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历代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历代的皇帝有哪些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历代的皇帝有哪些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历代的皇帝有哪些
1、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 (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
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
2、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累升至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兼中书令。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镇压邺都兵变,却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他初称监国,不久即位为帝,改元天成。
3、后晋高祖石敬瑭,山西太原市人,沙陀族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隶属于后唐明宗李嗣源帐下,迎娶李嗣源之女。参与后梁朱温与晋国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为河东节度使,封为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4、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长大后,面有特象,为当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
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
5、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号不详,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成为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沉重寡言。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嗣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敬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知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荣
南北朝时期分为哪些朝代,北朝的皇帝列表。五代十国又是什么时期的。
南朝为 宋、南齐、梁、陈 ;北朝为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北魏皇帝列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敬哀公主元氏、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悠、长广敬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脩。 东魏皇帝: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皇帝列表:文昭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拓跋廓。 北齐皇帝列表: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北周皇帝列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唐朝灭亡后到北宋建立前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朝廷。公元923年河东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后唐国力强盛,但两次发生内乱,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刘知远死后,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公元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公元960年,后周被赵匡胤所篡,五代结束。在五代更迭中,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相继消扫荡群雄,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实现统一。南汉王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南汉历史简介怎么走向灭亡
南汉,曾称大越国,刘隐、刘岩兄弟所建。
905年,唐任刘隐为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遂据有岭南。907年朱温封刘隐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南平王,次年又进封为南海王。刘岩为刘隐之弟,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911年刘隐卒,刘岩继立。917年刘岩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都于番禺(今广东广州市),称兴王府。盛时疆域有60州,约为今广东、广西两省及云南一部分。 971年宋兵陷广州,刘鋹降,南汉亡,共传55年。中国历史中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历代皇帝表 皇帝几岁驾崩 后宫后妃
十六国皇帝
前赵 刘渊(在位:304年—310年) 刘聪(在位:310年—318年) 刘粲(在位:318年) 刘曜(在位:318年—328年) 成汉 李特(在位:303年—304年) 李雄(在位:304年—334年) 李期(在位:334年—338年) 李寿(在位:338年—343年) 李势(在位:343年—347年) 前凉 张寔(在位:314年—320年) 张茂(在位:320年—324年) 张骏(在位:324年—346年) 张重华(在位:346年—353年) 张祚(在位:353年—355年) 张玄靓(在位:355年—363年) 张天锡(在位:363年—376年) 后赵 石勒(在位:319年—333年) 石弘(在位:333年—334年) 石虎(在位:334年—349年) 石鉴(在位:349年—350年) 石祗(在位:350年—351年) 前燕 慕容皝(在位:337年—348年) 慕容俊(在位:348年—359年) 慕容暐(在位:360年—370年) 前秦 苻健(在位:351年—355年) 苻生(在位:355年—357年) 苻坚(在位:357年—385年) 苻丕(在位:385年—386年) 苻登(在位:386年—394年) 苻崇(在位:394年) 后秦 姚苌(在位:384年—416年) 姚泓(在位:416年—417年) 后燕 慕容垂(在位:384年—396年) 慕容宝(在位:396年—398年) 慕容盛(在位:398年—401年) 慕容熙(在位:401年—407年) 西秦 乞伏国仁(在位:385年—388年) 乞伏乾归(在位:388年—400年;409年—412年) 乞伏炽磐(在位:412年—428年) 乞伏暮末(在位:428年—431年) 后凉 吕光(在位:386年—399年) 吕纂(在位:399年—401年) 吕隆(在位:401年—403年) 南凉 秃发乌孤(在位:397年—399年) 秃发利鹿孤(在位:399年—402年) 秃发傉檀(在位:402年—414年) 南燕 慕容德(在位:398年—405年) 慕容超(在位:405年—410年) 西凉 李皓(在位:400年—417年) 李歆(在位:417年—420年) 李恂(在位:420年—421年) 夏 赫连勃勃(在位:407年—425年) 赫连昌(在位:425年—428年) 赫连定(在位:428年—431年) 北燕 慕容云(在位:407年—409年) 冯跋(在位:409年—430年) 冯弘(在位:430年—436年) 北凉 段业(在位:397年—399年) 沮渠蒙逊(在位:401年—433年) 沮渠牧犍(在位:433年—439年) 五代历史情况表(五代皇帝顺序):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皇帝 灭亡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 朱温 郢王 朱友球 末帝 朱友贞 灭于后唐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明宗 李嗣源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灭于后晋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出帝 石重贵 灭于契丹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隐帝 刘承佑 灭于后周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世宗 柴荣 恭皇帝 柴宗训 灭于北宋 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 、闽、楚 、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十国与五代并存,但各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于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为北宋所灭。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十国世系表 吴 (902——937) (1)吴武忠王杨行密 ───┬─── (2)吴烈祖杨渥 902-905 │ 905-908 │ ├─── (3)吴高祖杨隆演 │ 909-920 │ └─── (4)吴睿帝杨溥 921-937 ───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 (903——925) (1)前蜀高祖王建 ─────── (2)前蜀后主王衍 903-918 918-925 ─── 后蜀灭前蜀 前蜀亡 楚 (907——951) (1)楚武穆王马殷 ───┬─── (2)楚衡阳王马希声 907-930 │ 930-932 │ ├─── (3)楚文昭王马希范 │ 932-947 │ ├─── (4)楚废王马希广 │ 947-950 │ ├─── (5)楚恭孝王马希萼 │ 950-951 │ └─── (6)楚王马希崇 951 ───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907——978) (1)吴越武肃王钱镠 ───────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907-932 932-941 │ 941-947 │ ├───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 947 │ └───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947-978 ───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909——945) (1)闽昭武王王审之 ───┬─── (2)闽嗣王王延翰 909─925 │ 925─926 │ ├─── (3)闽惠宗王延钧 ─────── (4)闽康宗王昶 │ 926─935 936─939 │ ├─── (5)闽景宗王延曦 │ 939─943 │ └─── (6)闽殷德帝王延政 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 (917——971) (1)南汉高祖刘龚 ──┬── (2)南汉殇帝刘玢 917─942 │ 942─943 │ └── (3)南汉中宗刘晟 ───── (4)南汉后主刘怅 943─958 958─971 ───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 (924——963)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 (5)荆南高继冲 924─927 928─947 │ 948─959 962─963 │ └── (4)荆南王高保勖 960─962 北宋灭荆南 荆南亡 后蜀 (925——965) (1)后蜀高祖孟知祥 ───── (2)后蜀后主孟昶 925─934 935─965 ───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 (937——975) (1)南唐烈祖李昪 ───── (2)南唐元宗李璟 ───── (3)南唐后主李煜 937─943 943─960 961─975 ───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 (951——979) (1)北汉世祖刘崇 ───── (2)北汉睿宗刘钧 ──┬── (3)北汉少主刘继恩 951─955 955─968 │ 968 │ └── (4)北汉英武帝刘继元 968─979 ───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 附录 桀燕 (895——913) (1)桀燕王刘守光 895─913 ─── 后唐灭桀燕 桀燕亡 清源 (949——962) (1)清源晋江王留从效 ───── (2)清源王留居道 949-962 962 ─── 北宋灭清源 清源亡 十国世系表 吴 (公元902——937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 (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 生卒:852——905.12 54岁 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 长子 (2)吴烈祖景帝杨渥 生卒:886——908.5 23岁 在位:905.12——908.5 天祐(906——908) 二弟 (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 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 天祐(909——919) 武义(919——921) 弟 (4)吴睿帝杨溥 生卒:901——938 38岁 在位:920.5——937.10 武义(921) 顺义(921——927) 乾贞(927——929) 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废,于次年死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公元903——92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前蜀高祖王建 生卒:847——918.6 72岁 在位:891——918.6 于907年9月建国 天复(907) 武成(908——910) 永平(911——915) 通正(916) 天汉(917) 光天(918) 少子 (2)前蜀后主王衍 生卒:886——926.4 41岁 在位:918.6——925.11 乾德(919——924) 咸康(925) 被废 后唐灭前蜀 前蜀亡 楚 (公元907——951年) 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 (1)楚武穆王马殷 生卒:852——930 79岁 在位:896——930.11 于927年6月建国 子 (2)楚衡阳王马希声 生卒:898——932.7 35岁 在位:930.11——932.7 2年 弟 (3)楚文昭王马希范 生卒:899——947.4 49岁 在位:932.7——947.4 弟 (4)楚废王马希广 生卒:?——950.12 ?岁 在位:947.4——950.12 马希萼夺位,杀之 兄 (5)楚恭孝王马希萼 生卒:?——951.11 ?岁 在位:950.12——951.11 马希崇夺位,杀之 弟 (6)楚王马希崇 生卒:?岁 在位:947.4——950.12 降南唐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公元893——978年) 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 (1)吴越武肃王钱镠 生卒:852——932.3 81岁 在位:893——932.3 于907年5月建国 天祐(907) 天宝(908——923) 宝大(924——925) 宝正(926——931) 子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生卒:887——941.8 55岁 在位:932.3——941.8 子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生卒:928——947.6 20岁 在位:941.9——947.6 弟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生卒:929——973 45岁 在位:947.6 被废 弟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生卒:929——988 60岁 在位:947.6——978.8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公元893——945年) 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 (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 生卒:862——925.12 64岁 在位:907——925.12 于909年4月建国 子 (2)闽嗣王王延翰 生卒:?——926.12 ?岁 在位:925.12——926.12 弟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 生卒:?——935.10 ?岁 在位:926.12——935.10 于933年称帝 龙启(933——934) 永和(935) 被杀 子 (4)闽康宗王昶 生卒:?——939.7[闰] ?岁 在位:935.10——939.7[闰] 通文(936——939) 被杀 叔 (5)闽景宗王延曦 生卒:?——944.3 ?岁 在位:939.7[闰]——943.2 永隆(939——944) 废,于次年被杀 弟 (6)闽殷德帝王延政 生卒:?——951 ?岁 在位:943.2——945.8 天德(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公元917——971年) 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 (1)南汉高祖刘龚 生卒:889——942.4 54岁 在位:911——942.4 于917年7月建国 乾亨(917——925) 白龙(925——928) 大有(928——942) 子 (2)南汉殇帝刘玢 生卒:920——943.3 44岁 在位:942.4——943.3 光天(942——943) 被杀 弟 (3)南汉中宗刘晟 生卒:920——958.8 59岁 在位:943.3——958.8 应乾(943) 乾和(943——958) 子 (4)南汉后主刘怅 生卒:943——980 38岁 在位:958.8——971.2 大宝(958——971) 降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公元924——963年) 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生卒:858——928.12 71岁 在位:907——928.12 于924年3月建国 子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生卒:891——948.10 21岁 在位:928.12——948.10 子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生卒:920——960.8 41岁 在位:948.11——960.8 弟 (4)荆南王高保勖 生卒:924——962.11 39岁 在位:960.8——962.11 侄 (5)荆南高继冲 生卒:943——973 31岁 在位:962.11——963.2 降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后蜀(公元925——96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后蜀高祖孟知祥 生卒:874——934.7 72岁 在位:925——934.7 9年 于934年1月建国 明德(934) 子 (2)后蜀后主孟昶 生卒:919——965 47岁 在位:934.7——965.1 31年 明德(935——937) 广政(938——965) 降北宋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公元903——925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 (1)南唐烈祖李昪 生卒:888——943.3 56岁 在位:937.10——943.3 6年 升元(937——943) 子 (2)南唐元宗李璟 生卒:916——961.7 46岁 在位:943.3——961.7 18年 保大(943——957) 中兴(958) 交泰(958) 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 子 (3)南唐后主李煜 生卒:937——978 46岁 在位:961.7——975.11 15年 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公元951——979年) 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 (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 生卒:895——954.11 60岁 在位:951.1——954.11 4年 乾祐(951——954) 子 (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 生卒:926——968.7 43岁 在位:954.11——968.7 14年 乾祐(955——956) 天会(957——968) 养子 (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 生卒:935——968.9 34岁 在位:968.7——968.9 2个月 被刺杀 弟 (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 生卒:?——约992 ?岁 在位:968.9——979.5 11年 天会(969——973) 广运(974——979) 降北宋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大梁的历代皇帝名单
大梁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王朝南梁。历代君主如下:
1、梁武帝萧衍:(公元464年一549年),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是梁的开国皇帝。。萧衍统治时期,是南朝历史上最为稳定富足的几十年。萧衍尊儒崇佛,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组织人马举行辩论,攻击无神论者范缜及其神灭论思想。
2、临贺王萧正德:(卒于西元549年),字公和,南梁临贺王,为梁武帝萧衍之侄。
萧衍由于早年无子,便收萧正德为义子。而萧正德也长期行为偏差,品德很差,后因协助侯景发动叛乱,侯景便于548年拥立萧正德为皇帝,改元正平元年。但是在549年台城被攻陷之后,萧正德便被侯景废为侍中、大司马。萧正德也因此对侯景有所批评,最后侯景便矫诏杀害萧正德。
3、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字世赞,小字六通,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

萧纲幼时颖悟异常,传说年仅六岁时便能写出很优美的文章,侯景自知门第身份均不宜代梁自立,遂于太清三年五月,胁迫萧纲为帝。仅仅两年之久,即大宝二年八月,侯景又派人闯入宫中,废除萧纲的帝位,仍降为晋安王。之后,萧纲被侯景派人杀害了。
4、梁豫章王萧栋:萧栋(?-552),字元吉,南兰陵人,系萧统之孙。
侯景占台城,威凌皇亲,萧栋及其皇室均被监视居住,与妻在郊外锄地种菜,过着清贫的生活。大宝二年(551年)八月,侯景废简文帝萧纲,萧栋即帝位。旋又被软禁,历时3月被废。承圣元年(552年)春,湘东王萧绎率部收复台城。萧绎为篡夺帝位,命部下将萧栋扔入长江。
扩展资料:
魏梁:
魏惠王(前369年—前319年在位)由安邑迁都到大梁(现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魏国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两败于孙膑为军师的齐国军队;公元前340年,魏惠王三十一年,经过商鞅变法从而逐渐强盛起来的秦国夺取了河西地区(位于现在陕西东部与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完全暴露。
南梁:
南朝第三个王朝。萧衍创建。都建康。历四帝,共五十六年(502~557)。永元二年(500),萧衍之兄萧懿被齐东昏侯萧宝卷杀害,三年,萧衍乘南齐君臣互相残杀,政局极端混乱之际,自襄阳举兵东下,攻占建康,并于次年称帝。
西梁: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国家。国都于江陵。又称为后梁。 西元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之后,被西魏封为梁王的萧詧于西元555年被西魏立为梁皇帝,并且对西魏称臣。
后梁:
隋朝末年萧铣所建地方割据势力。萧铣,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隋仁寿四年(604),炀帝杨广即位,次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萧铣在罗县亦举兵起事。
参考资料:梁-百度百科
求五代十国时期的朝代更替详表
五代 朝代都城年代开国皇帝后梁汴州(开封)907年——923年太祖朱温后唐洛阳923年——936年庄宗李存勖后晋汴州936年——946年高祖石敬瑭后汉汴州947年——950年高祖刘知远后周汴州950年——960年太祖郭威 十国 朝代都城年代开国皇帝吴国广陵(扬州)892年——937年太祖杨行密南唐金陵(南京)937年——975年烈祖李昪前蜀成都891年——925年高祖王建后蜀成都925年——965年高祖孟知祥闽国长乐(福州)893年——945年太祖王审知楚国(南楚)长沙府(长沙)896年——951年马殷(无庙号)南汉兴王府(广州)905年——971年高祖刘
皇帝(411)十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