国中西水陆各官弁,许于十五日正午以后,乘康济轮船,照第十款所载,开返华界。>>  六、中西各官之私物,凡可以移动者,悉许随带以去;惟军器则不论公私,必须交出,或日官欲加以搜查,亦无不可。>>  七、向居刘公岛华人,须劝令安分营生,不必畏惧逃窜。>>  八、日官之应登刘公岛收取各物者,自十六日九点钟为始,若伊东提督欲求其速,可先令兵船入湾内等待。现时中西各官仍可安居本船,俟至十六日九点钟为止,一律迁出;其在船之水师水手人等,愿由威海遵陆而归,可听其便,其送出之期,则与各兵一律从十五日正午为始。>>  九、凡有老稚妇女之流,欲离刘公岛者,可自乘中国海船,从十五日正午以后,任便迁去;但日本水师官弁可在门口稽查。>>  十、丁军门等各官灵柩,可从十六日正午为始,或迟至廿三日正午以前,任便登康济兵船离岛而去。伊东提督又许康济不在收降之列,即由牛道台代用,以供北洋海军及威海陆路各官乘坐回华。此缘深敬丁军门尽忠报国起见。惟此船未离刘公岛之前,日本水师官可来拆卸改焕,以别于炮船之式。>>  十一、此约既定,战事即属已毕,惟陆路若欲再战,日舰必仍开炮,此约即作废纸。>>  17日上午8时30分,日本联合舰队以“松岛”舰为首,其余舰只紧随其后,从百尺崖起航,列成单纵阵形,各舰高悬军旗,鱼贯自北口进,徐徐驶入威海港,上午10时30分,日本联合舰队摆出征服者的架式,占领了威海港,举行捕获仪式。>>  北洋海军“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10艘舰船全部作为日军战利品,被插上日本国旗,刘公岛炮台也升起了日本旗。北洋练习舰“康济”号被解除武装,交还中国。>>  下午4时,“康济”号载运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的灵柩,在潇潇细雨中凄然离港,驶向烟台,汽笛哀鸣,威海卫战役至此结束。>>  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