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尔丹还是噶尔丹 康熙皇帝:三次西征噶尔丹
康熙皇帝:三次西征噶尔丹
初次亲征
康熙二 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3万(一说2万)自库楞湖(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北京。清廷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 率兵抗击,失利于乌尔会河(即乌拉桂河,在今内蒙古乌兰浩特西)。准噶尔军乘势南进至乌珠穆沁(今属内蒙古)地区。
七月初,清廷发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 的方略,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出击;又令盛京(今沈阳)、吉林 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
康熙帝玄烨亲 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督军。常宁部进至乌珠穆沁,清军粮食给养缺乏,情况恶劣,与准噶尔军遭遇,交战失利南退。准噶尔军遂长驱追击,渡 过沙拉木伦河,与福全部逐渐接近。

康熙帝于七月十九日急令右路军会同左路将准噶尔军阻于高凉河(沙拉木伦河上游支流)北,令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移师归化 (今呼和浩特),断其归路。七月二十九日,福全侦知准噶尔军屯于乌兰布通,整军前往。准噶尔军列营于山坡上,因东西两翼无屏蔽,噶尔丹命将万余头骆驼缚足 卧地,背上加箱笼,蒙以湿毡,构成"驼城",士兵依托箱垛,发射弓矢、火器,进行阻击。
清军及时调整部署,以火器兵为前列,步兵继后,骑兵为两翼。八月初 一,清军集中火炮轰击,自晡至暮,大破准噶尔军的"驼城",随后步兵正面冲杀,骑兵从左右迂回夹击,杀伤了非常多的准噶尔军士兵。噶尔丹见势不利,遂行缓兵计,遣使向清军乞和,旋乘夜率部渡沙拉木伦河北撤,沿途焚烧野草,以迟滞清军追骑。福全中计,致使噶尔丹逃逸。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逾月未归,他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且当时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鉴于此, 便自作主张,下令回师。部队归至康熙帝军中,康熙帝对福全不请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满,决定先回京再议罪。
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后。福全又将侦察噶尔丹 行踪的情报送交康熙帝过目,叛敌确实出边,也一一认了罪。康熙帝当即命福全还师京城。
相关文章
- 康熙几次西征葛尔丹 简述康熙帝为什么三次亲征噶尔丹
- 葛尔丹为什么打康熙 噶尔丹是活佛转世吗?他为何成为康熙的心腹大患
-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间 揭秘清朝康熙帝为什么三次亲征噶尔丹
- 康熙与噶尔丹关系 噶尔丹策零:噶尔丹的侄孙,他的实力有多强?
- 噶尔丹 噶尔丹雄心如成吉思汗,实力强劲无比,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 葛尔丹还是噶尔丹 噶尔丹放着好地方都不去,为何要与满清死磕?
- 准噶尔汗国历史 噶尔丹作为准噶尔汗国的缔造者 他是如何崛起的呢
- 葛尔丹叛乱和准噶尔 地图上的战争:噶尔丹引兵叛乱,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大胜而归
- 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绰罗斯·噶尔丹:准噶尔汗国大汗,最后为何服毒而死?
- 葛尔丹还是噶尔丹 大阿哥与噶尔丹有什么仇恨?为何非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