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物也能采矿
说起矿区,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面:工地上机器轰鸣,巨大的抓斗,把大量的矿石送到载重卡车上……
然而这种采矿方式,仅仅适合于开采富矿,对一些贫瘠的矿区,机械采矿和冶炼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失去开采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就利用生物来解决这个难题。
例如有些铜矿石含铜量很低,没有提炼价值,但浪费掉又很可惜,而细菌却正好能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作用。人们把矿石堆积在池水中,让一些特殊的细菌在池水中大量繁殖,它们把矿石中的硫化物氧化成硫酸,而硫酸溶液又能把铜矿石中的铜溶解变成硫酸铜溶液。这样,我们从硫酸铜中提取铜就方便多了。
生物采矿有时还需要动物和植物同时参与。
在金属元素家族中有一名成员叫钽,它属于稀有金属,提炼困难,因此价格极为昂贵。以前,人们只能从实验室中提炼出少量的钽,作为重要的研究材料。后来发现,有一种叫紫苜蓿的植物能吸收钽,这一下,给生产较大数量的钽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是,人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麻烦,因为紫苜蓿是一种很好的牧草,如果把它全部烧成灰,再从灰中提炼钽,大量的牧草就浪费掉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紫苜蓿的花粉中含钽量特别高,于是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人们在紫苜蓿牧草区放养大批蜜蜂,利用蜜蜂担任提炼钽的“二传手”。也就是说,请紫苜蓿负责吸收土壤中的钽,请蜜蜂负责采集花粉和酿造蜂蜜,最后由人类从蜂蜜中提炼出宝贵的钽。这样,紫苜蓿用不着烧毁,蜂蜜经过提炼依然很香甜,还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生物采矿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这种采矿方式不需要大量复杂的设备,能把采矿、冶炼合二为一,不仅操作方便和降低成本,还特别适用于贫矿、废矿、尾矿以及矿渣的处理,起到了变废为宝的神奇作用。
关键词:采矿 紫苜蓿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