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七侠什么水平 武当七侠在历史中有原型吗
武当七侠在历史中有原型吗
据史籍记载,武当七侠历史上真有其人,只是其历史事迹与武侠小说不同罢了。
《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北平体育研究社出版),其中有关于武当七侠七人学艺的故事,讲的是宋远桥、俞莲舟等七人为友,因同往武当山,访一个名为“夫子李”的高人不遇,刚好碰到张三丰。
于是七人拜其为师,学习名为“十三式”的太极拳。
实际,真正成为张三丰弟子的仅为张松溪、张翠山两人,而真正得其真传者仅张松溪一人。
张松溪,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明代武术家,武当松溪派(松溪内家拳)创始人。
师事孙十三老,自言其法承元代的张三丰。
嘉靖年间以内家拳享名于宁波府。

张松溪练拳有五字诀,即“勤、紧、径、敬、切”。
传徒仅三、四人,以叶近泉为之最。
得近泉之传者,有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等人,皆各有授受。
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
天目传余波仲、陈茂弘、吴七郎。
云泉传卢绍岐。
贞石传夏枝溪、董扶舆。
继槎传柴元明、姚石门、僧耳、僧尾。
而思南之传,则有王征南。
张松溪所习拳术源自南宋张三丰所传之内家拳,而非太极拳。
2、
扩展资料:
武当派的正式流传,大约开始于明代。
武当山虽在唐代就开始建造道观,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却是在明代。
明成祖朱棣登基, 推崇武当道教,调集民工30万人;用了13年时间,在武当山修建了33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桥等,绵延140华里,建筑格局均依经书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设计而成。
至今武当山紫霄宫正殿梁上仍有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十二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
三天门绝壁上则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蔚为壮观。
天柱峰顶太和宫又称金殿,殿中供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坐像。
武当道教的黄金时代从这时开始,武当的武术门派,也是在这个黄金时代中产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当七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