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解密: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解密: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因此在1453年帝国灭亡前,西欧人将其称为「东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尽管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其皇帝和臣民却将自个视为罗马人。在从330年到1453年这11个世纪的时间里,「拜占庭帝国」从来没有成为过这个国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称,其臣民也从来不曾将自个称为「拜占庭人」,或将首都新罗马称为「拜占庭」。对于那些以罗马帝国正宗继承人自居的东罗马人来讲,这并不自相矛盾。尽管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非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萨珊波斯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也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如果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讲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

一直到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Corpus Historiae Byzantinae)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Imperium Byzantinum)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林)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
中国文献
拂菻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以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她命名为「大秦」 。)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著《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所附西方诸国作「拂懔」,道世《法苑珠林》卷三九及所引《梁职贡图》作「拂懔」,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大拂临」,杜环《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各种异译都是伊兰语族的Frwm(粟特语作Frōm)、Purum(安息语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语)等的汉字对音。19世纪末在蒙古高原发现的8世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作Purum。学者们多方考定,以上各种叫法,都出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名称——Rūm(روم)。杜环的《经行记》和两唐书西域传对拂菻国的物产、建筑、民俗等情况有详细记载,但两唐书中的记载据以为有一部分系从唐代长安情况类推而来。在唐代,长安与拂菻之间,西突厥汗廷与拂菻之间都有频繁的使节和商旅交往,特别是西突厥曾与它联合对抗波斯的萨珊王朝。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当自该地传来。《元史》卷一三四爱薛传有「弗林」、「拂林」,戴良的《九灵山房集》卷九有「拂林」,据学者考证,此「拂林」当是Farang一词的音译,乃阿拉伯、波斯人对欧洲的称谓,亦即《明史》之佛郎机,非北魏、隋唐时期的拂菻。
- 上一篇
男生说凑合凑合你应该怎么回答 有人说凑合算我一个吧!我该怎么回答
有人说凑合算我一个吧!我该怎么回答 有人说凑合算我一个吧!我该怎么回答楼主你好这样的人明显就是在故意的损你,你大可不必念及那么多事情直接回击他就好了“你还凑不了一个人”“狗咬我,我不会咬狗”有人说我,
- 下一篇
The money game 英语谚语: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The love of mo ey i the root of all evil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The love of mo ey i the root of all 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