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诗僧参寥 唐朝白话诗僧王梵志,所写的诗,有何风格特点?

火烧 2022-02-25 09:31:16 1070
唐朝白话诗僧王梵志,所写的诗,有何风格特点? 王梵志的诗,俚俗如话,在唐诗中可谓别具一格。像什么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好像现在雪村的翠花上酸菜的风格一样,特别独特。说起来,这

唐朝白话诗僧王梵志,所写的诗,有何风格特点?  

王梵志的诗,俚俗如话,在唐诗中可谓别具一格。像什么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好像现在雪村的翠花上酸菜的风格一样,特别独特。说起来,这诗不怕写的俚俗,但如果俚俗中能见到诸多的深意,那就不叫俚俗了,反而是一种比较难得的风格。但比如像传说中韩复矩做的诗:趵突泉,泉暴突,三个眼来一般粗,突突突突突突。还有大明湖,湖名大,大明湖里有蛤蟆,蛤蟆一捶一蹦达。之类,只是一味的老俗话,这就不叫诗了,所以成为大家的笑柄。又如文革时王铁人写的牛吃草,马吃豆,死皮流氓吃酒肉,苏联出了大老修,苏联人民把苦受。之类的诗也差不多,顶多算个顺口溜。再有我们家乡附近的一个名人--武训。他在为修义学乞讨时也编了好多此类的顺口溜,像什么:缠线蛋,结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还有我要饭,你行善,修个义学你看看等之类,虽然武训先生精神可嘉,但江湖夜雨还是觉得他说的这些不能称之为诗,诗贵含蓄,要有深意才好,不能一览无余,平直如大白话。

诗僧参寥 唐朝白话诗僧王梵志,所写的诗,有何风格特点?

王梵志这些诗,虽然多数好像一眼望去也是大白话,和武训的口号差不多,但仔细一品,就大不一样了。王梵志的诗中有深意,有辛辣的讽刺,绝对不能当一般俚俗之作来看。比如王梵志有一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贫富的差别,看这首诗写富家人的生活:

富饶田舍儿,论情实好事。广种如屯田,宅舍青烟起。横上饲肥马,仍更买奴婢。

牛羊共成群,满圈豢肥子。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里正追役来,坐着南厅里。

广设好饮食,多酒劝且醉。追车即与车,须马即与使。须钱便与钱,和市亦不避。

索驴驮送,续后更有雉。官人应须物,当家皆具备。县官与恩泽,曹司一家事。

纵有重差科,有钱不怕你。(大概是原文中缺字,王梵志的诗现在看到的,均出土于敦煌残卷,想必有缺失。)

俗话说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什么差役啦,打官司啦,有钱都好办呀。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这和可怜衣上身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情况可大不一样。呵呵,这倒像现在有些炒楼盘的富豪们,才不怕房价上涨呢,反而盼着房地产泡沫吹得更大些。富人对于官司科差是不怕的,不见县官与恩泽,曹司一家事?就像现在也是,很有钱的人多生几个孩子,街上撞了人,打了人,无非赔几个钱嘛。官家富户往往在一起形成如生物学上共生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都这样。

而穷人家又是一番景象:

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凄。两穷前生种,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