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骞苏弥 尉迟公与海清寺塔

尉迟公与海清寺塔
尉迟公与海清寺塔花果山间的民间传承把海清寺塔与尉迟公相联系,此也与唐僧的本事相关。元吴昌龄所作《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中,在朝廷大员李世謮、魏征、林如晦、房玄龄、殷开山、程知节、虞世南、柴绍中,突出了奉圣旨为唐僧赴西天取经而饯行的尉迟公。唐僧对尉迟公很熟悉,他对尉迟公说:“此位莫非是尉迟老将军么?”尉迟公对唐僧很客气:“不敢!不敢!”唐僧对尉迟恭的身世很在意:“久闻老将军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定下六十四处烟尘,擅改一十八家年号。贫僧只看得几卷经文,不知上拜威严。请老将军试说一遍。”其后,唐僧与尉迟恭一问一答,以至尉迟恭终于请求唐僧为他摩顶受记,并取一个法名。在应唐僧所询,演说自己为唐太宗保驾救他一命的过程中,这位大唐开国功勋老将军已经超凡脱俗,自认为出家佛徒,拜称年轻的陈玄奘为“师傅”了:“师傅道俺杀生害命也罪何该,想当日尉迟恭怎想到今日持斋戒。……救度俺众生们可便离了苦海,师傅那片虔心,我可也无挂碍。正按着救苦救难得这观自在.……愿大唐师傅,疾疾而去,早早的归来!如此虔敬唐僧又因杀人太多而歉疚畏惧的尉迟恭,在唐僧家庙海清寺团圆宫的后院建造一座佛塔,以寄寓深刻的祈愿以及超度亡灵的企望,是情理中事。祖籍朔州善阳的尉迟恭,虽说是南征北讨,东荡西除,一生中的主要活动还是在陕、洛中原一带,匡扶大唐,长安供职,到贞观时分,人已老迈,为什么要巴巴地远涉重山复水到东海之外花果山下的大村,建一座九级八面十数丈高的纯砖浮屠?缘由只有一个,花果山下的大村为唐僧父亲陈光蕊的故里,大村海清寺里有唐僧的家庙,有陈光蕊的“遗冢”,作为唐僧为之主持戒礼的徒弟尉迟恭为自己的师傅大唐高僧陈玄奘的家庙起一座九级浮屠,更是情理中事。笔者儿时,跟随老师由新浦(今连云港市府所在地)“远足”至大村,海清寺塔下,浓荫老树,清幽塔院,九级云梯,一方净土……其庄正肃穆的景境,至今历历萦怀。云台山志的作者顾乾所看到的古塔,一定更加古朴、端凝。他在罗列云台山胜景时,胸膺间会起伏着陈光蕊非凡家事的震骇,诗话、杂剧、小说、口传的江流儿故事,为顾乾的笔端添加了浓墨,这位好古尚文的晚明贡生写下了四个字:“塔影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