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猴子的“缓和行为”有什么意义

火烧 2016-11-24 06:56:41 1052
弱小动物在碰到强壮动物时,常常会做出平息对方凶性或杀气的动作,以达到压抑其攻击情绪的目的,这叫做“缓和行为”。 雄猴往往希望接近带仔猴的母猴,而母猴却会行凶不让亲近,仔猴也会哇哇大叫。这时,雄猴为了压抑对方的反抗性,先作友好的舞动,以讨好仔猴,母猴见到这一

弱小动物在碰到强壮动物时,常常会做出平息对方凶性或杀气的动作,以达到压抑其攻击情绪的目的,这叫做“缓和行为”。

雄猴往往希望接近带仔猴的母猴,而母猴却会行凶不让亲近,仔猴也会哇哇大叫。这时,雄猴为了压抑对方的反抗性,先作友好的舞动,以讨好仔猴,母猴见到这一情景,也就与雄猴和平共处了。

为了消除敌对情绪,不论是雌和雄、雄和雄或雌和雌,两猴相遇互碰身体,接触体毛,敌对的心态就会大大减少,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猴群里,常常出现因一只强壮者的挑动而引起打群架。此刻,只要一只猴子出来精心地为这个“肇事者”梳理体毛,把它的疯狂心态安抚下来,整个猴群就会立即太平无事了。

强者欺侮弱者是动物世界里常见的事,不过弱小动物一见到强壮动物时,只要做出缓和动作也就没有事了。例如生活在哦眉山的众多猴子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况,一只凶猛的大猴子向另一只猴子蹿来,而后者一见前者的到来,马上转向,背对来者,并扭动屁股。“给屁股看”,这在人类中是一种令人恶心的行为,但在动物中却是缓和争斗紧张气氛的表现。此时,来者也会同样做出扭屁股的动作,这种状况,在动物学上叫做“无挑逗性”行为。

科学家发现,鸟类也有缓和行为。例如鸟类在求爱时,雌鸟常常会因不愿意而对雄鸟进行攻击,但雄鸟一见此情,就会找来食物送给雌鸟,以得其欢心而达到求爱的目的。

关键词:猴子 缓和行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