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人肉别人 欧洲人以人肉入药的“尸疗”法 让人真是不寒而栗!
欧洲人以人肉入药的“尸疗”法 让人真是不寒而栗!
在现代社会在某些地区还存在一些恶俗,在美洲和非洲一些地方还有吃人的习惯,那这些习惯又是起源哪里呢?
在几百年间非常多欧洲人常常性地进食含有人骨、人血或脂肪的药剂,连皇室、神职人员,甚至科学家都未能免俗。这种做法在16至17世纪达到顶峰,上到头疼下至癫痫,都被纳入过治疗范围。在新开发的美洲大陆,食人被斥为野蛮的标志,但吃人治病的做法在欧洲却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血是越新鲜的越好,因为人们相信只有新鲜的血液才含有生命的活力。16 世纪的德裔瑞士籍医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以为,血液适合饮用,他的追随者之一甚至建议从活人身上采血。尽管这种做法并没流行开来,行刑现场却经常会有买不起药的穷人聚集著,花一笔小钱买一杯还温著的鲜血来喝。对于不喜欢生吃东西的人,一位方济会药师在1679年写下的食谱能教你怎样把血液做成果酱。

人肉入药、食人风俗及其他
在一个连血液回圈都不了解的时代,人们盲目地寻求与疾病抗争的办法。虽然偶有凑巧见效的大概,但吃人能治病的想法绝对是异想天开。不过,食用人体与当时的医学理论确有吻合。「吃人治病源自顺势疗法,」诺布林女士说,「所谓 「吃啥补啥」,吃下去磨碎的头骨能治头痛。」同理,喝下鲜血就能治血液病了。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以为尸体中含有死者的精神。「精神」 被视为生理上切实的存在,连线着肉体与灵魂。血液越新鲜,其中的精神越强健有力。有时人们觉得年轻人的血更好,有时偏爱处女的血。吃掉尸体就可以获得死者的力量,达·芬奇曾有言: 「我们的生是建立在他人的死之上。在死者体内,无知无觉的生命潜伏著,期待与另一生者的胃结合,重获知觉与智慧。」
纵然在「尸疗」的巅峰时期,也有两群人因为野蛮行为而被妖魔化。一是天主教徒,新教徒谴责他们的圣餐变体论——他们以为圣餐仪式中的面包和酒在上帝的神力之下,转化为基督的肉和血。另一群是美洲的原住民,关于他们食人习性的传闻,使人们的歧视显得正当起来。「这完全是虚伪,」范德堡大学的人类学家贝丝·康克林(Beth A. Conklin)说道,她研究过美洲的食人风俗。当时的欧洲人清楚「尸疗」药物的来源,但通过某种自创的变体论,对自个的食人行为视而不见。
康克林发现欧洲的 「尸疗」 与她所研究的新大陆食人风俗之间有显著的差异。「除了西方之外,几乎所有食人习俗都有社会性,就是说与吃和被吃的人的身份是有意义的,」她说,「而在欧洲,这种关联几乎被抹消了。人被还原成简单的生物体,跟其他任何一种药品没区别。」当时也有人注意到这种表里不一,16世纪,蒙田在随笔《论食人》( On the Cannibals )中写道,巴西的食人习俗不见得比欧洲的尸体医疗更野蛮,而跟宗教战争一比,二者又都不算什么了。
随着科学的大步向前,「尸疗」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8世纪时,这种做法逐渐销声匿迹,与此同时,欧洲人终于开始拿起叉子用餐,用肥皂来洗澡。但萨格还是找到了 「尸疗」 的余孽:1847 年,有人建议一位英国人将年轻妇女的头骨与糖浆混合,来治疗她女儿的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