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仁宗下一个皇帝是谁 清仁宗琰传:内禅继位惩处和,镇压起义闭关锁国

火烧 2022-07-09 22:14:18 1138
清仁宗琰传:内禅继位惩处和,镇压起义闭关锁国 琰是清高宗乾隆的第15个儿子。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十月初六日,琰诞生在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他长得高鼻梁,宽面颊,貌相俊秀。由于生活在富贵的帝王之

清仁宗琰传:内禅继位惩处和,镇压起义闭关锁国  

琰是清高宗乾隆的第15个儿子。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十月初六日,琰诞生在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他长得高鼻梁,宽面颊,貌相俊秀。由于生活在富贵的帝王之家,他具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自幼便受到了严格的贵族教育,举止端庄凝重,为人内向多思,因此很得乾隆器重。

一、内禅继位惩处和

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33年)立为皇储的。乾隆按照雍正时定下的规矩,将琰的名字写在诏书上,然后把诏书密封起来,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乾隆皇帝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身体又非常健康。一晃20年过去了,琰仍呆在皇储的位置上。在这期间,他被封为嘉亲王,逐步由弱冠少年越过了青年时代而步入了中年。乾隆六十年,垂垂老矣的乾隆皇帝决定举行内禅让出帝位,自己退为太上皇,这种帝位传接方式在清朝历史上是惟一的一次,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也不多见。

1796年正月,紫禁城里举行了庄严的内禅仪式,琰陪同乾隆到奉先殿等处行了礼,又在太和殿接过了乾隆亲授的宝玺。这样,他正式进入了皇帝的角色,年号嘉庆。然而,在登基后的最初几年,嘉庆根本谈不到有何作为。因为太上皇乾隆仍贪恋君临天下的权势,宣称自己健康状况依然很好,每天都是勤勉不倦地处理政事。所以继续把握着朝廷中的一切军政大权,各项用人理政的措施都要由他决断。直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89岁高龄的乾隆一命归天,嘉庆至此才开始亲政,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嘉庆从乾隆手中继承的,不但有君临天下的权势,还有夕阳西下、悲风不息的动荡时局。乾隆朝是清王朝盛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乾隆在他统治的前期励精图治,使清朝的统治达到了强盛的顶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耕地、人口有了显著增长。乾隆中期,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7.8亿多亩,超过了明末耕地的最高数字,比顺治时期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到乾隆末期,全国人口也急剧增加到3亿左右。在政治上,乾隆前期多次蠲免赋税,革除苛政,打击朝廷朋党,惩治不法官吏,一度出现了奋发有为的局面。但是,从乾隆中期开始,大清的国势走上了下坡路。

首先,吏治陷入了腐败的泥淖。乾隆陶醉于所谓的盛世景象之中,志满意骄,自以为是,对一些切责时弊、指陈自己过失的意见总是十分反感。一班朝廷大员为了迎合乾隆的虚骄之心,刻意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乾隆的心腹重臣和,任军机大臣24年,深得乾隆的倚重。他凭借手中的权柄,在朝野上下结党营私,横行不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时的官吏若想得到肥缺、尽快升迁,都要巴结和,向他送纳重贿。和贪财嗜货,多方搜刮,聚敛了惊人的财富。由此上至朝廷,下到地方,贪赃枉法的风气十分盛行。乾隆为此曾诛戮了一批贪官污吏,其中包括不少督抚大员,但他并没有采取多少彻底的措施,因而逃避了法网的贪官污吏大有人在。官场上依然充斥着一片乌烟瘴气。

明朝仁宗下一个皇帝是谁 清仁宗琰传:内禅继位惩处和,镇压起义闭关锁国

其次,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始于康熙中叶,到了乾隆后期,土地集中的现象已经极为严重。有人指出当时的状况是:占有土地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二,其余十分之八九的人,不是沦为佃户,就是变成乞丐或流民。官僚地主占有着大量土地。如直隶怀柔的大地主郝氏,家有上等良田1万多顷,军机大臣和占田8000顷,甚至连他的奴仆也有人占田达600多顷。广大的贫苦百姓则多是没有立锥之地。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朝不保夕。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二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城就有8000多乞丐冻死在街头,其惨象令人触目惊心。与此同时,统治阶级的生活与贫苦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乾隆皇帝喜欢炫耀,他先后6次南巡,又曾5次巡幸五台山,5次告祭曲阜,7次东谒祖陵,两次巡游天津……再加上连年用兵,耗资无数,劳民伤财。在皇家婚丧寿庆的仪式和众多的园林工程中,乾隆更是大肆铺陈,尽情挥霍。清初的社会风俗崇尚俭朴,官僚地主们的穿着多用土布、黄麻制成,冬天穿皮衣的人也不多见。到了乾隆末期,社会风气由俭入奢,变化极大。官僚、地主、商人各阶层无不沉浸在奢华的氛围中。在繁华的扬州城里,富商大贾们竞相挥霍,耗费巨资营建私宅,添置歌童舞女,平时总是华衣美食,炫耀浮嚣。统治阶级的纸醉金迷和贫苦百姓的备受煎熬,预示着社会的衰败和动荡。

第三,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在官僚、地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社会矛盾激化了,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乾隆中叶之后,先后爆发了山东王伦起义、甘肃少数民族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湘黔苗民起义等规模较大的武装斗争。下层人民各种方式的反抗斗争如澎湃汹涌的波涛,强烈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使它日益走向衰亡。

上述情况表明,摆在嘉庆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要扭转衰败的政局、中兴国家大业的担子相当沉重。为了扭转衰败的政局,嘉庆皇帝以铲除和打响了亲政的第一炮。早在亲政以前,嘉庆已经洞悉和的奸佞贪婪,只是自己手中无权,无法对他采取行动。

乾隆的去世给当时的政局带来了转机。在乾隆去世后的第二天,和就被嘉庆撤除了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遭到了软禁。御史王念孙等人此时纷纷出来揭发和的罪行,要求皇上将其严加惩办。他们的想法正对了嘉庆的胃口,在半月之内,嘉庆宣布了和的20条罪状,将他逮进了大狱,随后又下令将他赐死。和的一班亲信,如福长安、苏凌阿、吴省兰等人,也分别被定罪降黜。

和被逮捕下狱后,他的家产被嘉庆下令抄没入官。和砷在他当权的20多年里,巧取豪夺,广蓄家私。他被抄没的家产共有109处,约有83处没有估价,仅算其中已估价的26处,价值就达2.2亿两白银。后来有人估计,和的整个家产可折合白银8亿两之多。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约7000万两白银,和一人的家产就相当于朝廷10余年的总收入,真是十分惊人。嘉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了和,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人们在灰暗已久的现实中见到了一线曙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