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有人烧纸注意什么 每年都要烧纸钱给祖先,全都是蔡伦阴谋?他造了一堆纸却卖不出去,只好装死骗钱发大财…
每年都要烧纸钱给祖先,全都是蔡伦阴谋?他造了一堆纸却卖不出去,只好装死骗钱发大财…
东汉某年的一日清晨,平静少事的洛阳街道突然蓦地窜出了一声尖叫,凄厉的叫唤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行人停下了脚步、参着汗水的锄头凝固在了半空中,更别提饭锅里的菜也早因为一时疏忽而变成了惨不忍睹的焦黑状。
“我的天啊!这可怎么办啊!才几岁的人就这样……就这样……”
一名长相清秀的美男横尸在洛阳的街道中央,眼睛尚未阖上,嘴角渗着一丝鲜血,他的名字叫做蔡伦。
蔡伦的人生很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本是一名太监,后来靠着一双擅长手工的巧手,担任了“尚方令”的职务(负责制作与管理宫中器物,读者肯定听过“尚方宝剑” ,这就是“尚方令”负责制作的武器)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对书写用具产生了极大兴趣,当时的书籍文档大多分为两种:
一、竹简
优点:看起来很文青
缺点:超级重
二、缣帛

优点:轻盈而且很好摸
缺点:贵到靠北
蔡伦先生于是突发奇想,试图研制出第三种书写用具,要集结缣帛的柔顺触感,以及竹简的低廉造价,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纸。
不过事情往往不那么顺利,刚做出的纸质地极其粗糙,这也难怪,看看人家的配料表:树皮、破布、麻绳、渔网……清一色几乎是粗纤维,与其拿来写字,拿来当作砂纸说不定更好用。
蔡伦弄是弄出来了,但销路根本打不开,惆怅的蔡先生只差没到街上对着熙来攘往的人群说:
“我是练习时长两年半的个人造纸生蔡敬仲(蔡伦字敬仲),喜欢树、布、麻、网,PAPER!”
但是,洛阳的街坊民众仍对纸张不感冒。于是,故事又回到了最一开始。身心灵都受到莫大打击的蔡伦终于崩溃了。
不过,和我们想像不同的是,蔡伦并没有死掉。
聪明的蔡伦因为纸张销售不佳,决心把心一横,和妻子串通好假装重病死去,在经过反覆的练习后,一场改变时代进展的大戏就这么开始了。
蔡伦躺在街道上最显眼的地方,假装死掉,他的父母妻子接着赶来,哭得那是一个死去活来,只差没把远方的长城哭倒。这时,他们拿起蔡伦的发明──纸,一边哭喊,一边凄厉地说:
“可怜的蔡伦呀!您一生研制的发明,不但没有普及中原,反倒让您先走上黄泉之路了!不如就让火焰带走一切,正如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丽丝修女所说: '火焰乃灵魂之吐息,黑烟乃灵魂之解放,灰烬归于灰烬,灵魂啊,化作熊熊烈火吧!拉托姆!'”
蔡伦的家属点起火,抱起那些纸张就是一股脑的烧,随着火焰越发猖狂,一旁凑热闹的洛阳民众也纷纷凑了过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似乎看见了在火焰的另一旁,也就是蔡伦的棺木那边,有个人影坐了起来,本以为是自己花了眼,但是在定睛一看,那不正是早已嗝屁的蔡伦吗?
人群纷纷凑上前头,赶忙去确认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大难不死”的蔡伦幽幽地开口说道:
“当我经过奈何桥的时候,突然有好多好多的钱从地府幽暗的天空中洒落,上面写着我的名字。路过的鬼差见状便问我能不能分他一些,说可以帮我多享几年阳寿。我心想这也不亏,与其身怀万贯却无处可用,还得在地狱中受尽折磨,倒不如回来和大伙儿续续……我说聚聚。于是我把钱给了鬼差,他给我指了一条密道,然后就成了现在这样。”
蔡伦复活的事情立刻在街坊中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指名要购买他的纸回去烧。虽然故事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方,而且看起来很像小编自己唬烂出来的,但这确实是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故事,似乎也在无形之中为烧纸钱这项习俗多了一些可以拿来余谈的材料。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即便才艺再高,没点经济头脑那也是白搭!从此之后,纸张的神奇功效便这么在洛阳街坊迅速炸开了花,由此开始了纸在华人地区的普及。蔡伦的别出心裁,也为他换来了无限的财富与名声,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咳,虽然蔡伦后半生蛮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