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云在蜀国是什么地位 赵云在蜀汉的真正地位竟是这样的?可惜当初没投曹操

火烧 2021-09-05 15:31:17 1077
赵云在蜀汉的真正地位竟是这样的?可惜当初没投曹操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赵云在蜀汉的真正地位竟是这样的?可惜当初没投曹操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

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操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

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街亭之战不用魏延,吴壹而用自己好友马良的弟弟马谡,包括被曹孟德称为锦马超的马孟起在蜀汉除了镇守西羌,终其一生也没有较大的发挥其将才。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一百八十人,领衔的是谁?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第二个原因,赵云是政治斗争失败者。

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而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

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赵云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一直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赵云犯了为官的几大禁忌,又时运不济,故虽一生任劳任怨,也只能是死后封侯。当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于如此结局。

赵云在蜀国是什么地位 赵云在蜀汉的真正地位竟是这样的?可惜当初没投曹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