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青帮老大 杜月笙和青幫,為什麼橫行上海30年:坐擁一條貿易線,誰都離不開
杜月笙和青幫,為什麼橫行上海30年:坐擁一條貿易線,誰都離不開 一、1892年,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決定,招120名華人進入巡捕房,協助法國人治理租界。25歲的黃金榮想去碰碰運氣,畢竟他已經是鄭家橋一帶的
杜月笙和青幫,為什麼橫行上海30年:坐擁一條貿易線,誰都離不開

一、
1892年,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決定,招120名華人進入巡捕房,協助法國人治理租界。
25歲的黃金榮想去碰碰運氣,畢竟他已經是鄭家橋一帶的大哥。
或許是五短三粗的身材比較威武,或許是多年鍛煉有點大哥氣質,黃金榮經過報名投考,被法租界巡捕房錄取,成為一名包打聽。
說起包打聽,我們很容易想到武俠小說里獐頭鼠目的癟三,實際上,這個職位是黃金榮發跡的起點。
那時候的上海很混亂,絲毫沒有成為東方明珠的跡象。
至於原因也不複雜。
40年前太平軍攻入南京,導致江南的糧食不能運到北京,眼瞅著要出現糧荒,朝廷決定廢掉漕運,改海路運糧食。
這一下砸掉幾十萬運河水手的飯碗。
他們除了划船運糧什麼都不會,為了養家糊口,很多人加入江淮的私鹽集團,做起走私食鹽的生意。
販賣私鹽是和朝廷搶生意,屬於重點打擊對象,整整200年,清朝壓的私鹽販子抬不起頭來。
可是太平天國造反的時候,江淮是重災區,朝廷打仗都忙不過來,哪有功夫鎮壓私鹽販子。
十幾年下來,融合了漕運水手的私鹽集團無限膨脹。
曾國藩滅掉太平天國以後,由於戰爭破壞,造成大規模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又和私鹽集團結合在一起,形成龐大的流民階層。
在這個流民階層里,缺乏朝廷管理,我們之前說過,任何群體都不可能無秩序生存,朝廷秩序退出,民間便會自發形成秩序。
恰好,漕運水手是有組織的。
他們在船上的時候,為了撫慰孤單寂寞冷的心靈,經常拜師傅收徒弟,並且制定規矩,成為類似於家的組織。
現在流民階層缺乏秩序,正好把漕運水手的組織搬出來用用,大家按照輩字拜師傅收徒弟,互相幫助,在亂世抱團取暖。
這個組織就是青幫。
話說回來,販賣私鹽能吸收的就業人口有限,龐大的流民階層沒工作照樣要餓死,他們只好把目光轉向上海。
上海是長江出海口,自從外國進入中國以來,所有長江流域省份的進出口,都要經過上海,這就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比如碼頭裝卸工、餐館廚師、縫紉、妓院等等。
於是,無數沒工作的流民紛紛闖蕩上海灘。
他們把青幫也帶到上海。
1949年前,上海有500多萬人口,其中400多萬是外地移民,本地土著寥寥無幾。
流民湧向上海,政府管理卻十分落後,根本沒有能力重新建立秩序,再加上外國租界縱橫交錯,造成很多「三不管」地帶。
這些地方就是犯罪的沃土。
比如法租界和華界之間,有個地方叫十六鋪,是水路貨物的集散地,後來的杜月笙就在十六鋪出頭。
比如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之間,有一座鄭家橋,遊手好閒的癟三混混聚集在這裡搶劫、訛詐、打架鬥毆。
一旦法租界的警察來抓人,他們就跑到公共租界,一旦公共租界的警察來抓人,他們就跑到法租界......結果誰都對他們沒辦法。
黃金榮就是鄭家橋的大哥,培養了很多小弟。
如今做了法租界巡捕房的包打聽,黃金榮成為腳踩黑白兩道的人物,他感覺機會來了。
既然鄭家橋是犯罪的沃土,黃金榮就讓小弟繼續在那裡混,經常給他傳遞內幕消息,然後他用這些內幕消息去立功。
這種跨界造成的降維打擊,讓黃金榮沒有破不了的案。
而且他還賊喊捉賊。
黃金榮經常讓小弟到熱鬧街面搞事情,等事情鬧大,他再出來收拾局面,小弟們也是演技派,看到黃大哥出面,馬上裝作很害怕的樣子逃竄。
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一看,拍手叫好:「哎呀,阿黃好膩害哦,簡直是租界的福星。」
一來二去,黃金榮的威信越來越高,職位從包打聽逐漸升為探員、探長,最終成為唯一的華人督察長。
做了官,黃金榮也沒放棄江湖。
他利用督察長的身份,拉攏收買了更多的小弟,讓他們經營法租界的鴉片賭博事業,自己在幕後操縱,做一名不露臉的保護傘。
而小弟們每個月給他分紅,有錢大家賺。
於是,黃金榮以法國壓制江湖,用江湖脅迫法國,讓雙方誰都離不開他。
青幫內部有嚴格的規矩,不僅要明白「三幫九代」的師承關係,還要熟記各種暗語和規矩,只有了如指掌不露餡的才是自己人。
那些沒有拜師,只是閱歷豐富知道一點內部規矩的人,青幫稱之為「空子」,但青幫是「准充不準賴」,意思是空子可以冒充青幫,只要冒充過就不許抵賴。
恩,青幫的名頭是想用就用的?既然用了,您就老老實實給青幫做事吧。
黃金榮就是空子冒充青幫。
他的勢力大了以後,也像青幫老頭子一樣收徒弟,只要交錢納帖,就是黃金榮的門下弟子,以後可得照顧著點。
靠著三板斧,黃金榮在法租界一手遮天幾十年,凡是想在法租界混出名聲,都要拜黃金榮為老頭子。
其中有個精神小伙是杜月笙。
二、
原本杜月笙在十六鋪混,拜陳世昌為老頭子,屬於正兒八經的青幫弟子。
機緣巧合之下,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看中他,帶他進入黃府深造。
黃金榮不是法租界督察長嘛,雖然是青幫大哥,畢竟穿著官服,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只能在幕後操控。
江湖事情,他便交給弟子們去辦。
杜月笙就是這樣的角色。
在黃府深造幾年,杜月笙憑藉能打會做人的本事,越來越吃得開,逐漸成為黃金榮的左膀右臂。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晁蓋總在梁山蝸居,導致威信一天不如一天,而宋江經常衝鋒陷陣,結果執掌了很多權力,拉攏了很多兄弟。
在上海灘,黃金榮就是晁蓋,杜月笙就是宋江。
他經常親臨一線指揮火併,還能用搶劫勒索的方式搞到錢,關鍵是杜月笙很大方,搞到錢就分給身邊兄弟......能打有錢,跟著杜月笙絕對不會錯。
慢慢的,杜月笙在法租界聚集起一批兄弟,稱為「八股黨」,成員有顧嘉堂、高鑫寶、葉焯山等人。
當時的公共租界也有一個八股黨,大哥是沈杏山,為了區分,江湖上把沈杏山的團隊稱為大八股黨,杜月笙的團隊稱為小八股黨。
大八股黨很有錢。
他們在公共租界嘛,而鴉片在上海碼頭卸貨之後,正好要經過公共租界,沈杏山能讓鴉片免費通過?
當然要留下保護費嘍。
龐大的鴉片流入帶來巨額保護費,大八股黨吃的滿嘴流油,黃金榮和杜月笙眼紅的要死。
很快,機會來了。
1919年,英美做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太好意思明目張胆的賣鴉片,於是宣布公共租界禁煙,不允許鴉片商人經過了。
這可是一筆大生意,英美居然不要,那法國可就不客氣嘍。
法租界宣布:「我不要臉,大家可以從這裡走哈,生意么,不寒磣。」
從此以後,沈杏山的大八股黨完犢子了,杜月笙的小八股黨迎來春天。
不僅是鴉片運輸,很多上海灘的煙館也遷入法租界,黃金榮和杜月笙成為鴉片貿易的坐地虎,每年收保護費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才是青幫大佬起家的資本。
為了保證鴉片壟斷,他們創辦了三鑫公司,每家煙館和貿易商都要交總價值10%的保護費,可想而知有多少錢。
都說做人當學杜月笙,不是說會做人就能當大佬,還有人把「刀切豆腐兩面光」奉為至理名言,如果杜月笙沒有做鴉片生意,只會做人有毛用。
而且黃金榮和杜月笙把鴉片貿易玩出花了。
1922年,上海是皖系軍閥盧永祥的地盤,他自己出任浙江督軍,讓親信何豐林出任淞滬護軍使,把持長三角下游的軍政大權。
盧永祥的兒子叫盧筱嘉,把上海視作後花園。
那年盧公子去上海玩,看中一個戲子,偏偏這個戲子是黃金榮的女人,黃金榮不知道盧公子的身份,帶人把他打了一頓。
盧公子氣啊。
找准機會,趁黃金榮看戲的時候,帶了十幾個人用槍頂著黃金榮的頭,抓進監獄拉倒。
盧公子出氣了,青幫可炸鍋了,大哥被人抓走,一大攤子事情怎麼辦?
杜月笙搖搖頭,我有辦法。
他之前在外火併的時候,認識了巨能打的張嘯林,而浙江省長是張嘯林的同學,於是張嘯林和盧永祥、何豐林的關係都不錯。
杜月笙去找張嘯林幫忙,才把黃金榮撈出來......黃金榮重獲新生,決定和救命恩人杜月笙、張嘯林結拜兄弟。
上海灘三大亨正式成型。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不能說兩家話,法租界不是有鴉片貿易線路么,軍閥不是缺錢么,正好合夥做生意啊。
何豐林保護張嘯林,把鴉片從吳淞口運到十六鋪,杜月笙的小八股黨再運到法租界,最後由黃金榮發放通行證。
一條集合了軍閥、洋人、青幫的鴉片貿易線被開闢出來,每月賺的錢要上供法租界、給盧永祥充軍費、剩下就是三大亨的。
《字林西報》估算:
「每月自吳淞口上岸的煙土在1000箱以上,每箱有2800盎司,每盎司收過路費1元,那每月收入250萬元,一年收入3000萬以上。」
盧永祥兵敗後,孫傳芳成為東南王,他們迅速和孫傳芳拉上關係,幫孫傳芳在上海推銷鴉片,一起分享利潤。
面對這樣的威勢,其他幫派都弱爆了,論錢比不過,拼關係也不行,想打架還不能闖進法租界......那就只能跪了。
法租界的青幫,一統上海地下社會。
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壟斷的鴉片貿易,成為和各路軍閥交易的資本,更是畢生地位的來源。
哪怕是蔣介石也要低頭。
三、
1920年,為籌集國民革命的經費,蔣介石和陳果夫、戴季陶、張靜江等人創辦證券交易所,做起股票交易的經紀人。
開始賺了點錢,蔣介石飄了,感覺自己真他娘是個天才,但是2年後的信交風潮,讓他虧的血本無歸,反而欠了20萬元。
人生的大起大落,就是這麼刺激。
蔣介石哪能還的起錢,債主每天上門討債,他無奈心想:「要不自殺吧,死了算求。」
大買辦虞洽卿勸他:「要不拜黃金榮為老頭子吧,說不定能逃過一劫。」
通過虞洽卿的關係,蔣介石寫了一封拜帖:「黃老夫子台前,受業門生蔣志清。」然後向黃金榮磕頭行李,正式成為青幫弟子。
黃金榮知道蔣介石是幹革命的,也想留條後路,萬一以後用得上呢,於是設宴招待蔣介石的債主:「志清是我的徒弟,志清的債,大家可以找我來要。」
他不說還錢,只是讓別人找他要,誰敢找黃金榮要債啊,這事就算過了。
黃金榮替蔣介石消災,聽說徒弟要去廣州投奔孫中山,額外贈送200元做盤纏,幫他實現夢想。
那意思很明顯。
如今投資了你,將來事業有成,可別忘記上海的師傅啊。
蔣介石落難的時候,戴笠也在上海混。
戴笠的賭技很高明,只要骰子在手裡,總能搖到想要的點數,能贏很多錢。
有次賭場工作人員懷疑戴笠出老千,便帶他到小房間:「你知道這是杜先生的賭場嗎,活膩了?」
戴笠微微一笑:「麻煩通報一聲,說有位戴先生想見他。」
一會功夫,杜月笙出來了,但他完全不認識戴笠,聽工作人員彙報之後,便想見見戴笠的手段,讓他表演一番。
一番表演下來,杜月笙震驚了,兩人從此結為朋友。
黃埔軍校成立以後,杜月笙給了戴笠500元,並且交給他一封信:「我給蔣先生寫了封推薦信,你去報考黃埔軍校吧。」
戴笠南下考中黃埔6期,成為蔣介石的得意門生。
所以啊,北伐軍挺進長三角的時候,黃金榮和杜月笙完全不怕,他們相信,不論誰上台都要仰仗他們的鴉片貿易。
1927年,蔣介石封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為少將參議,並且誇獎他們深明大義,是識時務的俊傑。
幾十年來,青幫都是下三濫的黑社會。
但是1927年三大亨追隨蔣介石政變,讓青幫不再是上海灘的癟三,而是真正的黨國功臣。
這是青幫最重要的轉折點。
不過對於蔣介石來說,翻臉無情是常規操作,僅僅是清黨不足以做幾十年好朋友,蔣介石看中的還是錢和地位。
錢就不用說了。
國府的財政一直不充裕,盧永祥和孫傳芳做過的事,蔣介石想繼續做,他甚至想用官方壟斷鴉片貿易來籌錢。
哎,政府做到這種份上,你大概也能猜到結局了。
此時黃金榮已經退休,張嘯林失去軍閥的關係,上海灘基本是杜月笙說了算。
蔣介石想吞併鴉片貿易,杜月笙想繼續當坐地虎,倆人不停抬杠,既然蔣介石想黑吃黑,那杜月笙就和四川劉湘、廣東陳濟棠做生意。
合縱連橫玩的666 ,再說了,合作是合作生意是生意,兩碼事。
到1932年,法租界不允許販鴉片了。
杜月笙為了保住生意,蔣介石為了錢,雙方才達成協議,把鴉片貿易從法租界遷到南市,國府要保證鴉片貿易的安全,杜月笙保證每月給宋子文上繳300萬。
此後,杜月笙和宋子文、孔祥熙的關係很好,其實是看在錢的面子上。
生意么,不寒磣。
而且1931年蔣介石又被逼迫下野,第二年重新掌權之後,痛定思痛,要把各路親信都扶持起來。
軍隊有黃埔系,財政有大舅哥宋子文,唯一缺乏的是黨務。
他讓陳果夫和陳立夫組建CC系,在各地擴張勢力,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幫蔣介石控制國民黨。
上海當然是重中之重。
CC系是新成立的勢力,在上海根基不深,想要迅速擴張一定要借力,而杜月笙是深耕上海多年的大佬,正是最佳合作對象。
通過杜月笙幫忙,CC系迅速在上海站穩腳跟,杜月笙也通過拉攏CC,進一步提高在國府的地位,簡直是雙贏。
那些年的上海頭面人物,基本都有國民黨員、CC成員、青幫弟子等三個身份。
再加上戴笠的深度合作,杜月笙和國府的軍統、財政、黨務深度綁定,成為上海灘一騎絕塵的大佬。
這種手段顯得黃金榮和張嘯林都落伍了。
四、
杜月笙和青幫在近代聲名顯赫,原因就在於吃兩頭。
上海開埠以來,外國紛紛到上海建立租界,英租界和美租界合併為公共租界,隔壁是法租界。
他們把租界當做侵佔中國的橋頭堡,但沒有太多精力治理地盤,只有引入華人做幫手,才能開展很多工作。
引入經濟領域的是買辦,軍事領域的是漢奸,社會治安領域的是青幫。
外國租界和他們聯手治理的同時,必然要給與巨大利益做補償,中國政府和外國打交道,理所當然要通過買辦和青幫,他們又能利用中國政府要挾租界。
這才是杜月笙和青幫立足的真相。
杜月笙站在國府和租界之間,利用租界的掩護髮展青幫,又以青幫協助國府處理不方便出面的事情,兩頭得利。
歸根到底,一切都依仗租界的存在。
只有外國勢力在中國一天,青幫永不衰落,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可以永遠站在人生巔峰。
一旦外國勢力退出中國,租界沒有了,青幫和杜月笙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他們只是國府和外國的雙面白手套。
1943年「二戰」正酣,英美和中國屬於同盟國戰友,繼續佔據中國土地有點不好意思,便和國府簽訂協議,將上海公共租界交還中國。
法國維希政府將上海法租界交還中國,汪精衛派人接收。
從此以後,租界消失了。
國府勢力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上海,除了某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很多事情再也不需要藉助杜月笙和青幫了。
2年後抗戰勝利,杜月笙重返上海。
他沒有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依然幻想恢復之前的地位,杜月笙覺得,我在上海弟子眾多,國府又有那麼多老朋友,做市長應該沒問題吧?
何況蔣委員長說過,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找他。
這麼通天的關係,肯定手到擒來。
結果蔣介石讓錢大鈞做上海市長,一年後換成吳國楨,反正國府事務不能和青幫有瓜葛。
杜月笙又想做上海參議長,不料CC系推出的是潘公展,他只被選為上海市參議員。
杜月笙以為戴笠是兄弟,可以幫他維持地位,沒想到......戴笠坐飛機摔死了。
不管戴笠的死因是什麼,我覺得,他遲早逃不過此劫。
杜月笙和戴笠都是干臟活的,有用的時候可以當做親信,一旦沒用了,他們知道太多秘密,冷處理是基本操作,殺人才是必備選項。
而且這倆人還沒有自知之明。
杜月笙一介黑幫老大想洗白做市長,戴笠是特務頭子想上岸,他們是生怕蔣委員長的黑料不能曝光?
再者說了,如果他們都能洗白上岸,那麼別人怎麼看國府,怎麼看蔣委員長?
等杜月笙看清局勢,只能無奈吐槽:「他是把我們當夜壺的,什麼時候用就拿出來,不用再塞回去。」
這麼看就對了。
1948年蔣經國去上海打老虎,原本目標是孔令侃,但是宋美齡不同意,蔣介石害怕後院起火,趕緊從遼瀋戰場飛回南京處理家事。
蔣介石告訴蔣經國:「後院不能起火,你重新選個目標吧。」
選誰呢?
蔣經國選中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
還能說什麼呢,曾經和蔣委員長談笑風生的杜月笙,淪落為蔣經國立威的替罪羊,足以說明時代變了。
以租界起,必以租界亡。
五、
1949年初,淮海戰役結束,國府喪失55萬部隊,已經沒有能力保住江南了。
杜月笙的很多房產沒來得及出售,煙館等其他產業也來不及變現,收攏到的資金只有25萬美元,他帶著錢和妻妾子女逃亡香港。
到香港後,杜月笙託人向黃金榮傳話,希望早點過去,黃金榮已經82歲了,不願意死在外地。
2年後,《黃金榮自白書》公開登報,上海市民才知道黃金榮沒死沒逃,居然還在上海享福。
一時間,殺黃之聲不絕於耳。
黃金榮為了平民憤,主動到大世界門口掃地,那是他經營了19年的搖錢樹。
1953年,黃金榮死於家裡。
張嘯林因為投靠日本當漢奸,被戴笠派人擊斃,已經死去13年了。
至於杜月笙,到香港兩年之後就死了,臨死前,他把保險箱里的欠條全部撕掉,不希望子女和妻妾在他死後,到處找人要債。
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希望了,中國有希望。」
杜月笙是對的。
他的成功只能存在於舊中國,當舊中國成為過去的時候,杜月笙和青幫就沒有希望了,但是中國會有希望。
哪怕70年後,所謂的黑社會在警察叔叔眼裡,都是行走的業績,看到他們恨不得衝上去親兩口:
「老鄉,借你腦袋立個功。」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