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宇阳 李公真人简介【宇阳道人吧】
李公真人简介【宇阳道人吧】
李公真人号空凡,又称紫霞,出生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一日,李母忽于睡梦中梦见一团紫色霞光扑向怀中,且满屋飘溢着一股特殊的香味,就此李母有了身孕。李公性格内向,谨言慎行,很少言笑,平时也不爱跟其他小孩一块玩耍。有一天,他在外面游玩,遇见一老公公突然从天而降,手里拿着一件物品,走到李公面前,便将那件物品相送,并嘱咐道:“吃了这东西后,按四、八之算数,可以超凡入圣。”李公随即将所送之物交给母亲看,原来是一个桃子。李母叫儿子吃了,李公说他要和妹妹分着吃。李公稍长大,入乡间私塾读书,表现特别聪明。有一天,他问私塾老师:“什么叫圣贤?”老师答:“读书。”李公又问:“我现已在读书,为什么不为圣贤呢?”老师说:“你年纪太小。”李公再问:“您为什么不为圣贤呢?”老师虽被问得无言以对,但心里却感到这个小孩非常奇特。
“紫霞”的传说也可从清嘉道间诗人彭开勋《李真人庙》诗得到映证,诗云:
紫霞征梦后,道学野仙多。
蜕委湘山寺,神迎水渡河。
御灾消虐旱,应候布恩波。
广济龙章锡,新祠建不磨。
彭开勋进而“自注”曰:
李公,元至正时,长沙县五十七都人,其母得紫霞入怀之兆,既而生公。与其妹俱从周野仙学道,精于养气、炼形。遇异人授以桃,兄妹共食之,胥坐化。今李公肉身,建祠在锦绣都水渡河。妹肉身,建祠在万寿都石飞觜,名娘娘庙。各离城三十里。灵迹详省郡县志。道光甲申夏旱,各宪迎李公肉身入城,祷雨应期,甘霖大便。丙戌复旱,祷亦如之。事闻,敕封广济真人。阖郡醵赀新建祠于县城隍庙侧,以便官民致祀焉。
李公长大以后,极有超凡脱俗的志向。李公在家侍奉父母,尽人子之孝。忽一日,因父母偶患疾病,李公大声疾呼上天相助,并愿以自己的身体代受父母的病痛折磨。其父母问李公:“你为什么要这样?”李公说:“医术、地理虽为小道,儿子不可不知晓。”
从此,李公潜心研究中医医术以及葬术,于相地术家,都极有成就。其父母去世后吴大瀓简介,李公待服孝期满,便身背药袋,游览山水,行医四方,无论穷人富人,也不管近处远处,凡疑难病症,只要请他医治,无不得心应手,手到病除。一天,李公遇到周野仙人,周告知道家养生修炼之道的《黄庭内景经》的宗旨,李公听后,以为自己所费的工夫已达目的。李公32岁那年,告诉儿子:“我今功行圆满,可用木桶将我身体覆盖,过七天之后,才可揭开一看。”子遵父意,七日之后掀开木桶,见其父衣襟整洁地端坐着吴大瀓简介,且面不改色,此时,李公已经成仙了。
明代李公后人在其原住地大栗园,建庙堂奉祀,总是有求必应。因象征吉祥而将大栗园改名为花果园,这便是长沙县“果园”地名的来历。第二年遭大旱,李公托梦给民众说:“我掌风雨于三天门下,可兴云降雨,救济旱灾,你们要建造一个高台,将我真身安置于上。”
相传凡是有灾难者,只要迎请李公,总是神灵显应而见效,有求必应
当人们惊醒过来,方知是南柯一梦。信士们于次日又做了与前夜相同的一梦,于是即遵梦兆所托建造高台,将李公遗蜕置于台上,三日之后,果下大雨。往后,每逢旱涝,求之必应。明朝藩王封李公真人为“护国护民,气紫光禄大夫”,赐匾“代天宣化”。相传凡是有灾难者,只要迎请李公,总是神灵显应而见效,以至湖南人远近瞻仰李公遗蜕。
清道光五年(1825)大旱,迎祀李公祈求降雨,立即灵应。因此,封疆大吏奉请皇帝敕封广济李公真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皇帝准题入春秋祀典;咸丰二年(1852)粤兵围城,迎祀李公真人保护长沙,神灵显圣,没有破城,免遭战乱。朝廷加封“宣威”;同治十一年(1872)加封“灵感”,颁布御书匾额曰“仁德感应伟矣哉”。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巡抚吴大澂撰并书龙潭山李真人庙碑,至今仍嵌于庙壁。
湖南巡抚吴大澂撰并书龙潭山李真人庙碑(局部)
从此,李真人庙常有名人来祭拜,如著名学者郭嵩焘之弟郭崑焘即作有《龙潭山谒李真人庙》一诗,诗曰:
连山缭以深,曲径通逦迤。
肩舆随山转,百转无一里。
豁然见平畴,眼旷心先喜。
崇祠隐修竹,楼观参差起。
往时升仙迹,灵异难具指。
千年遗蜕在,神存形不死。
群生托性命,奔走错万趾。
御灾祀所当,再拜肃瞻视。
惟时方报赛,歌舞喧城市。
和平神听聪,熙攘人情侈。
静思发深感,旧俗非今始。

凭栏府前溪,渺渺西流水。
李真人有许多传说,多是惩恶扬善施恩于民。这里依据《高霞山道观文集》提供的资料和本人自听的传说,会集部分故事汇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