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流湖泊的“营养”不能太丰富
自然水体虽然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向自然水体的排污也不能无所限制,否则就会因水体无法“消化”这些污水而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 |
富营养化的水体 |
水中的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水中的氧气并不富裕,主要靠水体流动来缓慢而持续地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每升清洁水中大约可以溶解8毫克的氧气,25升水里溶解的氧气才够得上人呼吸一次。所以,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向水中排污,使好氧菌极其活跃,水中的氧气就消耗得极快,一旦氧气枯竭,好氧菌就像被“掐住了喉咙”,再也无法进行“净水工程”了。
此时,水中的厌氧细菌开始“登场”。厌氧细菌不喜欢氧气,它会将污水中的大量碳、氮、硫等与氢“撮合”成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等,这些物质大多散发着臭气,因此,原本清净的水体开始发臭了。
![]() |
赤潮的形成 |
大量污水带着“营养”排入自然水体时,藻类由于得到大量营养而疯长,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等蓝藻大量涌上水面,争抢太阳光,水体表面就会出现一层黏腻的蓝绿色水华,甚至发出熏人的臭味。人类过度排污之前,好氧菌和藻类之间原本有一种“双赢”关系,好氧菌分解出来的无机盐供藻类生长,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好氧菌分解有机物。但当藻类过度生长而遍覆水面时,就在相当程度上阻止了水体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的过程,而且它们还会在夜间通过大规模的呼吸作用消耗掉水中仅有的一点氧气。
![]() |
鱼类很难在严重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生存 |
水体缺氧造成的后果,就是水体原本具有的净化功能丧失,原本有序进行的生物链断裂,水体生态系统遭破坏,水中的各种生物由于缺氧等原因而死亡、腐烂。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水面泛着大片蓝绿色的藻类,其间浮着因缺氧致死的大小鱼类的尸体,整个水体散发出阵阵恶臭⋯⋯究其原因,就是向水中排放了过量的污物,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除了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还会因为藻类或水草繁盛,底泥沉积太多而造成河道淤塞的现象,这就类似于现代人由于营养过剩而产生血脂偏高、血管壁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 上一篇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要多个国家联合建设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5个航天机构联合建造的大型近地轨道空间站,它的建设方包括了美国和俄罗斯两个航天强国,也有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等航天新秀,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多个航天国家联合建设的空间站,而此前的空间站,如苏联的“礼炮号”与“和平号
- 下一篇
为什么中国要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后,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最终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大型空间站。届时,它将和“国际空间站”共同成为人类载人航天的标志。“国际空间站”由多个航天国家共同参与建设,而中国的空间站将独立建设,那中国为什么要建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