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冬逝 默 逝
默 逝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救命!救命!”那生病的庵主一直喊着这句话。 gt “救命!救命!” gt 他喊了几个月了,还一直在喊: gt “救命!救命!” gt 来来去去的大德和僧道用过
默 逝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救命!救命!”那生病的庵主一直喊着这句话。>“救命!救命!”>他喊了几个月了,还一直在喊:>“救命!救命!”>来来去去的大德和僧道用过各式各样的方法应对,用过奇言怪语的禅话应答,都没说中,都无一用。那病庵主还是在喊:>“救命!救命!”>我陪洞山良价师父回山的路上,听见他的喊声,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洞山良价师父微微一笑,走进去,到了病床旁,那庵主仍然喊:>“救命!救命!”>洞山师父一不说空空禅话,二不卖弄玄玄机锋,只是微笑点化:>“救什么命?”>那庵主一震,从病榻上缓缓抬起头,打量了师父一番,眼光一亮,问:>“难道你就是药山之孙、云岩之子吗?”>我看见师父眼光一凛,回答:>“不敢当!”>那庵主竟合掌作礼:>“谢谢方家送我。”>说完,瞑目入定,竟迁化了。>有人问师父:这庵主逝去之后,往何处去了?师父合十作答:>“火后一根草,躯亡心常在。”>我是要到很多年之后,才领悟他们之间直生直死毫无疑虑与挂碍的心情。>如同很多年之后,我才领悟洞山师父和师兄的一段对话:>“师父,您平时常要我们行鸟道去修行,不知什么是鸟道?”>“一个人都不见、不遇的地方。”>“怎么走到这种地方?”>“脚下随心随缘,无思无想,便可走到。”>“喔,行鸟道,就是修行到本来面目吗?”>“你为什么把生命颠倒了?”>“我怎么颠倒了?”>“如果没有颠倒,为什么还要把本来面目去修行?”>“什么是本来面目?”>“不在鸟道上修行。”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