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现世因果教育97集 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火烧 2022-12-29 00:09:14 1074
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灵岩甘灵第一集妙莲老和尚 参、明信因果◎缘起因果非高理佛法并不是说些多么玄妙的高理,也并非深奥得无法理解。佛法就是讲缘起法、因果法,就是教导我们凡夫成佛之法。你不学才以为

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灵岩甘灵第一集妙莲老和尚 参、明信因果◎缘起因果非高理佛法并不是说些多么玄妙的高理,也并非深奥得无法理解。佛法就是讲缘起法、因果法,就是教导我们凡夫成佛之法。你不学才以为深,你不听如何能懂?只要常听,今天听不懂,明天再听;明天不懂,下次再听,那会不懂?◎心造善恶定因果世出世间一切都是因果所控制,因果是不是决定?当然决定!不决定怎么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操之于什么人呢?因果是我们人所造的。人怎么可以造?由自心所造:你善良的心就造善法,颠倒的心就造恶法。有超世之智慧,心明了、灵敏、不糊涂,就造出世间纯净的因果;心黑暗、迟钝、愚痴,就造世间染污的因果。注意心啊!◎真俗二谛互融通真理,依二谛来说,清净心就是真谛,因果就是俗谛。不明真谛,一切都是心外取法;不奉行善因,虽然真理具足无量功德,还是得不到乐果报!若行恶因则有罪业障,有罪业障则障蔽功德,不能修善因而尽造恶事则受苦果报。◎俗谛造作因果明佛法不但极平等,而且又非常之公道,没有偏私,不讲情感的,实事求是,你一分因就给你一分果,没有因就感不到果。说平等是约第一义谛而言,那是极其平等;到了第二义谛,因为个人造作不同,就不能够说平等,那样平等的话就不公道了,会使没智慧的人、下等的人,懈怠愈懈怠、顽皮愈顽皮、作恶愈作恶。世间上的事情一定要赏罚公平,才能使坏的能改好、好的更加好。如果是不是、非不非,但讲平等,那就太违真理了。◎无相事修是佛道佛法虽讲空理,但事理要相配合;若偏于理就废了因果,没有事相上的因果也证不到实际的真理。理上虽是离一切法、离一切相,但空相上还是要修一切法;若要修得好,必须要精进,做得实实在在的,将来感无为之报。无为之报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是佛道;以有相之心修一切法是有为之法,有为之法皆是无常,即使修善因感善果,一时享完就没有了。正因为无常,所以「生」既不永生,「死」亦不永死,生生不已,死死不绝;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转不息,永远受苦无尽!所以当依无我相修一切善。◎因果比电脑还灵佛法讲因果,修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一点都不会差错,你看是不是比电脑还灵!你想谈妙法、研究妙法,就在因果上谈妙法、研究妙法好了;否则是妄谈,妄谈是空费时光。你要珍惜宝贵命光,多求智慧广增福德利益人天。◎因果异时还自受「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造了业,果报并不是今天作今天就受,因果是异时的。今天种下了恶因,明天受吗?不一定。下一世受吗?还是再下一世、无量世?也不一定,但总有一天终会结果的。◎明白因果有正见因果者,世出世间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权」就是天平等子,天平一定是两边相等它就平,不相等就会有高低。明白了因果,在佛法来讲就是有「正见」。因果不是同时的,我们今天做好事情,到明天、后天,明年、后年,才感那个果报喔!那么过去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把握现在与未来。现在修好因,未来才有好果,那是多么安详自在!◎各人因果各人受因果是丝毫不讲情感的,即使是父子、母女,各人因果不同,造什么因,到时一定各受果报!各人吃饭各自饱。◎明白因果通三世善人遭恶报,那是他过去造的恶因所感;恶人受善报,那是他过去有善因,所种的福犹未享尽。切不可只就一世来论,而昧于三世原理之真谛!若明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时间一到,善恶因缘成熟,决定是种善必有善报,种恶必有恶报的。所以今生行善,还不能摆脱恶劣环境的话,那就代表你所行的善还不够,应该再精进用功才对。切不可说:我今生未作恶而且也修善,怎么受苦报呢?◎修善使重业轻报造了大恶业,只修小小的善业怎么能消?这是什么因感什么果。造了大恶还会享乐吗?修了大善还会感苦果吗?根本没有颠倒的因果,可是众生有颠倒、不合乎因果的想法。好比来山拜过佛,在回家的路上倒楣出了车祸,就说佛不灵、佛不保佑;其实只是出点车祸,还没生命危险,这就是佛陀保佑。这地方众生都如同生盲一样,不知道因果,好可怜!若不是来山拜佛,去别处可能有生命危险呢!◎不明因果生邪见佛法讲三世因果讲得非常之透彻、圆满;世间人也讲因果,但是只讲现前一世,所以有很多事情讲不通,使众生起了邪见,认为没有因果。像好多人都说:「我这一生都修善没作过恶,为什么事事不顺遂?」这一生没作过恶,但你往昔之中不知作了多少恶啊!今生你又作了多少善呢?◎善恶夹杂乐有苦因缘果报错综复杂。纯净的善因缘,当然能安安然然享受安乐的果报;虽是善业,但善中夹杂着恶,不会安然享受果报喔!就算受到了,也有好多的苦在里头。世间的事情、因果就是如此,因为一切都是有为法、有漏法嘛!◎三世因果藏祸福我们人生福中有祸、祸中有福,你不要看这件事情怎么好,这里头说不定含藏祸。恶人享福,福中有祸;善人受了祸,祸中有福。这是三世因果深进一层的哲理,明了了才能看清事情;而且即使受什么大苦,怎么碰壁、撞墙,心还是平平静静的,能打脱牙和血吞,就算流泪、流血还是朝肚里咽,一点也怪不得人。不会因小小的烦恼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事情都弄砸了!当反省、心静平,自求福。◎善业力深难造恶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业想动也动不起来;否则善业少,恶业逞了势、得了力,想修善也不行。好象恶人多,善人想修善也没办法;善人多了,恶人想作怪也作不起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你就要慎重选择!◎人善人欺天不欺如果你有恶业被人欺,那就是还债消业障嘛!当然最好不要造恶业,否则被人欺是活该的!如果你没有造恶业,人家无故来欺负,天有眼,人欺天不欺喔!佛菩萨会永远慈悲你、加被你的,所谓天公疼好人,何况大慈悲佛陀?◎诸凡果报唯自招没福报的人虽然耕耘,但是到收成时,突然来个大风、大雨,辛苦都徒然了。这好象老天在同人作对,其实不是这样!天灾也是一种果报,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就怨天尤人。「诸凡果报,唯人自招」,农夫收成是这样,我们人一生的遭遇也是如此。大家要想招好的果,千万不要造恶因。◎求之不得再加劲同样下功夫,「怎么人家所得的那么好,我就得不到?天不公平啊!」不是如此!天绝对公平,不会欺负人的;你愈是求不得,愈要加一把劲迎头赶上。别人即刻感果是前生已做好了,你还没有感果是前生放逸懈怠!怪谁呀!◎因地用功不唐捐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自己诚不诚,有没有做到、修到?佛位是从因地下功夫,宝塔是从基石一层层建上去的;只要因地下功夫,都是功不唐捐;有勤劳才有福报啊!◎因果不会欺负人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法不灵。记住!佛法是缘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没因感不了果。因果不会欺负人,皇天决定是公平,诸佛菩萨更是因果分明。知道了这个道理,好好地精进吧!这一生几十年精进,能得到未来永久永久不受生死大苦之果,这个利益何止一本万利?奈何人多不知,或知而不修呢!◎力修好因尽本分人之所求、愿望都是非常高,但以本分的责任来看,应尽百分的责任却只尽了一分,便以为尽了百分;好象善只修了一分,他当作是百分。一分的因如何感百分的果呢?要是明白这点,纵然受了天大的冤枉,也能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进一步忏悔前愆、力修好因,就能转祸为福,所以福不是空想就有的,要努力实行利益他人才能应心所求。◎合乎因果不妄求世出世法都是因果之法,连佛陀本身能够成佛道,也是由因而感果。合乎因果,就是在事相上达到圆满的因缘时节;不合乎因果,你妄求--求佛陀加被发财、升官,也不可得。大地生长草木一定要有种子,你不要以为草木是「自然」生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想发财就要布施,不布施怎么会发财?你想做大官要先尊敬人,人才会尊贵你嘛!我们学佛要明白真理,真理就是因果,绝不会错。◎众生有感佛有应想求佛陀加被你消业障、增福慧,这有它必然的方法,有「感」才能够「应」。「感」是指众生方面,众生依着佛陀所教导的方法来修善因,佛陀自然就会有「应」。◎因缘时至自感果佛法讲不讲自然呢?当然讲自然,叫做法尔。那个自然是因果相合之自然,因缘时间到了,自自然然有果。作恶有苦果,修善有乐果,你要想自在那就要修好因;有如是因,不求果自然有果,这是自然、法尔,不是离开因缘而自然有果。如果什么都是自然就有,那某处生稻,一切处也应该生稻才对,但无农夫的因缘能自然生稻吗?不是这样啊!注意:有因自然有果,切不可说无因而自然有果。◎想得好果修善因佛法是因缘法、缘生法,也就是因果法。你想果吗?当然你想果--想好果,你也怕果--怕恶果。那对了!既然怕恶果就不要造恶因。你想快乐吗?那就好好利益一切人,好事予他人,恶事自向己。你这样的修因感果,怎么不得解脱?怎么不安乐自在?最怕你只是希望而没有行动。◎命随心转非定命世间说有命运,不错!是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佛法不讲定命论,一切都是随心而转、随造作而变、随因缘而生。因果是人所造的,那有死在那边不动的?因果在那儿不动,就是你懒惰、没有进步;那你虽修善业不会增长到圆满,也不会改变所造的恶业。因缘生因缘灭,恶业要使它消除,只要至诚心忏悔,罪业就没有了;善业要使它增长,你把心转过来修善业就有福慧。不是定命论喔!◎因果如钟扣则鸣「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大扣大鸣,小扣小鸣。」说切实一点,就是一分诚敬得一分感应,没有诚敬就不会有感应,有诚敬就必然有感应。因果不会亏人的,皇天不负苦心人。你们好好地、真真实实地来修、来学,做个老实人。◎感应皆从精进来我们学佛法,有没有今生就得到佛法感应的?有!但要看你往昔的善根和你现在的精进如何。如果你懈怠,怎么会有「天然的弥勒、自生的释迦」呢?都是要从困苦奋斗中精进而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劫来的罪业障太重了。一般业障重的人念佛,能把业障消了,不要因业障而多病、多灾难已是很好。有罪障无灾难,即是念佛感应啊!◎精诚所至感应来在人生中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呢?我想应该是大家发无上志愿修菩萨行的时候。这种无上快乐是从那里来的呢?从至诚心来。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至诚,绝对能得不可思议的感应经验,否则你要诚心多反省!◎感应之道诚则灵万事诚则灵,以诚心做事就能做得好。诚心就是:「我决定要做好这件事!」没诚心,一遇到难境界就「不干了!」这样好事怎能完成?想修出世解脱之法,也是要有至诚心方有感应。诚者,真也;尽人事,安良心、待时间。◎要求出世之感应我们佛弟子要求什么感应呢?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出世福慧」这种感应,千万不要求世间之福慧!世间之福慧是造恶的因缘,也是断绝修善的大障碍。有了世间之福,佛法说「富贵学道难」;世间之慧就是所谓的世智辩聪--八难之一。若能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这就是大智慧,即能成就无上佛果。无我之福慧即是佛果。◎善心善事受人敬你多起善心,心境安然;多做善事,受人尊敬,这何乐而不为呢?恶行不改令人讨厌,何苦甘愿下劣?要选择呀!◎身口造业由心使为什么身、口会造恶业?你不起恶念,身、口怎么会造恶?身、口是心力所使,恶念力不可思议。当你的心都是了脱生死、慈悲的念头时,身、口就不会造作恶业,这就是慈航。你要调好你的「心」,否则切勿信汝意啊!◎善恶面相唯心造「万法唯心造」,心里想什么,面相就变成什么。心想某人对不起你,面孔就成怒目之相,多难看!心里感恩,心情就安乐自在,那面孔令人多想再望一眼!善恶之心久而久之,祸福之相立变;苦乐之事就跟随你身,跑不掉啊!◎男女智愚业不同众生体性上都是平等没有差别的,为什么有男女相呢?大家业不同,就感男女不同之相;业不同才有好丑、有智慧愚痴、有富贵贫穷之别。这一切怎么来的?完全是自己造作的,都是因果而招感;记好!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多修善因凡变佛什么事情都是穷则变,变则通,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变化,成佛也是变化而成的,由凡夫变成菩萨,由菩萨变成佛嘛!农夫把种子下到土里,种子变、变、变,就变出果实来了。大家好好多修善因缘,福报才会圆满,转凡夫成佛陀。怎么转呢?转凡夫恶心,修佛法善道;修即能转。◎因中说果将成佛我们常听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杀猪杀牛的屠夫,刀一放下就马上成佛吗?就成释迦牟尼佛、成阿弥陀佛了吗?就有三明六通吗?没有!那怎么是佛?这是在因中说果;他一念觉悟放下、一念改悔了,就能断恶修善,将来就有成佛的可能。佛者,觉也,觉悟放下屠刀,不愿再造恶,就会修善,修善必成佛道。就像千步、万步回到家,不离一个起步;一步之起,就是朝向回家之路。◎圣凡有别各有因你修五戒十善就成人天,修四谛十二因缘就成声闻、缘觉,修四摄六度就成菩萨。这一切都是因果控制着,世出世法不出乎因果。一切都是因缘生法,当修善因切勿造恶。◎去偏取圆修大因尧舜是人,我们也是人,有为者亦若是。佛还不是凡夫成的?学佛就成佛,念五欲当然是三涂业因。大家要修好因--修圆满的因、修大的因,要取大去小、去偏取圆,要修彻底的、去不究竟的。这些要选择,要实行,要兑现。◎因赅果海心即佛你们想坐莲花座吗?当然想坐。想坐现在就要修因喔!佛法教你修因感果:「因赅果海」,将来成就叫「果彻因源」。因赅果海,我们现在虽是凡夫心,凡心就是佛心。什么是佛?心就是佛。什么是心?佛就是心,因果相契。凡夫因心有佛的果,叫做因赅果海。成了佛怎么样?是凡夫清净心成的佛,这叫做果彻因源。凡心虽染,体本是净。◎望果修因心成佛「心即佛」,这是因中说果--说出一个好的果来,让你望果而修因。只要将我们现在凡夫的心改过来,好好信佛、学佛,将来就能够成佛。若凡情不改,就永是凡夫啊!◎因地心感果地觉教典上常说藉佛的果德,开发我们的因心,所谓「因地心,果地觉」。因地心就是我们凡夫,凡夫因地之心本与佛一样平等;但一个是有罪业,一个是有功德。事相上的差别各有不同,但本体是一样,所以说佛与众生平等。正因为本体一样,所以你修佛的心,就能感佛的果;如果是两样,那你怎么能成就一样的佛果呢?我们要尊贵自己心。◎修三学是成佛因佛陀为什么能坐莲花、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怎么一相都没有,只有丑陋相、罪苦的相?这是所造的业感不同。怎么样不同?佛陀无贪、无瞋、无痴,勤修戒、定、慧,而感得清净身;我们是有贪、有瞋、有痴,所以造杀、盗、淫,而感得现在这个人身的果报。我们现在明白了,当勤修三学断三毒,也是要不贪、不瞋、不痴,断灭这三毒业,勉力地修戒、定、慧三学,那将来也能成佛。◎苦乐依报修因感佛法讲修因感果,修善因,感到的依报就会平安快乐;做恶事,所生之处都是不好、好苦难喔!风不调、雨不顺的。这都是自招感,想乐怕苦,就要认清修善断恶之道。◎佛魔唯心顺反造十法界不离唯心,佛是心造,魔也是心造的;同是一个心,并没有两个,也不是两兄弟。凡夫心用得善、用得顺,就感佛无量的善果报;用得恶、用得反背真如,果感就是极恶的阐提。所以要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去除无明显真心成佛是众生的心所成的,这个真心,佛与众生没有差别,都是平等平等,只不过我们众生迷了,被种种财色名食睡、七情六欲、人我是非、嫉妒障碍,这一切无明所覆盖。但就像镜子上染了灰尘,只要灰尘一去除,镜子本身依然能显出光明。这就不怕有过,但怕作恶不忏悔啊!◎佛陀地狱由心想我们这个心非常重要,决定要好好把握、掌稳。就好象小孩子在捏泥团,将它捏成什么像,它就变成什么样。你将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将它捏成罗刹、老虎、毒蛇,它就变成罗刹、老虎、毒蛇。我们念佛就是要将凡情转为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心即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心想贪瞋痴,你心就是三涂地狱。造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要彻底改造观念,修正法、正行感正果。◎心守道念形于外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一定要依此规矩,才能保持身不放逸。谨慎莫放逸,这样才能收摄道念;否则身一放逸,心自然跟着散乱。我们的身心彼此之间有相辅相成的连带关系,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心若诚,外形自然就会庄重;外形庄重,内心自然就诚敬;心不守道念,外形也就放逸。所以一个人有无道心虽然看不到,但看其言行举止,就可代表这个人的内心、修养、道德和福慧了。我们初学,要一步一步向前进,精进不退。◎心病唯服佛法药我们人人都有贪欲、瞋恚、愚痴这三毒病根,由于这三毒而带来无量的苦!我们怎样解苦呢?这些苦不是世间医生能治好的,世间的医生是治你的身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心病」是没办法治的。他只能替你医病,却不能叫你不生病,为什么?因为不能除掉你的病根,而佛法就是解脱人生大苦的妙药!唯有佛能医治你的心病,从根本上治疗。只要你肯服法药,就能医心病;心病一好,就解脱果报身的种种病苦,心得自在,身真快乐!稀有哉法药!◎好因好果闻正法没有福德因缘、善根浅薄的人,听正法听不进去;善根深厚的人,听邪法就听不进去,这也是因果。所以大家还是要修好因感好果,要好好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这样学佛才能得解脱。谚云:识人要戴眼镜;学道要具慧眼。否则一失慎,将坏人认作好人、邪法谓正法,太危险了!◎初心学佛识因果你们初发心的到山上来,现在修行其实只是忏悔往昔所造的业障。你们学佛不要想菩萨马上就保佑你发财,不布施怎么保佑你发财?要听佛陀的教导,佛法是正因感正果;不是邪因,杀个鸡、买个猪头供养神明,你就会中了六合彩,有这回事吗?车有轨、人有路,不是乱跑就可到家。◎自修利他真佛子你真正是一位佛陀的弟子,就能够担荷如来家业。如来什么家业?自修利他。要自修利他,现在就要好好地学习,这是最重要的喔!否则自不修怎么利他?不利他,自修的德行也长不起来。都是互有因果的,单一因缘不会感果。◎前世种福今生享我们今天能闲闲静静地藉这道场来用功,是往昔之中有种这福因;没种这福因不会感到这果,有因才有果。前生种今生得,今生种来世享受;你要把握现前,具修福慧。◎念佛修行需福德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能安心念佛、修行,还是欠缺善根福德因缘,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精进修福慧。发菩提心是善根,修万行是福德因缘。◎自我谛观信因果你前生如果未种善根、未修善业,而且造的都是恶业,当然闻不到佛法,或者闻而不信。如果你善根深厚,虽是没闻佛法,在世间仍是一个好人,不但自己不做坏事,就是别人逼你做坏事,你也不会做。如果前生只是造恶,今生就算叫你修善,你也会和一切的人唱反调。这一切都是不离因果的!大家遇到佛法就要深信因果、畏惧因果、欢喜因果,那你就能够断恶修善,断恶也积极、修善也积极。这都是要自我谛观,明白因果、不疑三世因果。◎富贵下贱有前因「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菩提,那还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间的富贵而已啊!◎久住道场道业成凡夫心总是站在这山望那山高,觉得其他道场好,就是自己的常住最不好。这样心怎能安?要认定自己的常住最好才能安住。好好安住在道场上,心安就是道。能在一个好道场亲近善知识,住个十年、二十年或三、四十年,就有定力了;像烧水煮饭都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滚熟,急也急不得的,欲速则不达。再能好好依善知识的教导加功用行,道业决定可成。最可怜的是没良心,不知足、不反省。◎依善知识生死了要想真正修行、真参实学,一定要跟着善知识不能离开;好比婴孩不能离开父母,小鸟学飞不能离开树枝。善知识不仅在教理上来指导,他的生活举止、行住坐卧,一切都是在为众生说法。初学的人若没有善知识指导又无正法道场依止,纵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炼而已。真正的善知识,或许口不会说,看起来苦苦恼恼、平平凡凡,你却看不起;嘴巴很会说而没有道的假善知识,你倒以为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为了生死这根本大事,亲近善知识是轻忽不得的。那位是真善知识呢?知见正、戒德高者是也。◎创造好缘感好果佛家教人修好因感好果。怎样才能使好因增长,而得到好花、好果呢?这完全要靠「缘」,所以我们最要注重缘。缘不是自然的,要靠每一个人创造;世间人讲立志,我们佛弟子讲发心,要创造好缘、找好缘--去恶趋善的缘。「因」是各人的内心,内心清净善良,外有善缘,就可顺利修善法感善果报,若因缘不合则无果,应把握因缘啊!◎因缘变化果不同有因必有果,若是有因没有果,这就完全是因缘的变化。比如你造了恶业,有善缘来化解,那恶果就没有了。如果你曾造了恶业现在来学佛道,当然能持戒清净最好,要是遇到恶缘你把持不住、犯了,那菩提涅盘之果就不要希望了!纵然有好的果也被你的恶业、被那恶缘破坏了。所以善因要善缘,绝不可有恶缘而破坏了善果。◎悭贪不舍饿鬼报一得人间的富贵,就会沉迷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象咸水,永远不能止渴;任你怎样富贵还是不知足,钱财愈多愈好,总不会嫌多的,只想进没有出。到这时人就昏迷了,变得悭贪不舍。一切的财物本来是活宝,到了悭贪人手中,就收藏起来变成死物,社会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个人的悭贪,别人也跟着受苦,就会招饿鬼之报,因果法则就是如此。一切皆无常,财富寿命随时都可化为乌有,奉劝富有人,何不及早修善永快乐?◎钱财被骗来生帐你要是曾在社会上被人骗了钱,正好放来生的帐嘛!他迟早还是要归还你的。你有这种观念,就不会因钱财被骗而心里难过得好象火烧一般。看开点吧!因果不会错的啦!◎无福有钱遭祸害不是有钱就有福,没福报的人,虽聪明赚了钱也不会受用的,甚至带着灾难在后头。这因果要知道!钱不一定能使人安乐,甚至还带来祸害呢!人要安贫守道,保养元辰。◎慈心施舍功德大布施就像农夫把种子种到土里去,所谓「春种一粒种,秋收万担粮」。为什么一花一香、少少饮食施给他人可以得到大福报呢?就是有慈悲心、施舍心,所得功德昼夜都在生长。一般人只知把钱财放在银行,或借给人生利息;不知用钱财做善事能得到功德,有功德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没有善业功德,如何能了生死苦而成就他人永离生死?◎仁慈之心长福报果核里的心叫做仁,有仁,种在土里才会生长;没有仁,种在土里生不了。一个人有仁慈之心,等于果核有仁,就会生长福报。那里要你有我无人、鬼使神差的天机妙算!◎慈悲良心长康寿如何保持健康?饮食起居正常、多运动,这些都需要;最重要的,还要有良心。没良心光有健康的外表,就像没根的树,怎能开花结果?造作恶法,怎会健康?不造恶、勤修善法、有慈悲心,怎不健康长寿?将来还决定成佛呢!讲良心、学吃亏,吃亏培福才是快乐人的德本。◎大舍大福结众缘有的人说:「要我布施这个、布施那个,我自己都不能生存了!」大舍才有大福报,有大福报还会饿死、还会没地方住吗?你舍,这是与一切众生结缘;与众生有缘,你就有福报、就得到快乐。如果做个守财奴,不与众生结缘,众生看到你不欢喜,你也不会有福报,那多么苦!佛陀总是教我们得乐,不会教我们受苦,依佛言奉行决定有乐。◎出世福慧佛法因有道的地方不去闻、不去修,还在世间迷头逐影,那所感的果报当然就是世间果了。一定的嘛!也一定要反过来,以佛法为重,这样不但能了脱生死,连佛陀的福慧都能渐渐圆满。奈何人们偏不干,善事怕苦,作恶快乐。◎自为善令人为善自己为善要令人为善,自己种福要令人种福,自己做功德也要令人做功德。劝人家做善,就是自己的福德;你不劝人家做善,认为叫人家做真是啰嗦费唇舌,怕辛苦、怕烦恼,那自己福德也没有了。其实烦恼多就是因为自己没福德,你多修一点福,就没有那么多苦恼的事了。人本无苦,但因愚昧自找烦恼,同一件事,为何别人不烦恼呢?◎布施同情有福报有福报的人,做生意做错了,还是赚钱;没福报的人,虽聪明,有时生意做对了,还是亏本。福报从那里来呢?从同情心、救济人而来;这个心一定要有,布施才有福德。◎施恩于人自有福别人在急难、病苦之中,你能救济他;到你有难时,即使不要他救济,他也会来啊!就算他不报,我们施恩不望报嘛!并不是要他报我们才做。你只要有恩于人,自然有福报。这是天理,因果自然是如此;善恶必有苦乐报!◎有福逢凶也化吉业障之人即使做好事情,也会被坏人捣乱;遇这些事不要怨天尤人,自己业报是如此!你要是有福报,有倒楣事情也会逢凶化吉。有福与无福、智慧与愚痴,所做的事情真是天渊之别。你要怨天尤人,不如怨自己为何不修好因。◎情甚爱深是苦本苦从那里来?情情爱爱、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礼,爱而不知羞;你对我的情爱不满意,还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甚、爱之深,求之不得到破裂斗争时,怨也甚、恨也深,业障就到来了。一到名利交关时,那里有什么父子母女之恩、夫妇之爱?这人世间真是太可怜了!这都是不明因果报应之理所造成的,解苦要明苦的本。◎福慧双圆果自然修行有了智慧福德,想什么就有什么;没有智慧福德,想什么都得不到。贫穷无福慧,还想什么?富贵有福有慧,不想自然也会有,那是因果报应所得,如是因如是果嘛!◎福慧二严要修因有人认为:有智慧的人决定有福报。其实不是喔!拿世间人来说吧!有好些人聪明得很,可是一生潦倒,衣食都成问题;有的人虽然不知什么,但安愚守分,享痴福。诸佛两足尊--福慧二严,这是从三大阿僧只劫修来的呀!◎修正行为就有福佛法有八正道,要有正行为--把行为修好。行为好,即使贫穷也有福;行为不好,愈是富贵,祸害愈是多。因果就是如此,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再过多少世纪也是如此。因果是真理,永远不会变灭的,我们要服从因果修好因。◎转熟为生除恶习凡夫所以能把杀、盗、淫等诸恶事做得那样纯熟入木三分,那是因为多生累劫来造作恶业惯了,习气太重,不要他做还是要做。我们现在学佛了,就应当要转众生所熟习之染成生疏,于修清净法上要转生成熟,就能转凡而成圣。◎出家方能证四果要证罗汉果一定要出家,在家充其量只能证三果。这教理层次要明白,不明白就糊里糊涂的,以为在家出家都是一样。修因不同,如何有相同的果报?不可存侥幸。◎生死苦因是情根为什么有生?情欲也!因有情欲故有生,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无量的大苦皆在生死之中。想要不受生死大苦,那就要断此生死之因--情根,断绝欲念心,生死大苦方可了脱!快哉也。◎消除憎爱修忍辱怎样修忍辱?就是要消除「憎、爱」两种根本烦恼,否则想忍也忍不住。憎的结果是瞋恚,爱的结果是贪欲。不如意都是自己业报所感,要多生惭愧、多加礼敬以消业障;业障消福报来,你就如意了。要注意消业、不要造罪业!◎常怀惭愧除习气印光祖师自称「常惭愧僧」,就是要时常生惭愧;我们一念忘了惭愧,懈怠、种种不良习气就来,真可怕!要常怀惭愧啊!坏习气不除清,纵能耐力修行,终难成大器。◎业报未尽苦不休世间一般人往往一受苦,就说:「我怎么不早一点死呢?」难道死了就快乐、就可以解脱吗?要是业报未尽,死了到地狱去,那更苦啊!无间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因造了极恶之业,故业感不可思议,受苦也是至极。当受苦至极而死时,业风一吹,又活而受苦,苦到业尽才罢休。业报力之大,就是如此可怕!可怖!◎阻人出家恶果重现在常有人瞎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礼拜、能受得起供养吗?」这是假装聪明、冒牌佛教徒才这样说!真智慧人是恭敬僧宝,那有阻人出家的?这其中所感善恶因果,请恭阅「出家功德经」就知道了。切勿造恶口,受苦堪可怜!说话要慎言啊!◎出家成道报众恩出家就解脱、自在,自在才好修行;修行道业成就,自己解苦,又能报亲恩。这个报恩不是像凡夫狭小之心所想的,就报你这一世的父母恩。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无量世来不知有多少父母,父母又各有父母,这样牵连起来就是个因果网。佛教所谓的报亲恩,由因果之网来说,就是报众生恩。佛法强调报众生恩,因为每位众生都于我们有恩。◎想当法师先念佛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就要先好好的念佛。把佛念好了,将来就有能力当法师。先把罪障消了再深入经藏,到那时成就才大。这番话偏偏一般人不肯接受,总是急于研经教当法师,殊不知自己有没有这个根机。现在不仅是初出家的如此,甚至连做师父的也不识下一代根性,不先指导弟子在修持上、在戒行上多下功夫;师教既不良,所以虽是学,却学不好也学不成,苦哉!◎僧相袈裟良福田出家决定要受戒、守戒,如此内有戒德庄严,外有袈裟护身;只要你袈裟披身一现僧相,这就不但能受人间礼拜,连天人来礼拜都受得起。因为你有一个僧相就堪受人天之礼拜;至于有没有修行那自有你的因果。袈裟又叫福田衣,有人对你布施,你接受供养,布施者今生或转世就能安乐自在,这是因缘果报法。出家人生活之需全赖信众供养,若不精进修行,生死不了,那今生天神不拥护,转世还要堕落,这就太苦、太可怜了!当然,若是修行有功、道业成就,那就真正成为无量众生的良福田、福德本。◎出家兼顾世间孝现代这忙碌的社会,往往父母年老有了病,纵有儿女也是无法好好照顾。出了家的儿女,对这点要如何做呢?佛陀告诉我们,在情形可容许的话,父母有病将终时就要回去看望,甚至父母生活经济有困难,自身托钵乞食所得也可供养父母;如果是常住的食物就不能私自供养父母,因为那是僧众的。佛家不仅讲出世间孝,同时也兼顾世间孝,但却不能因俗情孝而忘自身的立场。世间孝是「生养死葬」以安身,出世孝是「父母离尘垢,子孝方成就」以安心,必令心灵送回西方始为大孝也。世间孝是今生、自身、一家、一国而已;出世孝道不单今生,且照顾到前生、后世,乃至化度全世界所有众生都要彼此各尽孝以安心。◎广度众生要修因世间人要想成就功名,都要经一、二十年的学道进德,更何况要做个人天师,没有三、四十年的净戒德行庄严,如何能成为善知识,住持佛法、广度众生?不要说去度众生,能不反被众生度走就很好了;这就如同军人,没有经过军训,也没有武器装备就上战场,美其名是去打仗抗敌,其实是去送死。我们要忏悔消罪障,修行增福慧,将四摄六度功德装备好,才能任运度生自在,彼此平安回佛家。◎认清恶业是冤家恶业障蔽你不能做好事,更障蔽你不能修佛道,这恶业障就是你的冤家、捣蛋鬼;但愚人就这么可怜,不听佛言,偏偏要听捣蛋鬼的话,甚至自己还去找他,夫复何言呢?◎想做法师修好因诸位将来要想做个大法师登座说法,唱「海会云来集」时信众都向你礼拜,那你现在就要发心竖个十丈、八丈高的「阿弥陀佛」招牌,让十万、八万人都能看得到。将来你说法时,就有百万、千万的听众,到时不会吹大风也不会下大雨,有因才感果。不造此因,将来说法时,连鬼也不去听,没修因呀!什么事都是要修好因才感好果啊!◎弥陀招牌最光明山上的师父们,如果想将来高登法座,作狮子吼时有千万人来闻法,现在要修好因。大殿现在挂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光明灯,这件利益人天的功德事希望你们来做,将来说法度众生就有很多人来听。挂了招牌,要想夜晚放光明就要有电,电费要自己出钱喔!做点小光明得大智慧报。◎修除昏散佛道成你们有没有人叫做「修昏」、「修散」?实实在在要「修昏」、「修散」!把昏沉修没有了、散乱修没有了;这昏散两种大敌没有了,决定功夫相应成佛道,回归到老家。◎行菩萨道广结缘你与众生没结缘,即使成了佛,还是你一个,你的国土没有菩萨;成了佛,国土有菩萨,是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与众生结缘,解众生苦、予众生乐。这一切谈起来都是因缘法、因果法,所以千万不能想:「你在这里坐着享福,要我来服侍你啊!」那是凡情,怎么能学道?你没道骨、没道心、没道气,到那里都没有人缘,人也不会看得起你!◎能受磨炼成大器愈是有智慧、有才干的青年人,师长可能对他愈是有不合理的待遇,这是要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耐力;要把他炼得炉火纯青,道心不退,到这个程度才能胜任大事。学人若能坦然接受了,将来就成大器;不能接受考验、禁不起磨炼,那就成不了大器。此为古德教导学人之芳规。◎尊人者人恒尊之想要他人尊重,要先尊重人;现在你无限量地尊重人,将来就是无上尊,人人都尊重你。现在你贡高我慢看不起人,以后永远都被踩在脚下。两目长在头顶上的人,别人也是看不起你啊!想高过人,就先修德行,德行高人人敬。◎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敬重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都同你做好朋友?你同人敌对,人也就同你敌对。多一个朋友不是很好,何必把界限立得坚坚固固的?人最苦恼的地方就是小心眼,这样恶性循环,弄得大家都苦,好事多难。◎助人生西自亦生你有什么亲戚邻居死了,要诚心诚意地去助念,不要怕辛苦!能把人送到西方去,那你将来也决定生西方,要做到喔!助人确乎是助己,将别人送到西方,自己亦到了。◎有慧无福人缘少想要度众生,要看有没有福;没福的人,讲经说法不见得多人来听。这是什么道理?虽有智慧,可惜没有同众生结缘,没有福报,所以同众人结缘是最要紧的。功不唐捐,德不虚弃嘛!未成佛道,要先修苦行,广结人缘。福德是从利益人而来,佛道是向众生身上求得的,修福结人缘。◎业障作祟莫怕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往昔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愿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发愤精进修,努力向前冲,即有救。◎念佛勤懈莲荣枯我们在这儿念佛,极乐世界八德池中就生一朵莲花。当我们念得精进,莲花就长得更殊胜: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假如你懈怠,那花自然失去色泽,若再做恶事、犯了戒,莲花就枯萎、残断了。这是真正的现实因果,不待将来才有报,就在当下万法就各自圆缺。◎真心切愿生极乐有智慧的人应当「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就是要常常念着如何解脱生死。人命无常,你不会长命百岁,时时处处都有生命危险!本以为可以无侵无犯,怎知在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没有安身立命之处。大家若实实在在明白了,能厌离娑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才真正的切。自己要想一想,是不是真实的发心要往生西方?你一定本身要修因,才能感果啊!这是千万不能大意,一有失错就万难获得。◎出世之因金刚种佛法的因果是出世之因果,佛法的因叫做「金刚种」,永不会销毁。出世因果是由清净心所感招的,是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而为因,得无上菩提是果,这个因果百千万劫都不会坏。一了生死就永远不再受轮回六道之苦,就永远享受不生不灭之乐,这就叫做无量寿。世间人想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惜就算你有万万岁,到最后还要死啊!◎利人害人归自己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固然是不要害人,要利益人;实在说来,完全是利益了自己。因为利益人,得到好处的还是你自己;你害人,别人有福不见得就被你害,反而最后还是害了你自己。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啊! 参、明信因果◎缘起因果非高理佛法并不是说些多么玄妙的高理,也并非深奥得无法理解。佛法就是讲缘起法、因果法,就是教导我们凡夫成佛之法。你不学才以为深,你不听如何能懂?只要常听,今天听不懂,明天再听;明天不懂,下次再听,那会不懂?◎心造善恶定因果世出世间一切都是因果所控制,因果是不是决定?当然决定!不决定怎么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操之于什么人呢?因果是我们人所造的。人怎么可以造?由自心所造:你善良的心就造善法,颠倒的心就造恶法。有超世之智慧,心明了、灵敏、不糊涂,就造出世间纯净的因果;心黑暗、迟钝、愚痴,就造世间染污的因果。注意心啊!◎真俗二谛互融通真理,依二谛来说,清净心就是真谛,因果就是俗谛。不明真谛,一切都是心外取法;不奉行善因,虽然真理具足无量功德,还是得不到乐果报!若行恶因则有罪业障,有罪业障则障蔽功德,不能修善因而尽造恶事则受苦果报。◎俗谛造作因果明佛法不但极平等,而且又非常之公道,没有偏私,不讲情感的,实事求是,你一分因就给你一分果,没有因就感不到果。说平等是约第一义谛而言,那是极其平等;到了第二义谛,因为个人造作不同,就不能够说平等,那样平等的话就不公道了,会使没智慧的人、下等的人,懈怠愈懈怠、顽皮愈顽皮、作恶愈作恶。世间上的事情一定要赏罚公平,才能使坏的能改好、好的更加好。如果是不是、非不非,但讲平等,那就太违真理了。◎无相事修是佛道佛法虽讲空理,但事理要相配合;若偏于理就废了因果,没有事相上的因果也证不到实际的真理。理上虽是离一切法、离一切相,但空相上还是要修一切法;若要修得好,必须要精进,做得实实在在的,将来感无为之报。无为之报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是佛道;以有相之心修一切法是有为之法,有为之法皆是无常,即使修善因感善果,一时享完就没有了。正因为无常,所以「生」既不永生,「死」亦不永死,生生不已,死死不绝;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转不息,永远受苦无尽!所以当依无我相修一切善。◎因果比电脑还灵佛法讲因果,修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一点都不会差错,你看是不是比电脑还灵!你想谈妙法、研究妙法,就在因果上谈妙法、研究妙法好了;否则是妄谈,妄谈是空费时光。你要珍惜宝贵命光,多求智慧广增福德利益人天。◎因果异时还自受「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造了业,果报并不是今天作今天就受,因果是异时的。今天种下了恶因,明天受吗?不一定。下一世受吗?还是再下一世、无量世?也不一定,但总有一天终会结果的。◎明白因果有正见因果者,世出世间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权」就是天平等子,天平一定是两边相等它就平,不相等就会有高低。明白了因果,在佛法来讲就是有「正见」。因果不是同时的,我们今天做好事情,到明天、后天,明年、后年,才感那个果报喔!那么过去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把握现在与未来。现在修好因,未来才有好果,那是多么安详自在!◎各人因果各人受因果是丝毫不讲情感的,即使是父子、母女,各人因果不同,造什么因,到时一定各受果报!各人吃饭各自饱。◎明白因果通三世善人遭恶报,那是他过去造的恶因所感;恶人受善报,那是他过去有善因,所种的福犹未享尽。切不可只就一世来论,而昧于三世原理之真谛!若明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时间一到,善恶因缘成熟,决定是种善必有善报,种恶必有恶报的。所以今生行善,还不能摆脱恶劣环境的话,那就代表你所行的善还不够,应该再精进用功才对。切不可说:我今生未作恶而且也修善,怎么受苦报呢?◎修善使重业轻报造了大恶业,只修小小的善业怎么能消?这是什么因感什么果。造了大恶还会享乐吗?修了大善还会感苦果吗?根本没有颠倒的因果,可是众生有颠倒、不合乎因果的想法。好比来山拜过佛,在回家的路上倒楣出了车祸,就说佛不灵、佛不保佑;其实只是出点车祸,还没生命危险,这就是佛陀保佑。这地方众生都如同生盲一样,不知道因果,好可怜!若不是来山拜佛,去别处可能有生命危险呢!◎不明因果生邪见佛法讲三世因果讲得非常之透彻、圆满;世间人也讲因果,但是只讲现前一世,所以有很多事情讲不通,使众生起了邪见,认为没有因果。像好多人都说:「我这一生都修善没作过恶,为什么事事不顺遂?」这一生没作过恶,但你往昔之中不知作了多少恶啊!今生你又作了多少善呢?◎善恶夹杂乐有苦因缘果报错综复杂。纯净的善因缘,当然能安安然然享受安乐的果报;虽是善业,但善中夹杂着恶,不会安然享受果报喔!就算受到了,也有好多的苦在里头。世间的事情、因果就是如此,因为一切都是有为法、有漏法嘛!◎三世因果藏祸福我们人生福中有祸、祸中有福,你不要看这件事情怎么好,这里头说不定含藏祸。恶人享福,福中有祸;善人受了祸,祸中有福。这是三世因果深进一层的哲理,明了了才能看清事情;而且即使受什么大苦,怎么碰壁、撞墙,心还是平平静静的,能打脱牙和血吞,就算流泪、流血还是朝肚里咽,一点也怪不得人。不会因小小的烦恼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事情都弄砸了!当反省、心静平,自求福。◎善业力深难造恶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业想动也动不起来;否则善业少,恶业逞了势、得了力,想修善也不行。好象恶人多,善人想修善也没办法;善人多了,恶人想作怪也作不起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你就要慎重选择!◎人善人欺天不欺如果你有恶业被人欺,那就是还债消业障嘛!当然最好不要造恶业,否则被人欺是活该的!如果你没有造恶业,人家无故来欺负,天有眼,人欺天不欺喔!佛菩萨会永远慈悲你、加被你的,所谓天公疼好人,何况大慈悲佛陀?◎诸凡果报唯自招没福报的人虽然耕耘,但是到收成时,突然来个大风、大雨,辛苦都徒然了。这好象老天在同人作对,其实不是这样!天灾也是一种果报,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就怨天尤人。「诸凡果报,唯人自招」,农夫收成是这样,我们人一生的遭遇也是如此。大家要想招好的果,千万不要造恶因。◎求之不得再加劲同样下功夫,「怎么人家所得的那么好,我就得不到?天不公平啊!」不是如此!天绝对公平,不会欺负人的;你愈是求不得,愈要加一把劲迎头赶上。别人即刻感果是前生已做好了,你还没有感果是前生放逸懈怠!怪谁呀!◎因地用功不唐捐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自己诚不诚,有没有做到、修到?佛位是从因地下功夫,宝塔是从基石一层层建上去的;只要因地下功夫,都是功不唐捐;有勤劳才有福报啊!◎因果不会欺负人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法不灵。记住!佛法是缘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没因感不了果。因果不会欺负人,皇天决定是公平,诸佛菩萨更是因果分明。知道了这个道理,好好地精进吧!这一生几十年精进,能得到未来永久永久不受生死大苦之果,这个利益何止一本万利?奈何人多不知,或知而不修呢!◎力修好因尽本分人之所求、愿望都是非常高,但以本分的责任来看,应尽百分的责任却只尽了一分,便以为尽了百分;好象善只修了一分,他当作是百分。一分的因如何感百分的果呢?要是明白这点,纵然受了天大的冤枉,也能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进一步忏悔前愆、力修好因,就能转祸为福,所以福不是空想就有的,要努力实行利益他人才能应心所求。◎合乎因果不妄求世出世法都是因果之法,连佛陀本身能够成佛道,也是由因而感果。合乎因果,就是在事相上达到圆满的因缘时节;不合乎因果,你妄求--求佛陀加被发财、升官,也不可得。大地生长草木一定要有种子,你不要以为草木是「自然」生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想发财就要布施,不布施怎么会发财?你想做大官要先尊敬人,人才会尊贵你嘛!我们学佛要明白真理,真理就是因果,绝不会错。◎众生有感佛有应想求佛陀加被你消业障、增福慧,这有它必然的方法,有「感」才能够「应」。「感」是指众生方面,众生依着佛陀所教导的方法来修善因,佛陀自然就会有「应」。◎因缘时至自感果佛法讲不讲自然呢?当然讲自然,叫做法尔。那个自然是因果相合之自然,因缘时间到了,自自然然有果。作恶有苦果,修善有乐果,你要想自在那就要修好因;有如是因,不求果自然有果,这是自然、法尔,不是离开因缘而自然有果。如果什么都是自然就有,那某处生稻,一切处也应该生稻才对,但无农夫的因缘能自然生稻吗?不是这样啊!注意:有因自然有果,切不可说无因而自然有果。◎想得好果修善因佛法是因缘法、缘生法,也就是因果法。你想果吗?当然你想果--想好果,你也怕果--怕恶果。那对了!既然怕恶果就不要造恶因。你想快乐吗?那就好好利益一切人,好事予他人,恶事自向己。你这样的修因感果,怎么不得解脱?怎么不安乐自在?最怕你只是希望而没有行动。◎命随心转非定命世间说有命运,不错!是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佛法不讲定命论,一切都是随心而转、随造作而变、随因缘而生。因果是人所造的,那有死在那边不动的?因果在那儿不动,就是你懒惰、没有进步;那你虽修善业不会增长到圆满,也不会改变所造的恶业。因缘生因缘灭,恶业要使它消除,只要至诚心忏悔,罪业就没有了;善业要使它增长,你把心转过来修善业就有福慧。不是定命论喔!◎因果如钟扣则鸣「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大扣大鸣,小扣小鸣。」说切实一点,就是一分诚敬得一分感应,没有诚敬就不会有感应,有诚敬就必然有感应。因果不会亏人的,皇天不负苦心人。你们好好地、真真实实地来修、来学,做个老实人。◎感应皆从精进来我们学佛法,有没有今生就得到佛法感应的?有!但要看你往昔的善根和你现在的精进如何。如果你懈怠,怎么会有「天然的弥勒、自生的释迦」呢?都是要从困苦奋斗中精进而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劫来的罪业障太重了。一般业障重的人念佛,能把业障消了,不要因业障而多病、多灾难已是很好。有罪障无灾难,即是念佛感应啊!◎精诚所至感应来在人生中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呢?我想应该是大家发无上志愿修菩萨行的时候。这种无上快乐是从那里来的呢?从至诚心来。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至诚,绝对能得不可思议的感应经验,否则你要诚心多反省!◎感应之道诚则灵万事诚则灵,以诚心做事就能做得好。诚心就是:「我决定要做好这件事!」没诚心,一遇到难境界就「不干了!」这样好事怎能完成?想修出世解脱之法,也是要有至诚心方有感应。诚者,真也;尽人事,安良心、待时间。◎要求出世之感应我们佛弟子要求什么感应呢?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出世福慧」这种感应,千万不要求世间之福慧!世间之福慧是造恶的因缘,也是断绝修善的大障碍。有了世间之福,佛法说「富贵学道难」;世间之慧就是所谓的世智辩聪--八难之一。若能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这就是大智慧,即能成就无上佛果。无我之福慧即是佛果。◎善心善事受人敬你多起善心,心境安然;多做善事,受人尊敬,这何乐而不为呢?恶行不改令人讨厌,何苦甘愿下劣?要选择呀!◎身口造业由心使为什么身、口会造恶业?你不起恶念,身、口怎么会造恶?身、口是心力所使,恶念力不可思议。当你的心都是了脱生死、慈悲的念头时,身、口就不会造作恶业,这就是慈航。你要调好你的「心」,否则切勿信汝意啊!◎善恶面相唯心造「万法唯心造」,心里想什么,面相就变成什么。心想某人对不起你,面孔就成怒目之相,多难看!心里感恩,心情就安乐自在,那面孔令人多想再望一眼!善恶之心久而久之,祸福之相立变;苦乐之事就跟随你身,跑不掉啊!◎男女智愚业不同众生体性上都是平等没有差别的,为什么有男女相呢?大家业不同,就感男女不同之相;业不同才有好丑、有智慧愚痴、有富贵贫穷之别。这一切怎么来的?完全是自己造作的,都是因果而招感;记好!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多修善因凡变佛什么事情都是穷则变,变则通,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变化,成佛也是变化而成的,由凡夫变成菩萨,由菩萨变成佛嘛!农夫把种子下到土里,种子变、变、变,就变出果实来了。大家好好多修善因缘,福报才会圆满,转凡夫成佛陀。怎么转呢?转凡夫恶心,修佛法善道;修即能转。◎因中说果将成佛我们常听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杀猪杀牛的屠夫,刀一放下就马上成佛吗?就成释迦牟尼佛、成阿弥陀佛了吗?就有三明六通吗?没有!那怎么是佛?这是在因中说果;他一念觉悟放下、一念改悔了,就能断恶修善,将来就有成佛的可能。佛者,觉也,觉悟放下屠刀,不愿再造恶,就会修善,修善必成佛道。就像千步、万步回到家,不离一个起步;一步之起,就是朝向回家之路。◎圣凡有别各有因你修五戒十善就成人天,修四谛十二因缘就成声闻、缘觉,修四摄六度就成菩萨。这一切都是因果控制着,世出世法不出乎因果。一切都是因缘生法,当修善因切勿造恶。◎去偏取圆修大因尧舜是人,我们也是人,有为者亦若是。佛还不是凡夫成的?学佛就成佛,念五欲当然是三涂业因。大家要修好因--修圆满的因、修大的因,要取大去小、去偏取圆,要修彻底的、去不究竟的。这些要选择,要实行,要兑现。◎因赅果海心即佛你们想坐莲花座吗?当然想坐。想坐现在就要修因喔!佛法教你修因感果:「因赅果海」,将来成就叫「果彻因源」。因赅果海,我们现在虽是凡夫心,凡心就是佛心。什么是佛?心就是佛。什么是心?佛就是心,因果相契。凡夫因心有佛的果,叫做因赅果海。成了佛怎么样?是凡夫清净心成的佛,这叫做果彻因源。凡心虽染,体本是净。◎望果修因心成佛「心即佛」,这是因中说果--说出一个好的果来,让你望果而修因。只要将我们现在凡夫的心改过来,好好信佛、学佛,将来就能够成佛。若凡情不改,就永是凡夫啊!◎因地心感果地觉教典上常说藉佛的果德,开发我们的因心,所谓「因地心,果地觉」。因地心就是我们凡夫,凡夫因地之心本与佛一样平等;但一个是有罪业,一个是有功德。事相上的差别各有不同,但本体是一样,所以说佛与众生平等。正因为本体一样,所以你修佛的心,就能感佛的果;如果是两样,那你怎么能成就一样的佛果呢?我们要尊贵自己心。◎修三学是成佛因佛陀为什么能坐莲花、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怎么一相都没有,只有丑陋相、罪苦的相?这是所造的业感不同。怎么样不同?佛陀无贪、无瞋、无痴,勤修戒、定、慧,而感得清净身;我们是有贪、有瞋、有痴,所以造杀、盗、淫,而感得现在这个人身的果报。我们现在明白了,当勤修三学断三毒,也是要不贪、不瞋、不痴,断灭这三毒业,勉力地修戒、定、慧三学,那将来也能成佛。◎苦乐依报修因感佛法讲修因感果,修善因,感到的依报就会平安快乐;做恶事,所生之处都是不好、好苦难喔!风不调、雨不顺的。这都是自招感,想乐怕苦,就要认清修善断恶之道。◎佛魔唯心顺反造十法界不离唯心,佛是心造,魔也是心造的;同是一个心,并没有两个,也不是两兄弟。凡夫心用得善、用得顺,就感佛无量的善果报;用得恶、用得反背真如,果感就是极恶的阐提。所以要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去除无明显真心成佛是众生的心所成的,这个真心,佛与众生没有差别,都是平等平等,只不过我们众生迷了,被种种财色名食睡、七情六欲、人我是非、嫉妒障碍,这一切无明所覆盖。但就像镜子上染了灰尘,只要灰尘一去除,镜子本身依然能显出光明。这就不怕有过,但怕作恶不忏悔啊!◎佛陀地狱由心想我们这个心非常重要,决定要好好把握、掌稳。就好象小孩子在捏泥团,将它捏成什么像,它就变成什么样。你将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将它捏成罗刹、老虎、毒蛇,它就变成罗刹、老虎、毒蛇。我们念佛就是要将凡情转为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心即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心想贪瞋痴,你心就是三涂地狱。造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要彻底改造观念,修正法、正行感正果。◎心守道念形于外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一定要依此规矩,才能保持身不放逸。谨慎莫放逸,这样才能收摄道念;否则身一放逸,心自然跟着散乱。我们的身心彼此之间有相辅相成的连带关系,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心若诚,外形自然就会庄重;外形庄重,内心自然就诚敬;心不守道念,外形也就放逸。所以一个人有无道心虽然看不到,但看其言行举止,就可代表这个人的内心、修养、道德和福慧了。我们初学,要一步一步向前进,精进不退。◎心病唯服佛法药我们人人都有贪欲、瞋恚、愚痴这三毒病根,由于这三毒而带来无量的苦!我们怎样解苦呢?这些苦不是世间医生能治好的,世间的医生是治你的身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心病」是没办法治的。他只能替你医病,却不能叫你不生病,为什么?因为不能除掉你的病根,而佛法就是解脱人生大苦的妙药!唯有佛能医治你的心病,从根本上治疗。只要你肯服法药,就能医心病;心病一好,就解脱果报身的种种病苦,心得自在,身真快乐!稀有哉法药!◎好因好果闻正法没有福德因缘、善根浅薄的人,听正法听不进去;善根深厚的人,听邪法就听不进去,这也是因果。所以大家还是要修好因感好果,要好好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这样学佛才能得解脱。谚云:识人要戴眼镜;学道要具慧眼。否则一失慎,将坏人认作好人、邪法谓正法,太危险了!◎初心学佛识因果你们初发心的到山上来,现在修行其实只是忏悔往昔所造的业障。你们学佛不要想菩萨马上就保佑你发财,不布施怎么保佑你发财?要听佛陀的教导,佛法是正因感正果;不是邪因,杀个鸡、买个猪头供养神明,你就会中了六合彩,有这回事吗?车有轨、人有路,不是乱跑就可到家。◎自修利他真佛子你真正是一位佛陀的弟子,就能够担荷如来家业。如来什么家业?自修利他。要自修利他,现在就要好好地学习,这是最重要的喔!否则自不修怎么利他?不利他,自修的德行也长不起来。都是互有因果的,单一因缘不会感果。◎前世种福今生享我们今天能闲闲静静地藉这道场来用功,是往昔之中有种这福因;没种这福因不会感到这果,有因才有果。前生种今生得,今生种来世享受;你要把握现前,具修福慧。◎念佛修行需福德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能安心念佛、修行,还是欠缺善根福德因缘,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精进修福慧。发菩提心是善根,修万行是福德因缘。◎自我谛观信因果你前生如果未种善根、未修善业,而且造的都是恶业,当然闻不到佛法,或者闻而不信。如果你善根深厚,虽是没闻佛法,在世间仍是一个好人,不但自己不做坏事,就是别人逼你做坏事,你也不会做。如果前生只是造恶,今生就算叫你修善,你也会和一切的人唱反调。这一切都是不离因果的!大家遇到佛法就要深信因果、畏惧因果、欢喜因果,那你就能够断恶修善,断恶也积极、修善也积极。这都是要自我谛观,明白因果、不疑三世因果。◎富贵下贱有前因「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菩提,那还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间的富贵而已啊!◎久住道场道业成凡夫心总是站在这山望那山高,觉得其他道场好,就是自己的常住最不好。这样心怎能安?要认定自己的常住最好才能安住。好好安住在道场上,心安就是道。能在一个好道场亲近善知识,住个十年、二十年或三、四十年,就有定力了;像烧水煮饭都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滚熟,急也急不得的,欲速则不达。再能好好依善知识的教导加功用行,道业决定可成。最可怜的是没良心,不知足、不反省。◎依善知识生死了要想真正修行、真参实学,一定要跟着善知识不能离开;好比婴孩不能离开父母,小鸟学飞不能离开树枝。善知识不仅在教理上来指导,他的生活举止、行住坐卧,一切都是在为众生说法。初学的人若没有善知识指导又无正法道场依止,纵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炼而已。真正的善知识,或许口不会说,看起来苦苦恼恼、平平凡凡,你却看不起;嘴巴很会说而没有道的假善知识,你倒以为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为了生死这根本大事,亲近善知识是轻忽不得的。那位是真善知识呢?知见正、戒德高者是也。◎创造好缘感好果佛家教人修好因感好果。怎样才能使好因增长,而得到好花、好果呢?这完全要靠「缘」,所以我们最要注重缘。缘不是自然的,要靠每一个人创造;世间人讲立志,我们佛弟子讲发心,要创造好缘、找好缘--去恶趋善的缘。「因」是各人的内心,内心清净善良,外有善缘,就可顺利修善法感善果报,若因缘不合则无果,应把握因缘啊!◎因缘变化果不同有因必有果,若是有因没有果,这就完全是因缘的变化。比如你造了恶业,有善缘来化解,那恶果就没有了。如果你曾造了恶业现在来学佛道,当然能持戒清净最好,要是遇到恶缘你把持不住、犯了,那菩提涅盘之果就不要希望了!纵然有好的果也被你的恶业、被那恶缘破坏了。所以善因要善缘,绝不可有恶缘而破坏了善果。◎悭贪不舍饿鬼报一得人间的富贵,就会沉迷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象咸水,永远不能止渴;任你怎样富贵还是不知足,钱财愈多愈好,总不会嫌多的,只想进没有出。到这时人就昏迷了,变得悭贪不舍。一切的财物本来是活宝,到了悭贪人手中,就收藏起来变成死物,社会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个人的悭贪,别人也跟着受苦,就会招饿鬼之报,因果法则就是如此。一切皆无常,财富寿命随时都可化为乌有,奉劝富有人,何不及早修善永快乐?◎钱财被骗来生帐你要是曾在社会上被人骗了钱,正好放来生的帐嘛!他迟早还是要归还你的。你有这种观念,就不会因钱财被骗而心里难过得好象火烧一般。看开点吧!因果不会错的啦!◎无福有钱遭祸害不是有钱就有福,没福报的人,虽聪明赚了钱也不会受用的,甚至带着灾难在后头。这因果要知道!钱不一定能使人安乐,甚至还带来祸害呢!人要安贫守道,保养元辰。◎慈心施舍功德大布施就像农夫把种子种到土里去,所谓「春种一粒种,秋收万担粮」。为什么一花一香、少少饮食施给他人可以得到大福报呢?就是有慈悲心、施舍心,所得功德昼夜都在生长。一般人只知把钱财放在银行,或借给人生利息;不知用钱财做善事能得到功德,有功德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没有善业功德,如何能了生死苦而成就他人永离生死?◎仁慈之心长福报果核里的心叫做仁,有仁,种在土里才会生长;没有仁,种在土里生不了。一个人有仁慈之心,等于果核有仁,就会生长福报。那里要你有我无人、鬼使神差的天机妙算!◎慈悲良心长康寿如何保持健康?饮食起居正常、多运动,这些都需要;最重要的,还要有良心。没良心光有健康的外表,就像没根的树,怎能开花结果?造作恶法,怎会健康?不造恶、勤修善法、有慈悲心,怎不健康长寿?将来还决定成佛呢!讲良心、学吃亏,吃亏培福才是快乐人的德本。◎大舍大福结众缘有的人说:「要我布施这个、布施那个,我自己都不能生存了!」大舍才有大福报,有大福报还会饿死、还会没地方住吗?你舍,这是与一切众生结缘;与众生有缘,你就有福报、就得到快乐。如果做个守财奴,不与众生结缘,众生看到你不欢喜,你也不会有福报,那多么苦!佛陀总是教我们得乐,不会教我们受苦,依佛言奉行决定有乐。◎出世福慧佛法因有道的地方不去闻、不去修,还在世间迷头逐影,那所感的果报当然就是世间果了。一定的嘛!也一定要反过来,以佛法为重,这样不但能了脱生死,连佛陀的福慧都能渐渐圆满。奈何人们偏不干,善事怕苦,作恶快乐。◎自为善令人为善自己为善要令人为善,自己种福要令人种福,自己做功德也要令人做功德。劝人家做善,就是自己的福德;你不劝人家做善,认为叫人家做真是啰嗦费唇舌,怕辛苦、怕烦恼,那自己福德也没有了。其实烦恼多就是因为自己没福德,你多修一点福,就没有那么多苦恼的事了。人本无苦,但因愚昧自找烦恼,同一件事,为何别人不烦恼呢?◎布施同情有福报有福报的人,做生意做错了,还是赚钱;没福报的人,虽聪明,有时生意做对了,还是亏本。福报从那里来呢?从同情心、救济人而来;这个心一定要有,布施才有福德。◎施恩于人自有福别人在急难、病苦之中,你能救济他;到你有难时,即使不要他救济,他也会来啊!就算他不报,我们施恩不望报嘛!并不是要他报我们才做。你只要有恩于人,自然有福报。这是天理,因果自然是如此;善恶必有苦乐报!◎有福逢凶也化吉业障之人即使做好事情,也会被坏人捣乱;遇这些事不要怨天尤人,自己业报是如此!你要是有福报,有倒楣事情也会逢凶化吉。有福与无福、智慧与愚痴,所做的事情真是天渊之别。你要怨天尤人,不如怨自己为何不修好因。◎情甚爱深是苦本苦从那里来?情情爱爱、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礼,爱而不知羞;你对我的情爱不满意,还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甚、爱之深,求之不得到破裂斗争时,怨也甚、恨也深,业障就到来了。一到名利交关时,那里有什么父子母女之恩、夫妇之爱?这人世间真是太可怜了!这都是不明因果报应之理所造成的,解苦要明苦的本。◎福慧双圆果自然修行有了智慧福德,想什么就有什么;没有智慧福德,想什么都得不到。贫穷无福慧,还想什么?富贵有福有慧,不想自然也会有,那是因果报应所得,如是因如是果嘛!◎福慧二严要修因有人认为:有智慧的人决定有福报。其实不是喔!拿世间人来说吧!有好些人聪明得很,可是一生潦倒,衣食都成问题;有的人虽然不知什么,但安愚守分,享痴福。诸佛两足尊--福慧二严,这是从三大阿僧只劫修来的呀!◎修正行为就有福佛法有八正道,要有正行为--把行为修好。行为好,即使贫穷也有福;行为不好,愈是富贵,祸害愈是多。因果就是如此,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再过多少世纪也是如此。因果是真理,永远不会变灭的,我们要服从因果修好因。◎转熟为生除恶习凡夫所以能把杀、盗、淫等诸恶事做得那样纯熟入木三分,那是因为多生累劫来造作恶业惯了,习气太重,不要他做还是要做。我们现在学佛了,就应当要转众生所熟习之染成生疏,于修清净法上要转生成熟,就能转凡而成圣。◎出家方能证四果要证罗汉果一定要出家,在家充其量只能证三果。这教理层次要明白,不明白就糊里糊涂的,以为在家出家都是一样。修因不同,如何有相同的果报?不可存侥幸。◎生死苦因是情根为什么有生?情欲也!因有情欲故有生,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无量的大苦皆在生死之中。想要不受生死大苦,那就要断此生死之因--情根,断绝欲念心,生死大苦方可了脱!快哉也。◎消除憎爱修忍辱怎样修忍辱?就是要消除「憎、爱」两种根本烦恼,否则想忍也忍不住。憎的结果是瞋恚,爱的结果是贪欲。不如意都是自己业报所感,要多生惭愧、多加礼敬以消业障;业障消福报来,你就如意了。要注意消业、不要造罪业!◎常怀惭愧除习气印光祖师自称「常惭愧僧」,就是要时常生惭愧;我们一念忘了惭愧,懈怠、种种不良习气就来,真可怕!要常怀惭愧啊!坏习气不除清,纵能耐力修行,终难成大器。◎业报未尽苦不休世间一般人往往一受苦,就说:「我怎么不早一点死呢?」难道死了就快乐、就可以解脱吗?要是业报未尽,死了到地狱去,那更苦啊!无间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因造了极恶之业,故业感不可思议,受苦也是至极。当受苦至极而死时,业风一吹,又活而受苦,苦到业尽才罢休。业报力之大,就是如此可怕!可怖!◎阻人出家恶果重现在常有人瞎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礼拜、能受得起供养吗?」这是假装聪明、冒牌佛教徒才这样说!真智慧人是恭敬僧宝,那有阻人出家的?这其中所感善恶因果,请恭阅「出家功德经」就知道了。切勿造恶口,受苦堪可怜!说话要慎言啊!◎出家成道报众恩出家就解脱、自在,自在才好修行;修行道业成就,自己解苦,又能报亲恩。这个报恩不是像凡夫狭小之心所想的,就报你这一世的父母恩。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无量世来不知有多少父母,父母又各有父母,这样牵连起来就是个因果网。佛教所谓的报亲恩,由因果之网来说,就是报众生恩。佛法强调报众生恩,因为每位众生都于我们有恩。◎想当法师先念佛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就要先好好的念佛。把佛念好了,将来就有能力当法师。先把罪障消了再深入经藏,到那时成就才大。这番话偏偏一般人不肯接受,总是急于研经教当法师,殊不知自己有没有这个根机。现在不仅是初出家的如此,甚至连做师父的也不识下一代根性,不先指导弟子在修持上、在戒行上多下功夫;师教既不良,所以虽是学,却学不好也学不成,苦哉!◎僧相袈裟良福田出家决定要受戒、守戒,如此内有戒德庄严,外有袈裟护身;只要你袈裟披身一现僧相,这就不但能受人间礼拜,连天人来礼拜都受得起。因为你有一个僧相就堪受人天之礼拜;至于有没有修行那自有你的因果。袈裟又叫福田衣,有人对你布施,你接受供养,布施者今生或转世就能安乐自在,这是因缘果报法。出家人生活之需全赖信众供养,若不精进修行,生死不了,那今生天神不拥护,转世还要堕落,这就太苦、太可怜了!当然,若是修行有功、道业成就,那就真正成为无量众生的良福田、福德本。◎出家兼顾世间孝现代这忙碌的社会,往往父母年老有了病,纵有儿女也是无法好好照顾。出了家的儿女,对这点要如何做呢?佛陀告诉我们,在情形可容许的话,父母有病将终时就要回去看望,甚至父母生活经济有困难,自身托钵乞食所得也可供养父母;如果是常住的食物就不能私自供养父母,因为那是僧众的。佛家不仅讲出世间孝,同时也兼顾世间孝,但却不能因俗情孝而忘自身的立场。世间孝是「生养死葬」以安身,出世孝是「父母离尘垢,子孝方成就」以安心,必令心灵送回西方始为大孝也。世间孝是今生、自身、一家、一国而已;出世孝道不单今生,且照顾到前生、后世,乃至化度全世界所有众生都要彼此各尽孝以安心。◎广度众生要修因世间人要想成就功名,都要经一、二十年的学道进德,更何况要做个人天师,没有三、四十年的净戒德行庄严,如何能成为善知识,住持佛法、广度众生?不要说去度众生,能不反被众生度走就很好了;这就如同军人,没有经过军训,也没有武器装备就上战场,美其名是去打仗抗敌,其实是去送死。我们要忏悔消罪障,修行增福慧,将四摄六度功德装备好,才能任运度生自在,彼此平安回佛家。◎认清恶业是冤家恶业障蔽你不能做好事,更障蔽你不能修佛道,这恶业障就是你的冤家、捣蛋鬼;但愚人就这么可怜,不听佛言,偏偏要听捣蛋鬼的话,甚至自己还去找他,夫复何言呢?◎想做法师修好因诸位将来要想做个大法师登座说法,唱「海会云来集」时信众都向你礼拜,那你现在就要发心竖个十丈、八丈高的「阿弥陀佛」招牌,让十万、八万人都能看得到。将来你说法时,就有百万、千万的听众,到时不会吹大风也不会下大雨,有因才感果。不造此因,将来说法时,连鬼也不去听,没修因呀!什么事都是要修好因才感好果啊!◎弥陀招牌最光明山上的师父们,如果想将来高登法座,作狮子吼时有千万人来闻法,现在要修好因。大殿现在挂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光明灯,这件利益人天的功德事希望你们来做,将来说法度众生就有很多人来听。挂了招牌,要想夜晚放光明就要有电,电费要自己出钱喔!做点小光明得大智慧报。◎修除昏散佛道成你们有没有人叫做「修昏」、「修散」?实实在在要「修昏」、「修散」!把昏沉修没有了、散乱修没有了;这昏散两种大敌没有了,决定功夫相应成佛道,回归到老家。◎行菩萨道广结缘你与众生没结缘,即使成了佛,还是你一个,你的国土没有菩萨;成了佛,国土有菩萨,是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与众生结缘,解众生苦、予众生乐。这一切谈起来都是因缘法、因果法,所以千万不能想:「你在这里坐着享福,要我来服侍你啊!」那是凡情,怎么能学道?你没道骨、没道心、没道气,到那里都没有人缘,人也不会看得起你!◎能受磨炼成大器愈是有智慧、有才干的青年人,师长可能对他愈是有不合理的待遇,这是要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耐力;要把他炼得炉火纯青,道心不退,到这个程度才能胜任大事。学人若能坦然接受了,将来就成大器;不能接受考验、禁不起磨炼,那就成不了大器。此为古德教导学人之芳规。◎尊人者人恒尊之想要他人尊重,要先尊重人;现在你无限量地尊重人,将来就是无上尊,人人都尊重你。现在你贡高我慢看不起人,以后永远都被踩在脚下。两目长在头顶上的人,别人也是看不起你啊!想高过人,就先修德行,德行高人人敬。◎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敬重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都同你做好朋友?你同人敌对,人也就同你敌对。多一个朋友不是很好,何必把界限立得坚坚固固的?人最苦恼的地方就是小心眼,这样恶性循环,弄得大家都苦,好事多难。◎助人生西自亦生你有什么亲戚邻居死了,要诚心诚意地去助念,不要怕辛苦!能把人送到西方去,那你将来也决定生西方,要做到喔!助人确乎是助己,将别人送到西方,自己亦到了。◎有慧无福人缘少想要度众生,要看有没有福;没福的人,讲经说法不见得多人来听。这是什么道理?虽有智慧,可惜没有同众生结缘,没有福报,所以同众人结缘是最要紧的。功不唐捐,德不虚弃嘛!未成佛道,要先修苦行,广结人缘。福德是从利益人而来,佛道是向众生身上求得的,修福结人缘。◎业障作祟莫怕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往昔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愿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发愤精进修,努力向前冲,即有救。◎念佛勤懈莲荣枯我们在这儿念佛,极乐世界八德池中就生一朵莲花。当我们念得精进,莲花就长得更殊胜: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假如你懈怠,那花自然失去色泽,若再做恶事、犯了戒,莲花就枯萎、残断了。这是真正的现实因果,不待将来才有报,就在当下万法就各自圆缺。◎真心切愿生极乐有智慧的人应当「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就是要常常念着如何解脱生死。人命无常,你不会长命百岁,时时处处都有生命危险!本以为可以无侵无犯,怎知在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没有安身立命之处。大家若实实在在明白了,能厌离娑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才真正的切。自己要想一想,是不是真实的发心要往生西方?你一定本身要修因,才能感果啊!这是千万不能大意,一有失错就万难获得。◎出世之因金刚种佛法的因果是出世之因果,佛法的因叫做「金刚种」,永不会销毁。出世因果是由清净心所感招的,是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而为因,得无上菩提是果,这个因果百千万劫都不会坏。一了生死就永远不再受轮回六道之苦,就永远享受不生不灭之乐,这就叫做无量寿。世间人想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惜就算你有万万岁,到最后还要死啊!◎利人害人归自己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固然是不要害人,要利益人;实在说来,完全是利益了自己。因为利益人,得到好处的还是你自己;你害人,别人有福不见得就被你害,反而最后还是害了你自己。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啊!肆、正见慧解◎佛理高深至广大佛法广大,大得像什么呢?像虚空界无边际;虚空界有多大,佛法就有多大。佛法深奥,有多深呢?上无顶、下无底。佛法就是这样无量高深广大!井蛙之见的人听来,以为佛教说大话;其实佛陀是真语、诚实语的大觉者,出口都是如理而说、如事而说。不昧因果就是真理实事。◎拔苦予乐最积极以凡情乍看,佛法好象是悲观、消极,其实佛法是最积极、最快乐的。佛法教导我们要如何解除悲观与消极,使达到乐观、真实积极。这正是释迦世尊虽生国王之家,还能看破、放下,半夜逾城到雪山修道;道业成就了,回归到人间说法、广度众生的原因。佛陀度众生不但要解除众生的苦,还要令众生得到无上清净之乐。所有凡情人知吗?◎积极向佛争名贵为什么学佛要对名利消极?对世间上的名利不消极,怎能在佛法中积极呢?我们佛弟子要向佛学、向佛争!佛陀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真正的尊贵。佛陀是天人师、四生慈父,这是尊名;不但轮回六道中的人,连四圣中的菩萨,念念都是要念佛、学佛,此是我们所要向佛争取的。◎清净真心是本体无形无相真谛之理是万物的本体。真理是决定永存的,它亘古今不变而常在,先天地而有,不随天地消灭。约时间来说,前无始后无终;约空间来说,广大无边际。佛体是如此,凡夫之体也是如此,无二无别、平等平等。真理在凡夫来说就是我们的清净心,不是污浊邋遢的妄心。平时我们无量无边的妄念,压根儿不能刹那停止。妄者虚而不实,若真实怎会消灭?这就须用至诚心念佛,才能消除妄念。就在前妄念已断,第二念未生之中,那一刹那的真净心寂照、照寂,就是清清净净的真心。凡夫功夫相应时,只能微微领略这一点点,要把握这一点点继续下去。◎真如法尔是自己「体」者就是真正的自己,在佛法叫做「真如」。「真」者真真实实,不随三世所变迁;「如」者能随十方缘变现一切法。真如是无为法,法尔就如此;事相上是因缘非自然,是有为、落于缘起因果。缘起因果法不离本体而有。◎凡心承当真谛佛太空是一个,缘起一动即有无量无边的空--大地有空,我们的身有空,乃至毛细孔都有空;这无量无限的空都在一个太空内,都是同一体。无量凡夫心都是一佛种子,「凡心就是佛心」,不要当自己是真凡夫,你就是真谛佛!成佛不是分外事,是本分应承当,若暴弃那是自杀法身!◎假有幻化故无性佛法讲一切事物无性,因为一切法皆是幻化,现前虽有而不真实,但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性之性才是真正的本体。好象海水起波浪,虽有浪,浪是假有,当知浪的本身是水,若无风就无浪!凡夫也是假有,若破除无明风,幻身即归空,就回归无性之实性佛。此要研教义、参教观才知。◎观法如幻淡世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常作如是观,对世事才能淡化。对世事淡化一分,对佛法就能接受一分;能接受一分佛法,就能解除一分对世间的执着,那多自在!◎无我如梦中道义佛法的真理决定是「无我」,举譬喻你就能明了:每个人都作过梦,梦中惊惧醒来还心有余悸,梦中欢喜醒时还笑意犹存。到底梦是有、是无?实在是「非有非无」。讲有,不可;讲无,也不可。「非有非无」才是佛法的「中道观」;说有说无都落于一边。从俗谛:某一方面讲是有,某一方面讲又是无;从真谛:实在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口所能说得对,也不是心所能想象到的。若能如是承受,就可理解空有实相,即持名而可往生上品。◎正知正见成佛易知见不正,好象戴着有色的眼镜,看一切东西都变了色。知见正,成佛不是一件难事;如果难,怎么有无量恒河沙数的诸佛早已成佛?顺着因缘,依着法性做,你不要得到都会得;与因缘法性差别了、相违了,你想得都得不到。大家抓住这个正知见,以后就不会自找苦吃,多自在!◎大我独尊人人有佛陀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世俗人不了解这个「我」,以为是小我的我;其实佛陀讲的「我」是指真理、真谛,这是最尊贵的,每一个人都有。并不是释迦佛说他自己是第一,而是每个人的「我」都是第一、都是最尊贵。佛陀讲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谁不尊贵呢?我们不要忘了自己有一个「大我」,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能担当大我、大事,人格成矣。◎说真佛法立正见我们人都具足贪、瞋、痴,「痴」就是不明白真理,讲真理也无法接受,蕅益大师说:「讲假佛法,一天能卖十担、一百担都可以;讲真佛法,一天一担都卖不出去。」纵然卖不出去,还是不能够卖假,讲假佛法害人啊!讲真佛法,听了修不修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知见不能偏了,要给人一个正知见。有了正知见就不会造恶业,这样开佛知见,最后成佛道有期,否则茫茫苦海何日了期!◎心行平等莫亏人心不平等就会亏待人,一切事情若能以平等心处理,那大家共聚一起就没有你争我夺的。所谓「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大家心安理得、平静相处,那就是清净世界啊!你何苦亏对人,违反公正!总之是凡情作祟,要不得的呀!◎同秉佛心广

现世因果教育97集 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