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会和浸信会 施洛浸信会
施洛浸信会
1975年,什洛浸信会举办了第十届国际茶会。会众身着代表不同国家的服装,在大楼地下室安排了一场民族食品自助餐;在楼上,杰西·路易斯·杰克逊牧师站在教堂讲坛上,向坐在彩色玻璃穹顶下的有能力的人群发表讲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布道中,民权倡导者将克利夫兰和美国等同于一艘失事船只——两者都缺乏具有社会意识的政治领导能力,有可能使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陷入僵局。他回顾了城市非裔美国人投票集团在帮助选举卡尔·斯托克斯为克利夫兰市长方面的影响,敦促与会者不要解雇新的领导人,继续通过投票箱进行改革。谈到政治、贫困和种族等有争议的问题,杰克逊的演讲对茶社来说并不典型。美国广播公司驻联合国记者古德(Malvin R.Goode)曾在1971年的国际茶会上谴责越南战争。1970年,联合国大会第一位黑人女主席安吉·伊丽莎白·布鲁克斯女士就美国种族不平等问题发表讲话,并批评了“重返非洲”运动。1969年,国会议员路易斯·斯托克斯(Louis Stokes)发表演讲,指出克利夫兰种族关系的混乱,并谴责暴力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十年来,Shiloh的国际茶招待了一系列杰出而富有挑战性的演讲者。这项一年一度的活动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克利夫兰黑人教会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966年在希洛举行了第一次国际茶会,同时克利夫兰也越来越意识到非裔美国人社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次年,卡尔·斯托克斯当选市长,成为黑人社区内教会和神职人员影响的焦点。希洛等教会积极参与促进选民登记,并充当公众集会和政治集会的场所。虽然斯托克斯竞选背后克利夫兰的非裔美国神职人员的团结可能已经引起了政治家和媒体的注意,但教会作为黑人社区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心的影响并不新鲜。希洛浸信会,组织自1850年第一浸信会教会的使命,长期以来在克利夫兰的非裔美国公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数的群众集会、社会活动和公众集会都是在教会历史上所占据的各种结构中举行的。Shiloh还为其会众和克利夫兰居民赞助运动队、传教士服务、教育项目和娱乐活动。
与浸礼会的使命、福音和团契概念密切相关,希洛在社区的影响在历史上扩展到克利夫兰的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随着民权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发展,克利夫兰高度隔离的黑人社区的当地礼拜堂在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全市黑人教会的神职人员越来越多地与社会和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希洛浸信会也不例外;1963年,阿尔弗雷德·沃勒牧师接受了牧师的教区领导,加上克利夫兰东区非洲裔美国人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希洛浸信会在1960年代的扩张和影响,沃勒要求教会既要发展教会,又要扩大他们在社区中的传教角色。他相信非裔美国教会的作用是“想黑人,但做无色的事”,他敦促教会在克利夫兰市中心社区采取社会行动。教会的使命是为克利夫兰的被剥夺公民权提供希望塞德居民向外界展示了东区贫民区的积极一面。
国际茶正是这些努力的成果之一。这项社会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使黑人社区熟悉其他人的传统和遗产,扩大黑人社区的外联活动和文化。会众成员研究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常与来自他们附近的不同民族的人接触,寻求食谱和服装建议。这一活动也意在作为黑人社区对外的积极代表;它不仅呼应了民权运动的语言,而且提供了一个其理想的现实例子。国际茶提出的主题,提请注意文化之间的共性,如人权的普遍性,人类的兄弟情谊,美国梦,和美国作为一个大熔炉。著名客座演讲者就这些主题提供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评论,旨在挑战和塑造克利夫兰非裔美国人社区的观点。希洛浸信会和克利夫兰的其他黑人礼拜堂,直到1970年代末,在塑造克利夫兰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