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月球探测器有哪些代表作
在无人月球探测领域,苏联和美国都先后发展了三代无人月球探测器,它们代表了不同阶段无人月球探测器的技术水平。
![]() |
“勘测者号”月球探测器 |
苏联的第一代月球探测器是“月球1号”到“月球3号”。它们都是小型探测器,质量280~390千克。它们的任务是从月球近旁飞越,或硬着陆在月球上。“月球3号”首次绕到月球背面,传回了那里的图片,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样。苏联的第二代月球探测器是“月球4号”到“月球14号”,质量1420~1660千克。它们承担了在月面软着陆的复杂任务,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9号”和“月球10号”,分别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软着陆和环绕月球飞行。苏联的第三代月球探测器包括自动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环月飞行探测及月球车考察三种类型。其中,“月球16号”首次取回了月球样品,“月球17号”携带的首辆无人月球车“月球车1号”在月球上工作了10个月。
![]() |
“徘徊者 6 号”月球探测器 |
美国的第一代月球探测器是“徘徊者号”,从1961年至1965年共发射了9个,前6个失败,最后3个才获得成功。“徘徊者号”的质量为306~369千克,其任务是在月面硬着陆前近距离拍摄月面地形地貌。美国的第二代月球探测器是“勘测者号”。从1966年至1968年,“勘测者号”先后发射了7次,它的任务是攻克月面软着陆技术,探测月面地形地貌和月球物质的各种特征,为载人登月打前站。“勘测者号”的成功率较高,只有2号和4号失败,其他均实现了软着陆,共传回了87 000多幅月面图片,还对月球表面进行了挖掘试验,为载人登月完成了技术准备。美国的第三代月球探测器是“月球轨道器”,从1966年至1967年,共发射5次,全部成功。“月球轨道器”对“阿波罗”载人飞船的20个候选登陆地点进行了详细勘察,并选出了其中5个适宜的降落点。它的成功,加快了阿波罗登月的步伐。
![]() |
“月球轨道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