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的伊朗 伊朗发展好好的,为何霍梅尼要革命?

伊朗发展好好的,为何霍梅尼要革命?
中国古代强调“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对于百姓来说,吃饭问题那是最大的问题。只要国家发展越来越好,那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好的事,必然得到国内大力的支持。所以我国古代王朝,但凡是发展比较好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不会闹事,或者革命。这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越是穷困的国家,越是发展不好的国家,越容易发生战争,越容易动乱。但是,也存在个例,最典型的就是伊朗,明明当年发展得好好的,为何霍梅尼却要革命呢?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伊朗百姓游行示威,爆发暴乱,推翻了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如此,从1977年开始的伊朗反对政府的游行示威,最初只有几百人。而这几百人都是教士,都是在当时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指挥下发动的,声势非常小,以至于当时巴列维政府都没当回事。
而百姓却没有参与,为何如此呢?主要是当时伊朗发展太好了,在巴列维时期,经济改革,国内开放。在美国扶持下,发展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在农村搞土地改革,使得国内维持长期的高速发展。而这个发展,使得伊朗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整个生活水平跟国际接轨。百姓那是实实在在收到了好处,可以说安居乐业,富得流油。
而且当时伊朗实行白色革命,整个国家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朝着自由民主的路子在走。当时女性不用带头巾,不用遮面,不用一夫多妻,甚至可以自由的穿比基尼,可以四处旅游,可以上班工作,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思想,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按照当时的趋势,伊朗民众都认为伊朗很快将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所以,最初的示威游行,其实不是百姓不满,而是霍梅尼为代表的教士阶层不满。他们不断加大游行示威的暴力,导致流血事件,进而破坏社会秩序,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很多人不明白,这场运动或者说革命,都是霍梅尼在领导,而霍梅尼为何在此时,要推翻发展日新月异的伊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两点。
第一,儿子的残杀。
霍梅尼有个长子叫做穆斯塔法,是霍梅尼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当时伊朗著名的宗教专家,导师,是霍梅尼最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是,这个儿子却被巴列维政府给杀了,这仇恨是杀子之痛,苦大仇深,所以霍梅尼为了私仇那也是要革命的。
第二,是千年地位的失去。
从古代历史来说,旧势力被新势力取代,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伊朗那是几千年的伊斯兰教传统,也就是宗教领袖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霍梅尼时代,在巴列维的改革中,彻底的在世俗化,教士阶层整体的在退出国家权力中心。所以对于霍梅尼这个领袖来说,绝对不甘心失去权力,这是从公仇来说的。
因此公仇私恨,共同引起了霍梅尼在1977年指挥几百位国内教士阶层游行示威反抗,而这几百位教士,不断煽动社会情绪,不断跟社会的那些无业游民,失去工作的不满人群合流,还有政府裁员中失去工作的人一起,使得整个的游行队伍不断的扩大。最终在1988年达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这个声势巴列维政府再也压制不住了。
而相对来说,当时伊朗几千万人,大部分还是支持政府的,而是被这百万的对社会不满的人裹挟,最后进行了革命,推翻了政府,走到了现在伊朗穷困的状态。所以这并不是所谓的民意,也不是历史潮流,而是在私仇私利的鼓动下的历史倒退,使得伊朗失去了成为发达的世俗国家的机会,成为一个封闭落后,贫穷的国家。
参考文献:《伊朗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