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花女的名言 《茶花女》教給女人的4個道理
《茶花女》教給女人的4個道理
瑪格麗特喜歡茶花,隨身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所以被人們稱作“茶花女”。
在小仲馬筆下,他把茶花和妓女聯繫在一起,從一開始,就爲人性的複雜和曲折埋下了伏筆。
《茶花女》作爲第一部被引入中國的西方文學名著,盛名之下,難免會遇到很多不同的聲音。可以說,一百個讀者心中,就有一百個瑪格麗特。
有人感動於阿尓芒和瑪格麗特真摯的愛情,有人嗤笑說這本書不過是寫了妓女和嫖客的故事,也有人爲書裏的主人公無力掙脫命運的束縛而唏噓。
但不管怎樣,女人這一生真的不容易。而書中從男人的視角,給我們傳遞了幾個女人該懂的道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01
那個狂熱追求你的男人,可能並沒有那樣愛你
書中提到,巴黎當時很多上流社會的男人都樂於讓瑪格麗特做他們的情婦,瑪格麗特無疑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但那些火熱的追求,並沒有多少是出於對瑪格麗特的愛慕。
書中是這樣寫的:
看,男人們趨之若鶩,不過是想奪取一場難以獲得的勝利,以證明自己!
如今這個年代,和十八世紀的巴黎有很大不同,但男人的劣性根並沒有改變。曾聽一位男同事說他追過幾個女孩,都是因爲和哥們兒打賭。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當然,書中的男主人公阿爾芒是個例外,他和瑪格麗特在一起後愛得瘋狂且盲目,然而現實中這樣的例外並不多見。(其實見到了也未必是好事,君不見有些愛到失去理智的人,對方一喊分手就動刀子,那是後話。)
亂花迷人眼,女人,你必須得分清,那些殷勤的追逐,哪些愛上的是你,哪些愛上的是挑戰本身。
我們鼓勵你做個有魅力的女人,但不要用自己的魅力,去爲男人增加炫耀的資本。
02
你以爲你愛上了那個人,可能不過是愛上了愛情本身
瑪格麗特作爲一個閱人無數的妓女,遇見過優秀男人肯定是很多的,向她訴說甜言蜜語、表達愛意的男人肯定也不計其數,但她都習慣了逢場作戲,靠着他們的供養,卻沒把他們當真。唯獨阿爾芒,被她放在了心上。
阿爾芒是個什麼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屌絲一枚!雖然他有一個看上去道貌岸然的稅務官爸爸,但他本人呢?
無論從人品還是財力,他都不是理想的男人。爲什麼阿爾芒能夠走進瑪格麗特的內心?書中描寫瑪格麗特答應阿爾芒的求愛是從這裏開始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不管是一個紈絝子弟內心的柔軟,還是一場感動自己的表演,總之,阿爾芒成功地打動了瑪格麗特愛情對於妓女來說是稀缺資源,儘管阿爾芒連情商都低得可憐,瑪格麗特還是奮不顧身地投入了愛河,最後香消玉殞也無怨無悔。愛情使人盲目,這話一點不假。
俗話說好女怕纏郎,不是說男人糾纏多了女人就能發現他的好。而是,男人用“纏”來證明了自己的愛,而女人,恰恰最容易愛上愛情本身。
其實對於瑪格麗特來說,那個“纏郎”,是阿爾芒或者是其他人,並無區別。
03
都是肉體凡胎,沒人逃得出世俗的藩籬
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因爲身份、地位懸殊,遭到了家人的棒打鴛鴦。這樣的故事前有古人,後有來者,與其說書寫癡男怨女的作者們在情節上沒有創新,不如說,不幸的愛情都有着驚人的相似。
因爲,愛情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哪怕是七仙女,也沒能跳得出世俗的藩籬。
世俗的阻礙,傳說中天上的仙女們遇到了,杜十娘遇到了,瑪格麗特和阿爾芒也遇到了。當瑪格麗特和阿爾芒準備告別過去,過上新的生活的時候,阿爾芒的父親來到了巴黎。
“正直、善良的父親”做不通阿爾芒的工作,就去說服瑪格麗特。先是恐嚇、威脅,發現不湊效過後,又以一副慈祥老父親的姿態去懇求瑪格麗特。
作爲一個深陷泥淖,但骨子卻放蕩得不夠徹底的女人,瑪格麗特無疑是希望得到阿爾芒父親的尊重的。所以她選擇了犧牲,選擇了假裝重操舊業去讓阿爾芒回到他父親身邊。
她做到了,阿爾芒由愛生恨,並且想盡辦法去對她進行羞辱和報復,這無疑又加重了瑪格麗特的痛苦,讓本來就病入膏肓的瑪格麗特生命垂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這本書讀到最後,覺得瑪格麗特香消玉殞對她來講,其實是最好的結局。因爲她她到底還是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評價,她到底還是想贏得世俗的尊敬的,但她這一生勢必做不到,而她和阿爾芒也註定沒有結局。
在她彌留之際給阿爾芒的信中特意提到,阿爾芒的父親派人去看望她,並且給他送去一點錢,這令她非常感動,這也是她渴望做個正常、體面的女人的證明。可憐的瑪格麗特,她大概忘了,她接受過無數男人的饋贈。
這個社會對女人的道德要求要比男人高出很多,以前是,現在依然還是。所以,女人如果做不到完全灑脫,做不到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傷害,就要學會保護自己。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有些悔恨,不是一句“哪個女孩沒遇到過人渣”能夠撫平的。
04
無論何時何地,靠自己的女人最好命
和阿爾芒墜入愛河過後,瑪格麗特無數次想告別過去的生活,然而,物質首先就成了她告別過去的一道坎。
在阿爾芒因爲兩個男人吃醋的時候,瑪格麗特的朋友呂普斯就這樣勸他:
要明白,瑪格麗特不能把公爵趕出門。因爲公爵一直大量供給她錢,現在還在給。瑪格麗特每年要開銷十多萬法郎,她負了多少債。她要多少公爵就給她多少錢,但她不敢需要多少就像公爵要多少。她怎麼也不能和伯爵鬧翻,人家每年至少給她一萬法郎。
他們想離開巴黎,去鄉下隱居,而無比諷刺的是,在鄉下,他們的房租和生活開支,花的也依然是公爵的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瑪格麗特一邊想要和自己心愛的男人雙宿雙飛,一邊自己的日常開銷都還靠着其他男人供養。這種情況下,她選擇“愛情”其實是完全沒有自由的。所以導致她患得患失,導致她和阿爾芒在一起越來越神經質。
茨威格在給斷頭皇后寫傳記的時候寫道:“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瑪格麗特也如此,她憑藉着自己的年輕美貌,過上了奢侈的生活,而從她陷入這樣的生活開始,就等於選擇了任人擺佈。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都一樣。
電視劇《離婚律師》有句話說:
“女人只有在人格和經濟都獨立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這樣的安全感,讓你可以選擇愛或不愛,嫁或不嫁,也可以讓你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
讀完《茶花女》,讓人覺得,女人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面若茶花,胸有丘壑,手中有錢。當然,別忘了還要把手機充滿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