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草原上的狮子比羚羊少得多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动物:鹿、斑马、羚羊、猎豹和狮子等。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鹿、斑马、羚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啃食着鲜美多汁的青草,狮子和猎豹则成群或独自埋伏在草丛中,随时准备对这些猎物发动进攻。看到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草原上的狮子数量远比羚羊少,这些不同物种之间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吗?
![]() |
194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生态学家林德曼为我们揭开了这其中的奥秘。不过,他研究的不是草原上的生物,而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四周被沼泽环绕的湖泊——赛达伯格湖中的生物。他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把生物划分为好几个等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草食动物以吃草为生,属于第二营养级;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他发现相邻的营养级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奇的数量关系,即后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总量总是前一个营养级生物总量的1/10左右!林德曼称之为“1/10定律”。如果把这种关系按照食物链的顺序自下而上表现在图上,我们会发现位于最底层的植物数量最多,然后是草食动物,再是肉食动物,位于顶层的大型肉食动物数量最少,看起来就像一个下面大、上面小的“金字塔”,称为群落中的“数量金字塔”。
类似的规律同样也存在于非洲大草原上,即植物的数量是最多的,食草的鹿、斑马和羚羊其次,而狮子、猎豹这些金字塔顶端的捕食者数量最少。
- 上一篇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
眼睛通过检测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来观察外部世界。我们能够看见的红光、绿光、蓝光等光线,都是“电磁波”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具有不同的“波长”。波长390到750纳米的电磁波,其颜色像彩虹那样从紫到红渐变,它们处于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
- 下一篇
为什么交通规则采用“红灯停,绿灯行”!
大千世界,五彩斑斓,我们的双眼可以识别的颜色种类也极其丰富。然而,放眼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交通信号灯都让红、绿两个颜色唱“主角”,而且遵循同样的规范:“红灯停,绿灯行。”这究竟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有特别的“讲究”呢?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