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VCD播放出的画面有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

火烧 2016-12-11 13:07:15 1046
我们大家都看过VCD机或计算机播放出的影片,当碰到VCD或VCD机质量较差时,屏幕中的画面常常会停顿、跳跃,或出现一种由许许多多小格子拼起来的图像,这些小格子就像是颜色、图案不一样的马赛克。出现这种现象与VCD上的信息存储方式和VCD机的播放工作原理有关。

我们大家都看过VCD机或计算机播放出的影片,当碰到VCD或VCD机质量较差时,屏幕中的画面常常会停顿、跳跃,或出现一种由许许多多小格子拼起来的图像,这些小格子就像是颜色、图案不一样的马赛克。出现这种现象与VCD上的信息存储方式和VCD机的播放工作原理有关。

VCD是一种将影视信息压缩后存储的光盘。播放时,VCD机或计算机将那些压缩后的信息读入后,进行解压缩,再将影像数据变成图像显现在屏幕上。解压缩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用硬件解压缩。这是由安装在影碟机里或计算机里的具有相应解压缩功能的回放卡来完成的。二是当播放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时,可用专用的解压缩软件,由CPU来完成解压缩工作。

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逐帧传送给显示器,显示器按每秒30帧(或25帧)的速率一帧接一帧地把画面显示在屏幕上,就产生了人物和影像的动感。如果下一帧的图像数据不能在预定时间送至显示屏幕,画面就会出现停顿,因而变得不连续了。通常,系统采用跳帧的办法来保证画面与声音的同步,即当画面生成速度太慢时,就丢弃那些来不及生成的帧,以跟上声音的播放速度,保持声音的连续,这时画面就会停顿和跳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来不及生成画面呢?VCD播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来不及生成画面,如CD-ROM或VCD质量差,显示卡显示速度低等等。这些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阻塞,使数据无法及时得到处理和传送,使播放不能连续。

由于VCD是将画面分成16x16的小方块进行压缩的,且很多帧是以前后帧为基础进行运动补偿或者插值产生的,因此正常情况下,每一帧都能按与前后相邻帧的关系算出来。画面上的每个16×16的小方块之间能很好地衔接,因而方块结构几乎难以觉察到。当然,如果你细心地观察,当画面变化较快时,还是能隐约地看到块状结构。这是因为相邻帧变化太大时,运动补偿及插值不能有效地压缩数据,为了把数据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损失更多细节以提高压缩率,结果,恢复出来的小方块画面有较大失真,不能相互很好地衔接,这样画面便出现极微弱的马赛克现象。

如果在播放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除了会导致画面的停顿与跳跃以外,还可能导致产生严重的马赛克现象。比如,若CD-ROM读错或读不出数据,则相应的小方块画面必然无法正确地产生,这些错误的格子就会显现在画面上,这在播放质量不高的VCD时是常见的。又如,若由于播放速度问题而产生跳帧,则可能使下一帧的数据因前面帧被跳过而无法正确恢复,也可能导致马赛克现象。

关键词:VCD 马赛克现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