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关于吃肉的诗词 苏东坡有多爱吃肉?连老鼠与蝙蝠都敢吃
苏东坡有多爱吃肉?连老鼠与蝙蝠都敢吃
在《天龙八部》里,段誉初见乔峰,那大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货。可见他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这是在北宋。
到了南宋,《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初遇黄蓉那一回,他先是要了一盘牛肉,两斤面饼。潇洒地请黄蓉的客,向店小二道:快切一斤牛肉,半斤羊肝来。《神雕侠侣》中武敦儒拿杨过示范一阳指功夫,杨过将一大块牛肉挡在自己笑腰穴上。
从金庸先生的这些描述来看,牛肉似乎是宋代老百姓唾手可吃的食物,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全然不是,小说家言可不能当真。据赵炎查阅史料考证,牛肉在两宋时期可是上上之珍的肉食品,上层社会都难得吃上一回,遑论寻常老百姓?
两宋商品经济固然比较发达,但根子上还是农业社会经济模式,牛则是重要的生产力。因此,官府曾屡次下严令,禁止宰杀耕牛。宋真宗时,西北渭州、镇戎军向来收获蕃牛,以备犒设,皇帝特诏自今并转送内地,以给农耕,宴犒则用羊豕。在遵守禁令、不吃牛肉这方面,皇帝老儿是带了头的,这就叫榜样的力量。
北宋皇宫御厨止用羊肉,原则上不登彘肉(猪肉)。真宗时,御厨岁费羊数万口。仁宗、英宗时,又从河北榷场买契丹羊数万。神宗时,一年御厨支出为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可见猪肉的比例很小。哲宗时,高太后听政,御厨进羊乳房及羔儿肉,下旨不得以羊羔为膳。南宋孝宗时,皇后中宫内膳,日供一羊。南宋产羊不多,吴中羊价绝高,肉一斤为钱九百。有人写打油诗说: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楞是没有发现两宋帝王之家有吃牛肉的记录。倒是民间有些不法之徒和豪富之家喜欢偷偷摸摸杀牛吃牛肉。如浙民以牛肉为上味,不逞之辈竞於屠杀。秀州青龙镇盛肇,凡百筵会,必杀牛取肉,巧为庖馔,恣啖为乐。
政府有禁令,皇家做榜样,导致市场上牛肉极为稀少。物稀为贵,两宋牛肉价格昂贵得惊人,一斤三贯尚无处寻,甚至于有钱也没地买。像乔峰那样,随便就可以买到牛肉吃,赵炎以为不太可能,寻常小店怎么会违背官府禁令公然卖牛肉?郭靖吃到牛肉或许可能,其时张家口已沦陷二十多年,金人不禁止宰杀耕牛;杨过在英雄大宴上吃到牛肉,也有可能。陆冠英夫妇是赞助商,其财雄势大,杀几头牛,当不会害怕官府追究。

从苏东坡那句十年京国厌肥来看,社会上层的肉食应仍以羊肉为主。仅次于羊肉者,当然是猪肉。开封城外民间所宰猪,往往从南薰门入城,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数十人驱逐。当地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临安城内外,肉铺不知其几,悬挂成边猪,各铺日卖数十边。另有修义坊,名曰肉市,巷内两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数百口,以供应饮食店和摊贩。
可见,猪肉在中下层社会中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另外,鸡、鸭、鹅等家禽,还有兔肉、野味之类,也在宋代的肉食中占有一定比例。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江河湖海中的水产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苏东坡被贬海南岛,曾与猪肉结下不解之缘。他说: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荐以熏鼠烧蝙蝠。既没有羊肉吃,就更谈不上吃牛肉了。原因何在?牛羊肉实在太贵,他吃不起。就连猪肉也只能五天吃一回。为了解馋,他甚至连老鼠和蝙蝠都吃。一句话,不得已呀。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