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举头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宋代·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宋代·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宋词精选 ,写鸟思念
鉴赏
《尊前集》此词归于李白。从词的内容风格看,接近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历代诗余》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皆误。
词中“衡阳雁”,犹云南飞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一行书”,用雁足传书故事。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放到北海冰雪中牧羊。汉昭帝派使者去要回苏武,匈奴诡称苏武已死。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中带着信,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单于只得把苏武放回。又雁行排成“一”字,即一行书,这里语带双关,责怪丈夫人不如雁,雁有千声万字,他却一个字也不托飞雁捎来。

陈达叟,宋末人。
陈达叟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很赞哦! (1040)