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帕尔惨案是怎么发生的
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有一家生产农药的博帕尔联合碳化物工厂。1984年12月3日,这家工厂发生了毒气泄漏事件,污染了环境,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约有25万人不同程度地接触毒物而受害,其中有一半人被送进医院治疗,有250人中毒身亡。这场灾难还引起一系列后遗症,如孕妇流产、新生儿死亡等。它也给动物带来危害,造成受灾区中大量的牲畜、家禽及水域中各种鱼类死亡。这样的重大灾难性环境事故,令人震惊,举世罕见。
那么博帕尔惨案是怎么发生的呢?1984年12月2日晚上11点,上中班的工人发现装满异氰酸甲酯(MIC)的贮罐温度上升异常,便向厂部作了汇报,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立即来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指示。3日零点15分,操作工人发现生产工段内有MIC泄漏。控制室操作员发现贮罐压力迅速上升,超过了压力表刻度的极限。接着,他又听到贮罐内有异常响声,安全阀门发出刺耳尖叫声,罐顶水泥覆盖层发出破裂声。他打开废气净化器,但净化器却未能运转工作。凌晨1点,贮罐内的MIC通过废气净化器的管道大量向外泄漏,直至2点30分,安全阀门关闭,MIC才停止泄漏。在这其间,大约有2270千克的MIC以气态或液态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事后调查发现,贮罐内MI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贮罐内温度飞快上升,压力猛增,造成安全阀破裂,加上废气净化装置失灵,使MIC大量外泄。
MIC是剧毒化学品,当人吸入被MIC污染的空气,便出现胸、腹疼痛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失明、肺气肿,甚至窒息死亡等。
博帕尔惨案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它提醒人们:生产或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工厂应远离市区,应有安全操作规范,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一旦发生事故,工厂要有应急措施,及时制止毒物泄漏,及时疏散人群,及时医治、抢救中毒人员等。
关键词:博帕尔惨案 异氰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