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佳强 色狼闻风丧胆!这时尚配件曾是女性绝佳自卫武器,辉煌一时却因“这事件”遭历史淘汰…
色狼闻风丧胆!这时尚配件曾是女性绝佳自卫武器,辉煌一时却因“这事件”遭历史淘汰…
自1880年代起,女士时装广告愈来愈多,产品日新月异。其中一种新兴潮物,就是女士专用大帽。
大帽愈大,愈多华丽装饰,就愈好。女士们都留有长长的头发,然后扎起来,若果头发不够长,会以假髪和衣布填满。到1900年前后,潮流大帽都演变成庞然大物,上面辅以塔夫绸、丝绸,缎带,真花、假花,鸵鸟毛,甚至人造水果作装饰。
当时的女士,要将大帽固定在本已浮夸的髪型上,确实很考功夫。这又无意间成就很多商机——帽针应运而生,成为女士当时的重要饰品。
1900年代,女性愈来愈独立,开始在街上独自行走。当时,女性常常在街头和公共交通工具,遇到性骚扰。帽针也在这个时候发挥另类作用,成为击退色狼的武器。
Kerry Segrave在2015年出版的著作《The Hatpin Menace: American Women Armed and Fashionable, 1887-1920》,打趣地指,那可能是美国史上唯一一个“全国女性都得以合法武装起来”的时期。
初时,帽针所造成的伤人事件,大多只是意外,通常在拥挤的车厢和街道发生。后来,女士们很快意识到,帽针是上佳的自卫工具,帽针造成的伤害大多不严重,但却非常痛,而且会留下容易辨认的伤痕,这足以吓退色狼,对色狼而言是小惩大戒,教他们不敢再犯。
帽针实在太有威力,教一众男士恐慌。大概1900年到1910前后,美国全国有很多声音要求立法取缔帽针。他们认为,帽针太易收藏,又易误伤无辜市民,十分危险。而且,美国曾经发生帽针命案,巴黎旅客Bartholomew Brandt Brandner于芝加哥的沙龙遇害,凶徒被指用帽针犯案。
于是,教堂和剧院开始禁止戴大帽入内。在1910年,帽针已经成为全国性,以至国际性的威胁。由芝加哥到堪萨斯城,德国汉堡到法国巴黎,议员们都草拟法案,规限帽针大小,又或者要求帽针针端套上护鞘。在芝加哥,女性若果佩带超过九寸长的帽针,可被罚款50美元。在密尔沃基、匹兹堡和新奥尔良各地,也有类似法令。
当然,女性是反对有关法例的。她们认为,帽针令女性可以自卫,这也是女性得以独立自主的关键。
在1910年,芝加哥一位女性所撰写的抗议书指,由离开车厢,到抵达家门前,她也会紧握帽针。帽针在手,令她黑夜归家,也感到安全。她指,成千上万的美国女性,也能讲出帽针助她们脱离危难的经历。
全球各地,也有女性反对相关法律。在1912年11月,澳洲悉尼便有60名女士,因为拒交罚款而被拘捕。她们认为,规限帽针的法律,既无谓且不公义,她们不会向恶法低头。若果她们被长期囚禁,更会考虑绝食抗议。
当时全球正值第一波女权运动,世界各地的女性,正在争取选举权和各种社会权益,帽针法案便关乎她们自由、不被侵犯地在街道上行走的权益。

不过,在很多地方,有关法律其实都没有有效地执行,其中一大原因,是文化问题——警察不愿随意走近女性执法,以免惹来不好的公众观感。
反而,1918年一条看似毫不相关的法律,却意外令帽针淡出历史舞台。在1918年,美国通过《候鸟条约法》(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禁止杀害、出售、转运某些种类的雀鸟和羽毛。
帽针的出现,全因为大帽流行,没有大帽,帽针只是单纯的武器。当时的时装设计师,喜爱用真羽毛制作大帽,令到数以百万计的雀鸟每年被捕杀(其中部分雀鸟有绝种的危机)。很多游说者呼吁政府立法,结束这些不必要的捕猎。最终,大帽渐渐息微,帽针也失去用处。
在1920年代,女性也多梳短头发,带钟型帽、头巾又或者苏格兰帽(Tam o'shante)。
但帽针被淘汰,不代表色狼们可以喘息。随着第一波女权主义者的努力,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性的人身安全,也愈来愈得到保障──当然,性侵问题依然在各地存在。要对抗性侵,metoo运动告诉我们,妇女充权或者是比帽针更具威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