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红军军服 一口气吃掉苏联红军80万 “第三帝国”怎样做到的?
一口气吃掉苏联红军80万 “第三帝国”怎样做到的?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45分,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320万德军兵分三路,越过边境,直插苏联腹地。交战之初,苏联红军损失惨重,在半年内损失多达400万之多,特别是在基辅战役中,苏联就有80万红军被纳粹德国全部「吃掉」,希特勒甚至称之为」史上最大的围歼战「!纳粹德军是怎样做到的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小编一一道来!
在纳粹德国三路大军中,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标是夺取苏联第三大城市基辅,也就是今天乌克兰的首都。苏联方面在此地布置重兵,包括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计有6个集团军,下辖69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28个装甲旅。斯大林踌躇满志,计划在基辅地区对德军予以重创,但结果出人意料。
【纳粹元首希特勒阅兵照】
双方在一个月的激战中,苏军几乎全军覆没,伤亡19万人,被俘65万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军官,高阶军官损失也颇为惨重,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参谋长图皮科夫、政委布林米什坚科在突围中牺牲,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在被俘,而德军仅损失15万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纳粹德军如此顺利?
从战略指挥的角度上讲,主要是斯大林的「帮忙」。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拒绝部下的合理建议。当德军抵达基辅附近时,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曾建议放弃基辅,将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避免被德军合围,以储存实力。斯大林不仅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议,还把他免职。交战后,苏军前线最高指挥官布琼尼元帅察觉大概会被合围,再次提出撤退。斯大林直接将布琼尼免职,任命铁木辛哥接替指挥。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
要晓得基辅地处乌克兰平原地区,很适合坦克集团军群机动作战,德军推进速度很快,在平原地区更是如鱼得水,反观苏军在交战之处,坦克大部分被毁,军队人数虽然多,但缺乏机动能力,只有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另外双方交战之初,苏联的空军大部分被摧毁,几乎完全失去了制空权,任由德国空军狂轰乱炸。
另外,双方交战后,「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率领坦克第2丛集南下驰援,迅速突破苏军防线,将几十万苏军团团包围。尽管苏军作战很勇敢,与德军的坦克、大炮血拼,但血肉之躯终究不敌钢铁之师,缺乏机动的苏军主力始终无法突出重围。至9月26日,最后一支苏联红军在基辅以东投降,基辅会战结束。

【纳粹名将、「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
基辅会战可以说是「闪击战」模式的经典之作,德军充分发挥装甲兵的机动优势,将数量庞大的苏军分割包围,打乱其指挥部署,最终取得辉煌的战果。对于苏联而言,此后苏军吸收教训,加大在装甲兵方面的建设,在后来的库尔斯克坦克会战中,取得胜利,打造了一支自个的「钢铁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