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半月内天气预报 解密:嘉庆帝为何能在半月内铲除先朝宠臣和?
解密:嘉庆帝为何能在半月内铲除先朝宠臣和?
初四日,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当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种种不法情状,这可能是经嘉庆特别授意的。
初八日,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 、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
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命其讨论定罪,也就是要他们都表个态。嘉庆在上谕中处处谴责和获罪于先皇乾隆,那么在大丧期间处置这位先皇的宠臣也就名正言顺了。
正月十六日,直隶总督胡季堂议覆奏折首先上达,折中称和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嘉庆御批: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实际上,就是以此折定下了基调。同时,嘉庆又发布了一道上谕,重申和的二十大罪状,并有所补充。
正月十八日(1799年2月22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福长安照朋党拟斩,请即行正法。嘉庆表示,和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国体起见,于万无可贷之中引入议亲议贵之条,免其肆市,加恩赐令自尽。福长安改为斩监候,但要让他在牢房里跪视和自尽。就这样,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
首恶既除,嘉庆马上收兵。除和的亲信伊江阿、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嘉庆下令对其余由和保举升迁或曾对和贿赂奉迎者均不予追究株连,免兴大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处决和以后,各地督抚议覆的奏折才陆续到达。这些督抚大员不论平日与和关系亲疏,都知道和已难逃一死,因此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稍涉含混外,其余都称和罪大恶极,应立正典刑。嘉庆在对这些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自己处置和乃迫不得已,朕不得已之苦衷,天下臣民当共知耳,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嘉庆感到,和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就只有毫不留情地铲除他。
但是,和贪名太甚,后世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财富。那么,和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有人说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此说影响最大,甚至被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清稗类钞》竟称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八亿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和再贪,也不可能在二十余年里聚敛到相当于全国十几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和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当和待罪狱中,对着窗外元宵之夜的明月,曾感悔赋诗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但到底是谁误了他呢?
据说和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不料最终他和自己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其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一场梦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