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国演义中割发代首的人是 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火烧 2021-10-22 12:17:14 1052
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图霸业,首先要维稳,确保大小集团起码在名义上服从中央。淮南袁术称帝,维稳底线告急,曹操起兵讨伐。行军途中,颁布一条纪律,不得损坏庄稼,谁违纪,杀

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图霸业,首先要维稳,确保大小集团起码在名义上服从中央。淮南袁术称帝,维稳底线告急,曹操起兵讨伐。

行军途中,颁布一条纪律,不得损坏庄稼,谁违纪,杀谁。偏偏他的马儿受惊,踩坏了一大块麦田。行军主薄不敢定他的罪,曹操欲拔剑自刎,郭嘉说了句法不加于尊的话,曹操借坡下驴,割了头发代替砍脑袋。

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如今是成语了。《三国志》里有近百字的记载,《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也有更详细的润色。本文所引所议,皆以小说为准。

关于这个桥段,历来争议颇多,有的赞扬曹操严于律己,有圣贤之风;有的诋毁曹操避重就轻,是奸雄之行。老赵以为,前者褒得有些滑稽,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怎么会自律?后者贬得又太刻薄,没有弄清楚当时的具体状况。实际上,割发代首是曹操玩的技术活儿。

非常时期的非常立法

曹操一生戎马,立法无数,独这次所定的纪律或称军法,有点不伦不类。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并皆两个字,让我想起一些刚学会写公文的小秘书最爱使用的一律、严禁等词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刀切,不管情节轻重、罪行大小,统统杀头,毫无弹性可言,这种立法,很容易造成执行难。

以曹操的法家才智,当不至于如此小儿科,只能理解为非常时期的一次非常立法了。

三国演义中割发代首的人是 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三国鼎立之前的那几十年,诸侯太多,到处烽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粮食供给成了全国性的大问题。别以为曹操雪藏了汉献帝,全国人民都得给他纳粮,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曹操与他所统治的河南山东一带的百姓一样,都没有隔夜粮,全靠当年收割满足当年所需。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为了保护庄稼而临时立法,自然不能走常规化的老路子,一刀切就成为必然。就好像某些领导在危急时刻,要给下属下死命令、压死任务一样,没有商量余地,必须完成。

如果曹操当时置已经长熟的庄稼于不顾,任由军队乱马齐踏,遭殃的就不光是辛苦了一季的百姓了,百姓没有饭吃,拿什么去养活朝廷那帮官员和庞大的军队?如此看来,并皆斩首的非常立法有其积极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