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到 宋朝名将佘太君手上的龙头拐杖有多厉害
宋朝名将佘太君手上的龙头拐杖有多厉害
佘太君龙头拐杖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一样,历史上的确有这个人。佘太君给人的标志性形象就是柱着龙头拐杖,这龙头拐杖是杨家荣誉的象征,是唐太宗赏赐的,凡是拄着龙头拐杖的人,在金銮大殿里拜见皇上可以不用下跪。
佘太君剧照
佘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间,她出生在一个爱国名将家庭里,从小受到兄长和父亲的影响,青年时候就成为一名善于骑马射箭的女将。她少年时便就和一般的大家闺秀不同,她研习兵法,把戍边御侵、她将保卫疆域、守护中原民众看作自己的人物任,协助父兄练兵把关,具备巾帼英雄的气度。
佘太君的夫君在边塞外打仗,她就在杨府中组织男奴仆人联系武技,久而久之,仆人的武力也丝毫不输给在外打仗的士兵。杨业归宋之后,全家搬到开封府,杨业七年抗辽,威震天下,但是因为总元帅潘美听信小人的谣言,对错误的方针政策阻止不够坚定,导致杨业壮烈殉国。
佘太君上书陈述杨业战死的诸多原因,潘美官降三级,小人也被依法处置。根据清朝毕沅《吴中金石记折克行碑》中记载:折太君就是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的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代替所致。

佘太君的父亲是官宦世家,抵御外敌侵略上做出杰出贡献,公元973年的时候,佘家和杨家结成军事同盟,共同抗击辽国的侵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将自己的女儿佘太君许配给了杨继业。
杨门女将佘太君
影视作品《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是全剧的核心人物,佘太君是杨继业的妻子,是杨门的精神领袖。她富有智慧,成熟老练,在处理事物上心思缜密,头脑冷静,遇事沉着冷静,先天下之忧而忧。
戏剧杨门女将佘太君
佘太君有着一份与常人不同的坚毅品质,她作为一家之长,时常要背负的东西最重,也是烦恼最多的那个。她表面威严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让人对她心生敬意,但是内心充满关怀,佘太君时常对下人嘘寒问暖,关心身边的人,为了维持整个杨家的稳定,佘太君常常要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
对于全家的决定佘太君更是要亲自过问,才可以实施。佘太君对于杨家的贡献是极大的,他统帅杨门女将,她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对坎坷的人生旅途,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她团结众人,唤醒每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她指挥大家共同捍卫杨家盛誉。
无论是在殿堂里的成熟稳重,还是走向战场的烽火将军,都无疑证明了佘太君是一代女英豪这一事实。
佘太君一直以捍卫杨家的声誉为己任,一些想法和做事的手段起初不被杨八妹和其他杨家媳妇理解,有时还会遭到否认和不配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看到佘太君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大家都开始反思自己。
佘太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武,和当时辽国叱诧风云的萧太后不相上下,两人斗智斗勇,佘太君在保卫国家安全,保住杨门的声望上做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
佘太君原名
历史上确实有佘太君这个人,清朝光绪年间的《保德州志》中记载,杨继业娶折德女,这折德女就是佘太君舍赛花,这个佘字的叫法是民间传出来的。
佘太君剧照
杨家将的故事是宋元以来在我国戏曲艺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传奇故事,杨家的各种人物,无论男女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是在戏曲舞台上,因为这传奇的一家人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有崇高的英雄气概。
金沙滩一战后,杨家兄弟死的死,伤的伤,紧接着又是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踪。仅剩六郎还在为国效命,杨六郎死后,他的后代杨宗保和杨文广仍是保卫国家的坚石。
杨家不仅男性上战场,女性在战斗中的熠熠生辉更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一点,穆桂英挂帅,百岁的佘太君挂帅,给人的震撼程度丝毫不逊色民族大将军。让中华儿女为之热血沸腾,成功塑造了女性刚强的象形,对古代封建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杨家将的故事只是戏曲小说对杨业血战杨家谷,最后壮烈殉国的演艺。历史上杨业死后只有他的儿子杨六郎孙子杨文广是宋朝驻守边疆的有名将领。
民间演绎出来的杨家将,和一群誓死与外地抗争的英勇形象,都是宋朝人们抗议外族侵略,想要借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将领的表现手法。宋元时期,人们经常受到来自外敌的侵略,百姓对他们深恶痛疾,都希望能有一位英雄出来,与外敌抗争。
佘太君穆桂英
其实历史上杨家没有佘太君,有折太君这是后来民间流传里习惯了叫法之后的原因,而杨宗保和穆桂英这样的角色则是民间演义出来的。
穆桂英剧照
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杨宗保的妻子,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关于穆桂英战场上立功的记录,但是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
穆桂英和佘太君有很多共同点,佘太君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而穆桂英的丈夫杨宗保也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她们二人的武功都比自己的丈夫高,穆桂英比佘太君更胜一筹的是她的战术设计,很多关于穆桂英的故事,都不止一次提到她在作战时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和制定的正确战略方针。
而佘太君的作战故事并没有太多体现,杨家将都是豪杰,为国家的安定与统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特别是杨门女将,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女性之一。
穆桂英的原型是明朝末年战功显赫的女性军事统帅秦良玉为什么穆桂英能收到如此多的尊敬,和她有很多的过人之处十分不开的,她年纪轻轻就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数的限制,在自己看中的男人不同意后,用武力让其折服,逼婚,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对于才刚过门的媳妇,穆桂英就敢于挑大梁,丈夫不服从军令就军法处置,但是晚上回到帐下,还是尽到作为妻子的义务是一位好女人。
穆桂英在人到中年的时候,依然上阵打仗,风度丝毫不减当年,在杨家被排挤后,穆桂英虽然表露了她想要归隐的想法,但是只要国家需要,她就放弃个人恩怨,出征作战。
杨宗保佘太君
杨宗保是小说戏剧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小说里是杨业的孙子,娶了穆桂英为妻,样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但是史料记载,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而且杨家三代抗辽,只记载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杨宗保剧照
许多人认为民间故事与戏曲剧目所传杨宗保, 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如果硬要在杨延昭和杨文广之间塞进一个杨宗保来,恐怕不能让人接受,而且民间流传的杨宗保的很多事迹都和杨文广的接近,比如年少的时候就能上阵杀敌,大破敌军。
在《杨家将演义》中,杨宗保年少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出去打仗,在攻打穆柯寨的时候,被穆桂英抓去了,后来和穆桂英结婚,夫妻二人联合大破天门阵,父亲杨延昭死后,杨宗保年少受命,他带兵讨伐西夏,但是被敌人计谋得逞,被困在金山。
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编写的杨家将演义小说流传广泛,表现杨家将作战勇猛的喜剧作品也层出不穷,至始至终都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虽然从公元986年杨业战死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杨家将的故事并没有被时间掩盖,相反,它在不同时期都大放异彩,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并且内容越来越多,人物越来越饱满,事迹也越来越感人。杨宗保作为杨家将中的佼佼者,更是受到人民喜爱,民间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
郑佩佩 佘太君
佘太君作为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杨家的关键人物,历来备受关注,而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杨家将素材层出不穷,那么关于扮演这位关键人物的人选也备受争议。
郑佩佩 佘太君
郑佩佩无疑是比较适合的一位,首先郑佩佩演义经历丰富,出道较早,看变了演艺圈的风风雨雨,虽然佩佩姐因为结婚告别了演艺圈一段时间,但丝毫不妨碍她付出后的备受关注。
1992年郑佩佩和周星驰合作的《唐伯虎点秋香》郑佩佩饰演的华夫人对唐伯虎百般刁难,创造的许多经典无厘头桥段,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郑佩佩饰演的佘太君很好的还原了这个历史人物的全部,在众多小说,戏剧作品中,佘太君给人留下的影响就是,一家之主,严肃认真,属于正襟危坐的那种,佘太君也正是因为她文中的性格才能带领杨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佩佩姐本身从演经验丰富,让她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拿捏都比较到位,郑佩佩曾经说过自己和佘太君很像,虽然自己出道较早,但在当时影视业发展很好的香港,还是受到了很多冷眼和不被待见。
郑佩佩像佘太君一样始终坚持不懈,她有主见,处理事情的时候不慌不忙,是一位有思想的长辈,所以郑佩佩饰演佘太君的时候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对角色投入情感特别是带入自己个人的一些经历,能演绎出不同的效果,在电视剧《杨门女将》中,郑佩佩扮演的佘太君被很多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