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力士 李隆基当太上皇后,高力士还想发财,导致最终送命
李隆基当太上皇后,高力士还想发财,导致最终送命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京城长安经过安禄山之乱的战火,总算是有了点繁荣的样子。这个时候,因躲避乱匪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回来了。他来的时候,儿子李亨的皇位已经坐稳,这事就显得很尴尬。最后,李亨便尊父亲为太上皇,李隆基就在兴庆官里养起了老。
虽然李隆基安心了,可他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却有些失落。以前他在皇帝身边说一不二,现在却没有实权了。
李隆基搬到兴庆宫后,皇上李亨每天都恭恭敬敬地来给父皇问安。问安的队伍浩浩荡荡,每次都停在兴庆官外。
高力士发现,皇上轿前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太监,他就打听那个大太监是谁。有人告诉他这人叫李辅国。高力士在宫中多年,大小太监都有印象,却记不起谁叫李辅国了。
高力士又找了相熟的太监袁公公,问这个李辅国是个什么来路。
袁公公说:李辅国就是当年御马监里喂马的小太监小三子呀。
高力士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当年在御马监里,的确是有个小太监叫小三子。那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谁想到他竟然成了大太监。
袁公公又对高力士说,那个小三子在御马监里待了几年,后来又到太子李亨身边。正赶上安禄山叛乱,李辅国便帮着李亨招兵买马,把乱匪打败,为太子坐到龙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亨便赐他姓李,又给他取了个名字,李辅国。
高力士吸了口凉气,在皇家有大臣太监被赐姓就算是无上的荣耀了,再加上辅国这个名字,就更厉害了。没想到那小子飞黄腾达,爬得这么快。
那天早晨,皇上又来兴庆官问安。等皇上进去见父皇,轿子停在兴庆官外,高力士便走上前几步,故意在轿前咳了两声。
李辅国抬头见到高力士,马上施礼说:是高公公呀,这几天一直没腾出空来看望您,实在抱歉呀。
高力士拿架子拿惯了,故意拖长了音问:你是谁呀?
李辅国不卑不亢:我就是当年御马监里给您喂马的小三子呀。
本来李辅国对高力士已经相当客气了,可高力士从骨子里既瞧不起他又忌恨他,心里想着和他搞好关系,可嘴巴却不听话:原来是小三子呀,我一直在深悔一件事,当年我的鞭子下得太狠了,打到你背上都出了血,不知道你的伤好了没有?
高力士这话无异于当众揭了李辅国的伤疤。
当年,御马监里一匹马得了病,李辅国几夜不眠不休地守着,不敢有半点怠慢,但马还是瘦下来不少。正好那匹得了病的马是高力士的爱马,他一见爱马瘦了不少,就生气地问这匹马是谁喂的。小三子说是他。高力士不由分说,扬起鞭子来就往小三子身上抽去。
高力士越抽越来劲,小三子身上留下一道一道的血痕,最后御马监的管事太监过来苦苦劝阻,高力士这才住了手。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现在高力士却提起来,并且是当着众多太监、大臣的面,无疑是给李辅国难堪。
李辅国却还是笑着脸,说:我怎么敢忘呢,一想起便觉得背上疼,还得感谢高公公赐我那几鞭子。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当个有实权的太监,现在我终于实现梦想了。说着阴笑了两声。

高力士脊梁骨微微发冷,心想这个李辅国怕是不好对付,但又想,自己有太上皇撑腰,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二、枕上做文章
过不到一个月,兴庆宫里发月钱,数量明显减少了。
原来,兴庆宫里平时的吃穿用度以及那些太监们的月钱,都是皇宫里统一发放的。以前发的跟在皇宫里时一样,可这个月怎么突然降下来了呢?
高力士预感到,这是李辅国在报复自己,就怒气冲冲地问皇宫里的太监:你们这是欺负兴庆宫的人吗?
太监说:李公公说了,现在乱匪刚退,国家还不稳定,宫中的花费一定要节省着点。不光是兴庆宫,我们皇宫里的也都减了。
高力士心想,糊弄鬼呢,又去找李隆基,可诉了半天苦,李隆基却说:我皇位都不争了,为了国家大局,少得两个钱又有什么好争的?
高力士知道,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是过去雄心勃勃的皇上了,只好作罢。
以后几个月,每个月的月钱都在减少,弄得兴庆宫的太监手里都很紧。那些小太监撑不住了,纷纷来找高力士,说这太监当不下去了,还不如当乞丐呢。高力士心想,小三子这一招够狠的,难道自己就这么逆来顺受吗?
这一天,高力士看到一个百姓抱着一个包袱,在宫门外徘徊,眼睛还不住向宫门口看去。高力士就让几个小太监把那个百姓叫过来。
那个百姓见到高力士战战兢兢的,高力士叫他不要紧张,慢慢说来。他就说,他叫刘海,家在京城,他这里有宫中旧物,想献出来。
刘海打开包袱,高力士就见是一对瓷枕,上有龙凤呈祥的图案,便知是一对鸳鸯枕,就是专供夫妻枕的。他再一看,这对鸳鸯枕正是兴庆宫中旧物,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安寝的榻上的。这对瓷枕可是他们枕了多年的心爱之物。高力士知道太上皇成天想念杨贵妃,如果让他看到这对瓷枕,肯定很高兴。
高力士就问那个刘海,是怎么得到这对鸳鸯枕的。
刘海就说,当年安禄山的乱匪入京,在京城里大肆烧杀抢掠,连皇宫也不能幸免。皇宫里值钱的东西,都叫那些乱匪抢了个遍。等乱匪走了,京城里的百姓也趁机想发点财,纷纷到皇宫里抢东西。可刘海胆子小,不敢进皇宫,去了兴庆宫。
等刘海进了兴庆宫,才发现里面值钱的东西几乎都叫人拿走了,他在宫里转了半天,就看到一张床上有一对瓷枕,就想不管孬好,拿点东西回去吧,就抱了那对瓷枕回去了。
刘海又说:这些年,我一直珍藏着这对瓷枕,现在太上皇回来了,应该归还皇宫才是。所以我就来了。
高力士便想到让刘海给李隆基献枕,博得太上皇的高兴。可两人刚要进宫,高力士却突然又生了个主意,喊住刘海悄声问:你想发财吗?又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刘海越听越点头,脸上兴奋得不得了。
不长时间,刘海在高力士的带领下,抱着枕头进了宫。高力士向上禀报:太上皇,当年您和贵妃娘娘枕的鸳鸯枕找到了。
李隆基正睡得昏昏沉沉的,听说是鸳鸯枕,立即从床上坐起来。刘海打开包袱,里面却只有一只瓷枕
李隆基一眼就认出了鸳鸯枕,立即老泪纵横,说:这枕头,我本想这辈子再也见不着的,没想到……又问刘海,另一只枕头呢?
刘海忙解释说:太上皇,这鸳鸯枕是我父亲从安禄山敌军中所得,现在我父亲死了,我也不知另一只的下落,只是找到一只就献上来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唉,罢了,罢了,人都不能齐全了,何况枕头呢?又摆了下手,说:赏他十两纹银。高力士在下面应了一声,就把刘海领出来。
高力士向太上皇献了瓷枕后,这几天一直在观察他的动静,见他没事就拿起瓷枕来,来回地摩挲着,还叹气:可惜只有一只,两只再也凑不到一起了。他知道太上皇睹物思人,又想起在马嵬坡死去的杨贵妃了。
高力士便趁机进言:皇上,那对鸳鸯枕或许还能找到呀。
这句话正说到李隆基的心坎里.就问高力士:怎么个找法?
高力士说:就算百姓人家丢个东西贴张告示还能找到呢,别说咱们皇家了。
李隆基觉得有理,他立即吩咐高力士,贴出告示悬赏,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把另一只枕头找到。
高力士马上按太上皇的意思写好了告示,悬赏另一只鸳鸯瓷枕,并把瓷枕的图案画在上面。告示上说,谁要是能找到那只瓷枕,就能得到赏银一百两。为了鼓励大家踊跃献枕,凡是来献枕的人,都能得到十两赏银。
相关文章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历史上的高力士:一心辅佐唐玄宗反对弄虚作假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一生忠于唐玄宗的高力士为什么会沦为历史奸臣?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唐玄宗为什么会如此重用宦官高力士?他们是什么关系?
- 杨玉环和高力士 杨贵妃有没有狐臭 高力士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高力士为何向唐玄宗推荐已是玄宗儿媳的杨玉环?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唐玄宗宦官高力士是怎么死的?高力士墓在哪里?
- 高力士给李白脱靴的故事 【高力士简历】一生忠于唐玄宗的高力士为何会沦为历史奸臣
- 李隆基和高力士的关系 一生忠于唐玄宗的高力士为何会沦为历史奸臣
- 唐朝高力士是什么人物 高力士和杨贵妃,高力士跟杨贵妃是什么关系
- 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在真实的历史里是“千古贤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