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建立蜀汉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出生地在哪里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出生地在哪里
刘备出生地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出生地在涿郡涿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那么,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备为之付出了多少呢?
刘备剧照
刘备,汉景帝之子靖王刘胜的后裔,因此,刘备也应该算作是皇室血统,他为了幸福汉室确实是做了很多准备。刘备从小就异于常人,在刘备出生地那里,人们都知道有刘备这么一号人物,年纪不大,但心思却不小,在少年时期刘备家的条件不好,街头看见羽葆盖车后就说自己以后也一定要坐这样的车。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二十三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而封为了县尉。之后的刘备,凭借自己的才能,累次建立功勋,终于成为平原国相。虽然刘备官至平原相,但刘备深知得人心的重要性,因此,刘备对百姓和手下乐善好施,与百姓同席而坐,从不挑拣,当时有一人不服刘备的治理还派去了刺客,但刘备对刺客以礼相待,此刺客深受感动,便将实情告知后离去。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曹仁攻打刘备,而此时的刘备势力还比较弱,只能依附着刘表,驻守新野。在此之后刘备曾经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可以进行偷袭许都的建议,但是刘表却没有采纳。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自从诸葛亮加入了刘备战队,刘备就如虎添翼,渐渐地成为了可以对抗曹操的第三方霸主。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刘备终于完成大业,自公元221年,建立蜀汉。
刘备图片
刘备的图片很多,这和他的生平事迹有关,作为三国时期西南一方的霸主,他的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他的形象被很多人描述下来,流传至今。
刘备图片

图片中刘备英俊不凡,彬彬有礼的模样,他的眉毛不是武将的浓眉,很清秀,眼睛的宽度是适中,给人的感觉很亲切,鼻子挺拔,胡须不浓不多,总之个人的印象很文气,不粗鲁。图片中最醒目的是他的耳朵,他的耳朵几乎占到头部的一半,书中记载刘备双耳垂肩,就是耳朵已经快触碰到肩部,自己都能看到耳朵。双耳长,意味着长寿,耳垂大,代表是有福气的人,他的双耳长度是普通人达不到的,说明福泽深厚,平凡之辈望尘莫及。
这张图里的刘备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手和手指都特别长,手伸出来,做迎接的状态,表明刘备是个求才如渴的人,张开双手,迎接来投靠他的贤才,刘备之所以能够在各方割据中抢三分之一的天下,就是因为他能够虚心接受人才,他手下的名将在当时是做多的。
图片中的刘备头戴金色的九龙冠,身穿红色的长袍,长袍的袖口非常宽,配合手里的动作,整个人很飘逸,又不失稳重,深紫色的里衣镶金边,代表着地位很高。
刘备的图片还有很多,比如他为平民的图片、他领兵作战的图片、他登上皇位后,身穿龙袍的图片,不管哪张图片,都改不了刘备谦虚待人的形象。
刘备的武器
刘备乃逐郡人士,字号玄德,原本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心匡扶社稷,后在三国鼎立时为蜀汉的国君。因是汉室皇族血统,从小志向远大,在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间,脱困而出,在兄弟们的帮助之下,自立为帝,建立蜀汉,定成都为都城。蜀汉只是后人对刘备建立政权时的称呼。刘备的武器是在桃园三结义时,在张飞的经济资助下打造的武器,后人将刘备的武器称之为双股剑,其一剑为雌,一剑为雄。
雌雄双股剑形象图
双股剑也被称为鸳鸯剑,当代有名的武器之一。在民间传说中,刘备结识关羽等一众人士,与其在桃园中结拜为兄弟。江湖中传言,刘备乃一介书生,只文不武,然而当刘备在作战中拿出自己的武器,打破了当时流传的“书生刘备”一词。刘备的武器双股剑中隐藏重于天下的秘密。此剑仿于先秦式,剑之型用白金玄铁铸就,剑口锋利无比,雌剑略微比雄剑轻而利。而刘备的武器在作战中占尽优势,用此器来攻击敌人坚硬的铠甲最为有效。
双股剑中的雌剑为浴火凤凰重生,雌剑制造过程中用了九九八十一天,形态及神态都栩栩如生般,雄剑则龙游天下,模制过程与雌剑相同,而双股剑在手焕如神兽护体般,更加提高了刘备兵器的攻击力。剑锋处有着浮雕凤羽龙鳞加大了使用者握剑时摩擦力,在战斗的时候不易脱离双手。相传至今,刘备的武器是当时著名的武器之一。
刘备名言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生前乐善好施,宽厚仁义,善于用人,终于在众文武部将的帮助下同北魏曹操、东吴孙权三分天下。刘备是一国之君,在他的言语中有许多名言,被后世奉为经典,也当作教育幼辈们的良言。
刘备三兄弟
刘备曾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自此后人大多联想到刘备弃妻子摔阿斗,认为他忽视妻小,对待家人是个冷酷无情之人。不过这里还是要联系当时刘备说此言的背景,张飞大意失掉徐州后羞愧难当几度意欲自杀谢罪。于是刘备说了上面一句,不过后面还有半句,大致是衣服破了还可以缝补,手脚断了却是不能续上。所以刘备并不是完全忽略妻小的存在,这只是刘备用来劝导张飞的话语。并且刘备之意,并不是说衣服破了就丢,而是可以缝补,更不是后人曲解的随意换掉。更何况,在当时的封建背景下,是整体忽视女性角色的地位,所以以此刁难刘备也属冤枉。
刘备说过最为著名的话,也许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了。这是刘备在即将病逝之际,写在给刘禅的遗照之中的话。就是叫刘禅,不要认为小小的坏事没什么大不了就去做,不要以为小小的好事没意义而不去做。好事积累多了,也就成了有利于天下的大好事,相反即便是小小的坏事做的多了,那也会祸害天下。同样的道理,为人也应该如此,要在细小的积累下养成崇高的素养,不能得过且过。
刘备后人
刘备后人为刘封、刘禅、刘理、刘永四子,而到了现代社会,刘备后人长期居于东南一地。
《三国演义》刘禅剧照
刘封既为刘备长子,亦为养子,本姓为寇,后改姓刘。而在荆州之战时,次子意气用事没有帮助到关羽,反关羽为保护他而亡,得知真相的刘备怒极。向刘封问罪,故刘封被刘备赐死以亡祭关羽。刘禅则是刘备的长子,小名阿斗,是甘夫人所生的孩子,虽为长子,却因长坂坡一事被刘备狠摔于地,刘备亡,刘禅继位。然蜀汉却因诸葛亮之死,而被曹魏灭亡。曹魏国君已王位封之,阿斗乐不思蜀,成魏国俘虏。第三子刘永,刘禅之弟,刘备次子,字公寿,是穆皇后生的孩子,往年十分受刘备恩宠。刘备本想要将蜀汉托付于刘永之手,刘禅本为长子,理应继位,但刘永和刘禅不和,刘备逝世,刘禅顺理成章接受皇位,然而知道其父刘备欲做之事,后将刘永疏远蜀国,后来动迁到了洛阳,被封为了乡侯。
刘备第三子为刘理,刘理此人明白事理,颇有刘备之风,可惜早年之时已病逝,是刘备最疼爱的儿子,字奉孝,也是穆皇后所生,刘理少时被刘备封为梁王,后来生了重病,刘备疼惜,赐予刘理安平王之称,只可惜,年少有为却魂已焚天,逝世之时被刘备封为了悼王,表示对自己儿子的想念。而现如今的刘备后人长期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居住在东南一地,其后人大多为爱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