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往今来英雄辈出 閑談三國,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你喜歡哪個人?

火烧 2021-06-20 18:32:40 1074
閑談三國,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你喜歡哪個人? 三國的確是人才輩出的時代,兜兜轉轉喜歡過很多人物,最後還是最喜歡先主劉備。曾經最喜歡諸葛亮,畢竟《三國演義》中「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茅廬三分天下,火燒
古往今来英雄辈出 閑談三國,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你喜歡哪個人?

閑談三國,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你喜歡哪個人?  

三國的確是人才輩出的時代,兜兜轉轉喜歡過很多人物,最後還是最喜歡先主劉備。
曾經最喜歡諸葛亮,畢竟《三國演義》中「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茅廬三分天下,火燒新野,舌戰群儒,借東風,八陣圖,六出祁山,無一不彰顯著丞相的魅力。青年諸葛,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直接把對周瑜的評價套用在他身上竟也無比合適),躬耕於南陽,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山,笑談天下大事,定下天下三分;中年諸葛,輔助皇叔成就大業,漢室一度接近中興;晚年諸葛,兢兢業業,為國事操勞,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所著《出師表》足見一片赤膽忠心。諸葛亮當真可稱完人也!
曾經最喜歡曹操。他心狠手辣,敢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霸氣無兩,敢豪氣萬丈的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將幾人稱王,幾人稱帝」;他胸懷壯志,能寫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愛惜百姓,動情寫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他重視人才,大膽放言「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他曾懷揣著漢征西將軍的理想,抱著一腔熱血去刺殺董卓,多次被現實打擊後,終於再次雄踞一方。青梅煮酒,「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何其自信與瀟洒!魏武大業,何其雄壯!
曾經最喜歡關羽,義薄雲天,國士無雙。
他勇武非凡,史書稱「萬人敵」,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他忠肝義膽,矢志不移追隨劉備,為此千里走單騎也在所不辭;他膽識過人,刮骨療傷神色若常,單刀赴會談笑風生。這樣的關二爺,雖最後敗走麥城,可仍難掩英雄本色。
曾經最喜歡孫權。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他秉承父兄遺志,穩紮穩打,鞏固了江東基業。面臨曹操百萬大軍壓境,他力排眾議,堅決不投降,這才有了後邊的以少勝多。東吳四大都督哪個不風華絕代?魯肅王佐之才,周瑜火燒赤壁,呂蒙白衣渡江,陸遜火燒連營,各有顯赫功勛,而吳王孫權,是他們的主心骨,背後的男人。
曾經最喜歡……
可是現在,我最喜歡劉備,這個老是失敗但從不放棄、起於毫末卻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人。
似先主這般,起自販履織席而不卑;結交豪俠 ,為國起兵,以人為本,討伐奸賊,興復漢室為己任;禮賢下士,虛己待人,三顧茅廬而天下歸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為英雄也!三國的爾虞我詐中,唯獨劉備的季漢,能給人一種理想主義的感覺。他讓人知道,原來仁義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原來真的可以為了百姓和兄弟放棄天下,原來真的可以一直失敗也不放棄為理想而奮鬥。因為他,關羽可以拒絕曹操的所有條件去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因為他,諸葛亮可以六出祁山,只為「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季漢這群為理想奮鬥終身的人,多麼可愛而可敬!
最令人感動的我覺得莫過於先主舉傾國之力興兵伐吳,為關二哥復仇。
在劉備發動進攻前,魏國群眾都認為蜀國國小勢危,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了大軍覆滅,不可能進攻。劉曄力排眾議,認為關羽劉備的感情猶如父子般,一定會出兵,最後果不其然。
劉備討伐孫權是為了一雪關羽的恥辱,群臣都力勸,劉備一概不聽。
吳國的反應呢?東吳第一時間就遣書請和,劉備的反應是盛怒不許。他無愧於當年桃園結義的情義!
我喜歡理想主義者,哪怕理想一般不能實現,可至少為此戰鬥過,這個過程也是有意義的;我也喜歡有血有肉的人,有感情,有底線,敢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所以我喜歡劉備,只為千年之前這靈魂的共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