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岳飞救的是哪个皇帝 盤點宋朝真正的4大名將,岳飛僅能排第二,第三號稱機動防禦大師

火烧 2022-09-25 21:13:49 1065
盤點宋朝真正的4大名將,岳飛僅能排第二,第三號稱機動防禦大師 歷史上,每朝每代都出現過不少傑出的名將,而宋朝雖有「弱宋」之名,但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裡,卻也是出現過數位在歷史上都排的上號的名將,而這裡

盤點宋朝真正的4大名將,岳飛僅能排第二,第三號稱機動防禦大師  

岳飞救的是哪个皇帝 盤點宋朝真正的4大名將,岳飛僅能排第二,第三號稱機動防禦大師
歷史上,每朝每代都出現過不少傑出的名將,而宋朝雖有「弱宋」之名,但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裡,卻也是出現過數位在歷史上都排的上號的名將,而這裡,主要盤點下其中最頂尖的四位名將,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吧。
TOP、4 劉錡
劉錡出身將門,是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相貌俊美,善於射箭,聲如洪鐘。自幼隨從父親劉仲武征戰,南宋建立後,劉錡升任隴右都護,在同西夏的作戰中,多次獲勝,頗為西夏軍民畏懼。之後受名臣張浚提拔,參與富平之戰,劉錡「身先士卒」,抗擊金兵,激戰半日,勝負未分。但因環慶經略使趙哲棄軍先逃,導致宋軍全線潰敗。
之後劉錡又奉令馳援川陝宣撫司都統制吳玠,參與仙人關之戰;在公元1137年,劉錡統管重建的三衙軍及王彥所部「八字軍」,將其整編為六軍十二將。在公元1140年時,劉錡率約2萬人的「八字軍」及全城軍民與金兀朮親自率領的10餘萬金軍主力決戰,取得了順昌之戰的勝利;此戰,金國主力「鐵浮屠」和「拐子馬」損失過半。
順昌之戰對宋軍抗金的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史稱「順昌之役,敵震懼喪魄,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後不久,劉錡出兵至柘皋,與10萬金軍相遇,取得柘皋之戰的勝利;在劉錡晚年時期還取得皂角林之戰的勝利,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中,劉錡親自指揮的有三次,參與的也有數次,名將之名,當之無愧,死後獲謚「武穆」,並追封為吳王,加太子太保。
TOP、3 孟珙
孟珙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其父親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在公元1233年時,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而後在公元1234年時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
孟珙最偉大之處在於建立起一體化的防禦體系,抵抗蒙古入侵,確保南宋政權挺過了宋蒙戰爭的前十餘年。他指出,長江從上游的秭歸到中游的壽昌防線漫長,既有渡口,又有關隘,處處防守的話令人堪憂,因此必須傾全國之力守住荊襄一帶。後來襄樊的失守直接導致南宋滅亡,證明了京湖對於南方政權的重要性。
孟珙貢獻最大的是藩籬三層理論,「藩籬三層」是具有遠見卓識的,尤其是當時不被重視的第三道防線。孟珙已經指出蒙古軍從雲南、廣西迂迴進攻湖南的可能性。可惜,在孟珙去世六年後,忽必烈、兀良合台等人過吐蕃、滅大理、入湖南,得到了應驗。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故而有「機動防禦大師」之稱。
TOP、2 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公元1128年到公元1141年,岳飛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無一敗績。在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而後在公元1134年時,岳飛又率軍收復襄陽六郡。在公元1136年時,岳飛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在公元1140年時,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所殺。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TOP、1 李繼隆
李繼隆是北宋初年名將、外戚,樞密副使李處耘長子、明德皇后長兄。早年以恩蔭補任供奉官,在宋太祖時參與攻滅南唐、北漢,並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頗有斬獲,以功授鎮州都監。其後隨大將崔翰、潘美於滿城、雁門兩次擊敗遼軍。在公元985年時,率軍擊破擾邊的党項首領李繼遷擾邊,次年再隨大將曹彬北征幽州,並全師而還。
之後改授滄州都部署,在宋軍於君子館戰敗後退保樂壽,因而受宋太宗趙光義的責罰。在公元988年至公元989年間,李繼隆接連在唐河之戰、徐河之戰中大敗遼軍,使宋遼戰爭形勢為之一振。在公元994年時,李繼隆以河西行營都部署西破李繼遷,擒趙保忠(李繼捧)。次年,任靈、環十州都部署,可惜西征無功。
宋真宗即位後,被解除兵權,加使相銜出守鎮安軍。澶淵之戰時,受任駕前東西排陣使,與大將石保吉統軍抵禦遼軍。李繼隆去世後,獲贈中書令,謚號「忠武」。有人認為,李繼隆才是宋朝的第一名將,因為他對面的是巔峰時期的遼國和巔峰時期的西夏。
其實在宋朝歷史上,武將們一直被文官們壓制,但誕生出的名將還是挺多,除了以上四位外,還有高懷德、潘美、楊業、種世衡、牛皋、韓世忠、吳玠等等;但是這些名將和以上四位名將比起來,還是略有差距。其實吧,劉錡才算是被埋沒的名將,他的能力和功勞絲毫不弱於岳飛,尤其是順昌之戰,一舉殲滅金國精銳過半,這等功績和能力,卻被埋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