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利是图还是惟利是图 第十六节 唯利是图――秦桓公背盟弃义丧师失地
第十六节 唯利是图――秦桓公背盟弃义丧师失地 秦桓公名荣,即位之后仍然奉行联楚拒晋国策。 gt 其时,晋国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很想与秦结好,但却遭到了秦国的坚决拒绝。秦桓公这种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第十六节 唯利是图――秦桓公背盟弃义丧师失地
秦桓公名荣,即位之后仍然奉行联楚拒晋国策。 > 其时,晋国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很想与秦结好,但却遭到了秦国的坚决拒绝。秦桓公这种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僵化态度,不仅使秦国和晋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且由于秦桓公不自量力地与晋交战,更使秦国的处境雪上加霜。 > > 公元前601年,秦桓公亲自率领秦军进攻晋国,被晋军打得大败,秦国的将领赤也被晋军俘虏了。按说,秦桓公应该接受教训,反思外交政策,修好秦晋关系, 但是,秦桓公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此次大战后不久,即公元前594年又挥兵伐晋。这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省大荔县)交战, 秦军大败,就连秦国最有名的大力士杜回也让晋军捉去了。 > >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就在这次大战中,晋国的将领魏颗和秦国的将领杜 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魏颗和杜回都是有名的大力士,真可谓势均力敌,胜负难分。可就在两人打得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看见一位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 回的脚,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秦军主帅被俘,自然大败而逃。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 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位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 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了以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 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魏武子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把这个女子嫁掉,是依据父 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魏颗这才明白了老人帮他的原因,是因了自己的一念之善。现在我们返回来再看秦国与晋国这一时期的关系如何。这一时期,如前所述,秦 国与晋国交战,败多胜少。公元前580年,内外交困的秦桓公为了暂时缓和与晋国的关系,就与刚刚即位的晋厉公订立了以黄河为界的“令狐之盟”。但是,秦桓 公回国后不久就背弃了盟约,鼓动狄人和楚人一起攻打晋国。他对楚国的国君说:“我虽然和晋国有交往,但‘唯利是图’,别的什么都不顾。”秦桓公的说法和做 法招致了中原各诸侯国的反感,纷纷背弃秦国而与晋国和睦相处。 > > 面对秦桓公的不义之举,晋厉公“投桃报李”。公元前578年,晋厉公首 先争取了楚国和狄人的支持,然后派大臣吕相到秦国绝交。据《吕相绝秦书》载,吕相到秦国后,不但指责 秦穆公不参加 晋文公的葬礼,而且痛斥秦桓公“唯利是 图”的不义行为。他说:“秦晋两国结盟之后,你要我们同你们一起攻打狄国,我们答应了。但你却又向狄国挑拨说:‘晋国要发兵攻打你们。’狄国听了你的话, 从心里厌恶你的行为,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国。楚国对你的反复无常也非常厌恶。他们曾告诉我们:‘秦国曾违背跟贵国的令狐之盟,跑到楚国来要求结盟,并 说秦国与晋国结盟,只不过是出于唯利是图罢了。楚国讨厌秦君的 出尔反尔,所以才揭发这一阴谋。’各国国君听到这些话后,无不为秦君的重利轻义而痛心疾首, 所以都弃秦而来亲近晋国。现在各诸侯都要向秦国进军,希望你能根据利害关系决定战与和。”面对吕相的指责,秦桓公不但不认错,而且态度特别蛮横,这就更加 激怒了晋国。 > > 这年五月,各诸侯军共同和秦军在秦地麻隧展开了会战,结果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官名)女父都成了晋军的俘虏。晋军 和诸侯联军渡过泾水,浩浩荡荡,一直追杀到侯丽这才停了下来。晋厉公亲自到新占领的秦地——新楚犒赏晋军,鼓舞士气。秦桓公眼看晋军深入秦国内地,耀武扬 威,自知大事不好,只得向晋国认错屈服,联军这才退去。经过这次大战之后,秦国元气大伤,秦桓公也忧惧气恨成疾,于第二年就去世了。 > > 秦桓公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军事上更是一团糟,但是,由于他的所作所为,给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唯利是图、痛心疾首等几个具有经典意义的成语,也算是留下了历史印迹吧! 很赞哦! (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