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宋朝是怎样制造冤案害死岳飞的?赵构又做了什么?

火烧 2022-10-29 22:52:20 1051
宋朝是怎样制造冤案害死岳飞的?赵构又做了什么? 首先,要从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议和期间,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议和的朝廷运动说起。自宋宣和七年金国南侵以来,灭北宋,犯江南,一直妄图侵占整个宋朝。但建炎元年

宋朝是怎样制造冤案害死岳飞的?赵构又做了什么?  

宋朝是怎样制造冤案害死岳飞的?赵构又做了什么?

首先,要从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议和期间,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议和的朝廷运动说起。

自宋宣和七年金国南侵以来,灭北宋,犯江南,一直妄图侵占整个宋朝。但建炎元年赵构建立南宋之后,迫于形势,任用韩世忠与岳飞等武将抗击金兵,经过十年抗战与北伐,金军大受挫折,不得不主动向宋朝提出议和。自登基起就一心乞和的赵构求之不得,一拍即合,于是,从绍兴七年到绍兴九年,宋金进行了第一次议和。

然而,朝廷决定议和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朝野群情汹涌,抗议之声之激烈,之浩大,远远出乎赵构意料之外。群臣纷纷上书,痛斥秦桧,指责赵构,反对议和的奏折每天不断。摘录数段,看看宋朝文臣气节,亦代表当时大多数南宋人民的心声。

前宰相李纲上奏:偷安朝夕,无久远之计! 陛下纵自轻,奈宗社何?奈天下臣民何?奈后世史册何?!枢密院编修官赵雍上奏:天子之孝,与臣庶不同,报难报之恨,雪难雪之耻!监察御史方庭实上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的上奏,使此次抗议运动达到了高潮: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又坚决请斩秦桧等人,以谢天下: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并主张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胡铨这篇檄文一出,朝野震动,吏民纷纷抄阅,市井间喧腾,数日不定,金人闻说,用千金求购此文副本,金国君臣读后,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在这期间,秦桧在朝堂天天被大臣指着鼻子骂,民间更贴出了大字报:秦相公是细作。万众唾骂声中,秦桧吓得上表待罪。但赵构一意孤行,决意议和!他摆出独夫之威,声称:秦桧无罪可待!并下令将胡铨送昭州编管,永不起复!

终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议和的朝廷运动宣告失败。绍兴九年一月,和议达成,签下了第一份屈辱条约——秦桧代表赵构,跪拜金使,宋向金称臣纳贡。再说武将,在议和期间,岳飞表现得相对克制温和,只是在入朝召对说了一句软中带硬的话: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史书上说岳飞这句话是对秦桧说的,但更可信的是,这句话是对地位更高且跟他私交很好的宰相赵鼎说的,很客气地批评赵鼎,没有好好地为国家出谋划策。这跟其他大臣的上书,把秦桧骂得满头包,把皇帝骂得就差要他一死以谢列祖列宗相比,岳飞就如当时大臣对他的评价:动合礼法,恂恂如书生。(不过,后来岳飞终于在赵构不知羞耻地下令普赏天下庆祝议和成功时来了个总爆发。)

其他重要武将,除张俊力挺主子议和之外,韩世忠,吴d,杨沂中等则激烈反对议和,首当其冲的,便是韩世忠,在议和期间与和约签定之后,他接连上奏十余道:事系安危,在此一决!今正当主辱臣死之时,臣愿效死节,激昂士卒,率先迎敌,期于必战,以决成败!语言激切,恨不得立马跟金人开战。赵构忙下亲札付世忠,令差人防护北使往回,今韩世忠 不得分毫生事。

赵构令韩世忠派人护送金国使者返回金国,但韩世忠偏偏背道而驰,奋然抗旨!他派部下扮作红巾军,在金使返国的道路上,设下埋伏,准备袭杀金国使团张通古一行人马,以彻底破坏和议。后因被部将胡纺告密而泄露,金国使团临时改变路线,伏击未能成功。此事令赵构和秦桧十分震惊!

从此,韩世忠首先上了赵构的黑名单。

而秦桧恨之入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文臣胡铨,一个是武将韩世忠。

胡铨已发配昭州,赵构投鼠忌器,暂时没把韩世忠怎么样,这令秦桧耿耿于怀,记恨于心。终于在两年后,在宋金第二次议和期间,他逮到了机会,制造了一宗狱案——耿著案。这宗狱案,意在整掉韩世忠。

绍兴十年六月,仅签定一年多的和约,以金国毁约南侵告终。岳飞第四次北伐,连连大捷却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中原遗民拦道跪地痛哭,岳飞泣别百姓,悲愤班师。

赵构再度求和。七月,金人发密信给秦桧,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赵构不置可否。

绍兴十一年一月,金国再度侵宋,宋军在张俊的总指挥下先胜后败。三月,岳飞领兵刚刚赶赴前线,金军即闻风北撤。之后,宋金暗通书信,又继续进行第二次议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