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
目前,人类已发明了3种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航天器,即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它们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研制过程和结构都很复杂。不过,其研制过程大致相同,一般需经历技术研究(又称概念研究)、方案论证、初样研制和正样研制4个阶段。
技术研究是在航天器正式开展工程研制前进行的,主要是根据航天器用户的需求并预测航天器的发展趋势,提出所要研制航天器的总体技术性能指标。
方案论证是在航天器研制任务正式下达或立项之后进入工程研制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研制任务书确定的航天器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结合材料、元器件和工艺技术水平等条件,选出一个整体优化的总体方案。
初样研制是指研制出能进行地面试验的航天器工程样机,包括电性航天器、温控航天器和结构航天器等。其主要工作是根据方案设计确定的总体方案及分系统初样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各系统进行设计、计算。航天器制造厂要编制出正规的工艺生产文件,装备保证产品制造质量必需的工装夹具,并组织试制生产,生产出可以进行各项地面试验的工程样机。
![]() |
研制中的“资源一号”正样卫星 |
正样研制是指研制出最终上天的航天器(常称为“正样”)。当制造出正式的产品后,要进行一系列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等。当一切达到正样研制任务的要求后就可以准备发射了。
- 上一篇
为什么目前人造卫星很少使用核电源
目前,全球已建立了多座核电站。那么,在人造卫星上能否使用核电源呢?按理说是可以的。核电源是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蜕变或核裂变时所释放的热能,通过热电转换器件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使用核电源能克服太阳能电池、化学电池各自的不足。与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组电源相比,
- 下一篇
为什么航天器在上天前要进行环境模拟试验!
航天器出厂后要经过运输、发射、入轨和轨道运行等阶段,经受各种不利甚至严酷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在发射过程中,在强大推力作用下航天器会受到剧烈的冲击、振动噪声和气动加热;进入轨道后,航天器又要经受严酷的高真空、高低温度交变、失重、空间粒子辐射甚至微流星体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